企业教练四大技巧之“发问”

逍遥学能  2010-03-09 13:38

  世界顶尖的NLP潜能激发教练安东尼·罗宾是很多世界级名人的心理教练,他的发问技术是一流的。

  在他已经出版的《唤醒你心中的巨人》一书中,几乎全篇都用发问来引导读者,无怪乎他说,所谓的"成功的人生"就是"问自己一个更好的问题";问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发问的。

  过去这些年,我的人生就一直受到这些想法的引导: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命运?为什么有的人虽然在困难环境中却能开创不凡的人生?又为什么有的人却在优越环境中毁掉自己一生?是什么因素使得有些人成为后人的榜样或者是警惕?

  富有和贫乏有什么差异?能与不能分别在哪里?为与不为有什么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有人能冲出极其凶险的逆境,高奏人生凯歌?为什么有人虽然环境优越、才华横溢,人生却变成一场灾难?为什么有人能把考验化为动力,使他前进,有人却通不过这个考验,以至于困难一生?是什么差异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如此悬殊?

  我要如何才能有效地掌握人生?我目前要怎么做才能开创前途并帮助他人?我得怎样用有效而且愉快的方式去拓展知识、学习成长,并把心得与他人一同分享?

  ……

  他还认为:

  在任何时候,三个必须做决定的问题主宰了我们的人生,决定我们日后的成就:

  一、你要决定怎么看?

  二、你要决定怎么想?

  三、你要决定怎么做?

  既然信念是决定我们潜能发挥程度的关键,那么信念到底是什么?正面、负面的信念都有很大力量,那么我们该拥有哪种信念?如何去培养它呢?信念来自于哪里?为什么有人拥有推向成功的信念,而其他人拥有失败的信念?

  ……

  安东尼·罗宾认为好的问题具有以下的功效:

  一、扭转注意力;

  如我们对比以下的问句:

  1、我为什么会这么沮丧?为什么别人不喜欢我?

  2、我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沮丧,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且更受欢迎?

  1、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不公呢?

  2、这家伙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值得我敬佩的呢?

  1、岂有此理?这岂不让人生气?

  2、在这件事情上我可以学到什么?我要如何找出其中可能的机会?

  1、今天我又少赚了多少钱?

  2、今天又有什么让我感到高兴?什么值得我感谢?

  二、好的问题让我们注意所忽略的事情;

  如:这个房间里有什么是绿色的?这个房间里有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是我的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三、好问题能发掘出我们可用的资源;

  我怎么样才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我怎样才能不但挽救这家公司,同时还使它更上一层楼而比以前更好?除了这点,我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做出改良呢?

  为什么教练要发问?发问什么?怎么发问?

  教练的发问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发问,问的是和被教练者的目标有关系的、有帮助的问题。

  有人说:"教练就是帮被教练者如何去问他自己。"

  另外,通过教练的不同角度的发问,帮被教练者发现自己的盲点。这也是教练的最大价值之一。

  美国著名的领导力专家隆纳·海非斯说:"好的领导是问正确的问题。"

  好的发问本身就是洞察力的一部分。

  问问题的种类:

  l 选择性问题;

  l 开放性问题;

  选择性问题:

  答案是回答"是"或"否"的问句;

  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供选择之答案的问句;

  难道式问句--没有选择的选择性问句;

  开放性问题,即5W1H的问句:

  what(which):

  如,你想要的是什么?

  Who

  如,做得到,还是做不到,决定的人是谁呢?

  when

  如,什么时候可以做到?

  where:

  如,哪里可以更好?

  Why

  如,为什么你想要这个结果?

  how

  如,你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件事?

  作为一名教练,需要很清楚地知道问每种问题的作用是什么。

  选择性问题的作用在于引导性,而开放性的问题在于其开放性;

  引导性问题往往又叫限制性,它引导你去发现你想要的那个答案,所以给你的选择本身只是一种引导;

  开放性问题和限制性问题相反,它不在乎你是什么选择做答案,需要你开阔自己的思想,不拘泥于现有看得到的答案,看到隐藏在问题后面的更多可能性。

  发问问题的方向:

  为了收集信息;

  为了明确目标;

  为了启发引导;

  为了激励对方;

  为了挑战对方;

  区分

  为什么教练要区分?区分什么?怎么区分?

  区分的目的在于提高被教练者的自我洞察力,让被教练者看到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从而支持被教练者迁善心态。

  区分事实和假设

  所谓的假设,就是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即我们心中所预先假设会发生的事实,它来自我们过去经验的折射。

  打个比方,当你看见一个人拿着杯子,你知道他想去哪里吗?

  很多时候,还没有等别人你就抢先回答了。因为经验会告诉你,他拿着玻璃杯可能是去接水,去刷牙、去浇花等等。然而,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有可能他拿了杯子什么也没有干。

  这就是事实和你脑海中的假设的区别。

  有一位公司经理,生意上遇到了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他想找另一位老板合作。不过,以前他和那位老板打交道时,人家好像对他的生意不怎么感兴趣,也没怎么把他放在眼里。"找他?不找他?被他打发走怎么办?"这个"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让这个经理茶不思、饭不香。

  教练听完这位经理的叙述后,教练他说:"对方还不知道你有这个想法,根本不知道你要和他合作呢--你都已经替他决定好了,那还谈什么后面的事?"在教练的鼓励下,这位经理终于去找老板谈了,结果谈得很好。

  显然,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被自己吓住"了。大家常常会给自己做些假设:我做不好怎么办啦?做不成功太没面子了吧?看样子,这桩事情要"黄"了吧?

