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6-26 12:01
范维胜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有时候你认真去做和你用心去做是不一样的,用心是要对它投入精力和热情,要从心底喜欢你做的事,就能做妙,以至于锦上添花。这次工作室活动去安徽肥东尚真实验中学听的两位年轻教师李聪聪、徐张良的课即是如此。
早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李文健校长就让我和他的助理陈晓军老师联系,说由陈老师全权负责。我和陈老师QQ联系的时候,他的一句话至今耐我咀嚼。他说,我们要把最好的课在你的面前展示出来,把最美的学校形象在你的面前亮出来。这就足以显得陈老师做事的用心。当时我竖起了大拇指,给了他三个点赞。听了两位青年教师李聪聪、徐张良的课,果不其然。于是,人们的戏谑之语又一次在我这儿得到了验证,那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可畏,他们的魅力更是可敬。
李聪聪老师执教的是神话《夸父逐日》,短短的一篇神话被她演绎的异彩纷呈,精彩无限。如果仿用一句古语,那就是五“读”俱全,“四”文扫地。
语文课不能没有读,琅琅的书声是语文课堂良好生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在配乐中,聪聪老师用深情的讲述,把学生带入了神话的情境,接下来就是酣畅淋漓的五“读”。
一“读”,就是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默读,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在这一环节,老师重点敲打了“走”、“饮”、“至”、“道”四个词,并用成语加以验证。
二“读”,就是学生集体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集体朗读后,让学生翻译全文。
三“读”,就是隐去文中的标点,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读准文章的句读,读清句子的结构,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读文言文,只要学生语感好,那就读懂了十之八九了。
四“读”,让学生读出标点,读出逗号、分号和句号的区别,读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明白这则神话虽短,但是情节明晰,脉络清晰。那就是:与日逐走??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化为邓林。
五“读”,就是学生读出形象,集体三遍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那种悲壮、崇敬之情,读的情境令人震撼,也让人顿然对夸父产生景仰之意。
聪聪老师教学文言文的四“文”我们许多专家说的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文字即是对文言文中字词的落实,没有文言字词的积累,以后永远读不懂文言文,这节课做到了。文章就是对文言文脉络的梳理,结构是文章最重要的骨架,这节课做到了。文学除了聪聪老师的读出形象设计外,就是对文言文的鉴赏,聪聪老师PPT出示图片或者说画面让学生想象的写作,就是鉴赏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为了给学生铺设台阶,老师给了第一个情节的示例??
夸父从族长手中接过手杖,带着全族人的期望,昂起头,挥动双臂,迈开强健的双腿,急速地向太阳追去。一座座高山被他甩在了身后,大地在他有力的脚底下颤抖着。
望着渐渐靠近的夸父,太阳害怕了,它涨红了脸,使劲地向它的老巢逃去,一边拼命地跑,一边放出灼人的热量。
这样,学生就有“葫芦”,画瓢就容易得多。特别是最后一位同学想象写作的展示,以“手杖”的眼光来写主人夸父,极为精彩。可惜我没有记录下来。下次再去,我一定带一支录音笔。再者,学生读文章的情感体验,也是文学的浸染。文学,这节课也做到了。
文化,这节课有吗?当然有!聪聪老师设计的“夸父,我想对你说……”就是如此,学生围绕夸父的形象??具有远大的志向、拥有巨大的气魄、执著追求、甘于奉献、造福人类来说话,说出了夸父的死而不已,思维活跃。最后链接巴金的散文诗《日》??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这既是对学生生命境界的提升,就更是文化的升华了。
整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气氛活跃,气韵生动。教师教的实,学生学得活,令我击节赞叹:好课!
再说徐张良老师的观摩课《乡愁》。
徐张良老师的《乡愁》可以说为我们教学现代诗歌提供了一个样本。
张良老师的课同样也是在配乐中,老师深情地讲述余光中先生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这样就为后面的诗歌欣赏铺垫,或曰张本。
诗歌欣赏的基本出发点是读,读它个入骨入髓,自能悟出诗歌的情意。
张良老师的读,指引得法,首先是知名播音员的范读,然后是老师一遍一遍的引领,一遍一遍的示范,学生的每一次读都有进步,都能接近于诗歌原本应有的情感。特别是最后一次的学生的演读、变读、复读,那才叫酣畅淋漓,摄人心魄,听课教师无不为之动情。
诗歌欣赏的另一妙招就是以诗解诗,启迪心灵。有三个诗节的欣赏,老师都是运用这一方法,浑然天成,妙合无垠。
一是第一诗节,老师用《邮票》一诗来解读,因为第一诗节的主要意象就是“邮票”。这首诗是这样的??
《邮票》
一张娇小的绿色的魔毡,你能够日飞千里;
你的乘客是沉重的恋爱,
和宽厚的友谊。
两个灵魂是你的驿站,
你终年在其间跋涉;
直到他们有一天相逢,
你才能休息片刻。
二是第三诗节,老师用《招魂的短笛》这首诗来解读,因为第三诗节的主要意象是“坟墓”。这首诗是??