  这种内在的恐惧,阻碍了人的潜力发挥。教练就是要帮助你把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把阻碍减到最低。

  区分事实和真相

  所谓事实不等于真相,是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事实常常是透过我们的主观经验而形成的,所以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真实。很多我们认为一些是事实的东西,其实不过是我们自己的信念。

  本文开始提到那个案例:

  有一位章小姐,特别不喜欢同一个办公室的某个先生,平时总是避免跟他合作,甚至,一接到找他的电话就说他人不在,弄到后来该办公室人际一点不和谐,严重影响了工作绩效。

  章小姐的上级吴总是一位教练。当吴总得知章小姐的情况,便和章小姐有了这样一次对话。

  吴总:"小章,你喜欢吃榴莲吗?"

  章小姐:"不喜欢。"

  吴总:"那如果我喜欢吃榴莲,你会不会觉得我错了呢?"

  章小姐:"当然不是啊。"

  吴总:"那你会不会觉得喜欢吃榴莲的人很讨厌就不和我一起工作呢?"

  章小姐:"哦,当然不会。"

  吴总:"你有没有发现,你不喜欢某样东西,不等于那样东西就不对?你可以不喜欢榴莲,你也可以甚至可以不喜欢那个爱吃榴莲的人,但并不妨碍你和他一起工作呀。"

  "哦!"章小姐一下领悟了很多事情。

  吴总说:"假如你和你家里的人,和你身边的人有了不同的喜好,你会怎样和他沟通呢?你会试着去了解对方的独特之处吗?"

  这个案例就是教练帮被教练者区分对事实和真相--她的不喜欢是事实,但真相却是她的目标和真正需要。

  有个女孩子常常笑着对他的男友说"讨厌""你真坏",还一边要用"粉拳"打他,你会聆听并区分她说话的内容和话语后面的真相吗?

  区分概念中的认识误区:

  举例:

  一、信任和信用

  教练:你信任的男人有多少?

  王小姐:很多。

  教练: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们每一个人呢?

  王小姐:当然不会啦。

  教练:所以,你信任一个人,但并不等于你就要做一些事情,更不等于你要借钱给他,对吗?

  二、真共赢和假共赢

  有学员问教练:我有一个老婆,还有一个很好的女朋友,我想两全其美。你可不可以告诉我怎么才可以共赢?

  教练:这跟共赢有什么关系?

  学员:我想两个都拥有啊。

  教练:可以啊,不过你有没有问过,这两个女人她们想不想这样?我知道你很想她们两个都拥有,但是你有没有问过这两个女人想不想让你两个都拥有?

  学员:当然不同意罗。

  教练:那这样只是你赢他们输罗,又怎么会是共赢呢?

  我们常常对很多的概念"剪不断,理还乱",对概念的含混不清正是由于我们对知识有太多不明真相的误解,正如佛家经常讲的"知见障",这仍然来自于对信念、事实和真相三者之间的不清晰。

  亲爱的朋友,你能试着去区分以下这几个关键词吗?

  价格和价值

  不执着和不进取

  迁善和改变

  教练和顾问

  教练和教导

  知识和技能、功力

  信任和信仰

  下面是一段印度当代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或许可以让我们学习到什么是区分?很多我们似乎习以为常的字眼,通常却并不真正"知道"。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很大的学习。

  爱的真谛

  爱是什么?这个字眼早已被世人所败坏了。每个人都在谈论爱,每一份杂志、报纸以及传教士都不停地谈着爱。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君主,我爱这些书,我爱那座山,我爱那种快感,我爱我的妻子,我爱上帝……爱是否只是一种概念?如果是的话,你当然可以培养它、滋长它、珍惜它、玩弄它、随心所欲地扭曲它。

  你说你爱上帝,那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不过是爱那个你自己的臆想所投射出的影像罢了,你按照心目中神圣崇高的模样,为自己披上了可敬的外衣,而形成了那个影像。所谓"我爱上帝"根本毫无意义,你在崇拜上帝时,不过是在崇拜自己而已,这绝不是真正的爱。

  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间的爱,于是我们躲到抽象的理念世界中。也许,爱真的是人间苦难和困境的最终解答,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找出爱的真谛?只下定义就算了吗?宗教给它一种定义,社会又有自己的定义,各种的偏差和曲解比比皆是。难道崇拜某人、与某人同床共枕、交换感受、作伴解悉,就是所谓的爱了吗?这种极其狭隘、纯属个人取向以及完全诉诸感觉的爱,已经成为社会上公认的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509422@qq.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信念系统——BVR概论
下一篇:教练过程中的危险信号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企业教练四大技巧之“发问”】相关文章
【企业教练四大技巧之“发问”】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