《招魂的短笛》
春天来时,
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
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
葬你于江南,
江南的一个小镇。
垂柳的垂发直垂到你的坟上
等到春天来时,
你要做一个女孩子的梦,
梦见你的母亲。
三是第四诗节,老师用《当我死时》来解读,因为最后一节的主要意象是隔岸相望的一湾“海峡”??
当我死时,葬我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枕着/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
我发觉,读着读着,学生们就进入了乡愁的氛围,那低沉、舒缓、凄怆、缠绵的诵读,证明孩子们读出了乡愁的怅惘,读懂了乡愁苍凉。
诗歌欣赏的必不可少的一着就是知人论世。张良老师也深谙此理。在欣赏第二诗节的时候,老师就运用这样的方法,引领学生边读边赏,慢慢地走,欣赏啊!
老师用PPT链接了这样一段材料??
背景介绍:
上个世纪40年代末,余光中先生随父母迁居香港,旋即去台湾,插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毕业后,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得到梁实秋的好评,名声大噪。同时入伍服役。
1954年同未来的妻子恋爱,写下情诗《咪咪的眼睛》。1956年退伍,入东吴大学任教,结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算是新婚别了。
因为这一诗节写的就是和自己新婚的妻子分别,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更容易。
解读主题的的时候,老师同样运用这种方法,补充材料??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由此,着“乡愁”其实也是一种“国愁”,所有才有了厚重万分的分量。??余光中
这样的补充材料解释或解读,那么诗歌的情感,学生不待老师教也就会明白。
教学的最后环节,老师也让学生尝试地用“乡愁是________”来写一写,我认为这比讲什么“通感”的术语更重要。许多学生也能写出“乡愁是一个红红的苹果”“乡愁是一段长长的跳绳”“乡愁是一钩弯弯的月亮”,因为写出来了,就知道运用通感了这比讲术语有用得多。
这节课犹如发酵了的美酒,轻呷一口,唇齿留香,久而弥笃;又如韶乐轻奏,余音绕梁,终日不绝。美课!
所以,我可以下这么一个结论??教学之妙,在乎用心。用心不仅能把学生教好,还能把学生教活,那就是活跃的课堂,活跃的思维,乃至活跃的思想。这就是语文素养的提升。
范维胜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有时候你认真去做和你用心去做是不一样的,用心是要对它投入精力和热情,要从心底喜欢你做的事,就能做妙,以至于锦上添花。这次工作室活动去安徽肥东尚真实验中学听的两位年轻教师李聪聪、徐张良的课即是如此。
早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李文健校长就让我和他的助理陈晓军老师联系,说由陈老师全权负责。我和陈老师QQ联系的时候,他的一句话至今耐我咀嚼。他说,我们要把最好的课在你的面前展示出来,把最美的学校形象在你的面前亮出来。这就足以显得陈老师做事的用心。当时我竖起了大拇指,给了他三个点赞。听了两位青年教师李聪聪、徐张良的课,果不其然。于是,人们的戏谑之语又一次在我这儿得到了验证,那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可畏,他们的魅力更是可敬。
李聪聪老师执教的是神话《夸父逐日》,短短的一篇神话被她演绎的异彩纷呈,精彩无限。如果仿用一句古语,那就是五“读”俱全,“四”文扫地。
语文课不能没有读,琅琅的书声是语文课堂良好生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在配乐中,聪聪老师用深情的讲述,把学生带入了神话的情境,接下来就是酣畅淋漓的五“读”。
一“读”,就是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默读,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在这一环节,老师重点敲打了“走”、“饮”、“至”、“道”四个词,并用成语加以验证。
二“读”,就是学生集体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集体朗读后,让学生翻译全文。
三“读”,就是隐去文中的标点,让学生朗读,让学生读准文章的句读,读清句子的结构,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读文言文,只要学生语感好,那就读懂了十之八九了。
四“读”,让学生读出标点,读出逗号、分号和句号的区别,读清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明白这则神话虽短,但是情节明晰,脉络清晰。那就是:与日逐走??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化为邓林。
五“读”,就是学生读出形象,集体三遍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那种悲壮、崇敬之情,读的情境令人震撼,也让人顿然对夸父产生景仰之意。
聪聪老师教学文言文的四“文”我们许多专家说的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文字即是对文言文中字词的落实,没有文言字词的积累,以后永远读不懂文言文,这节课做到了。文章就是对文言文脉络的梳理,结构是文章最重要的骨架,这节课做到了。文学除了聪聪老师的读出形象设计外,就是对文言文的鉴赏,聪聪老师PPT出示图片或者说画面让学生想象的写作,就是鉴赏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为了给学生铺设台阶,老师给了第一个情节的示例??
夸父从族长手中接过手杖,带着全族人的期望,昂起头,挥动双臂,迈开强健的双腿,急速地向太阳追去。一座座高山被他甩在了身后,大地在他有力的脚底下颤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