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17 10:44
作者:江苏省丰县梁寨中学 孙涛
【摘要】各个时期的语文教育定位都有其先进的一面,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学会“拿来”,学会借鉴,学会创造性的运用,古典诗词教学更是如此。
【关键词】李海林;诗词教学;语文教育;定位问题
【作者简介】孙涛,市青年骨干教师,县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与教学法设计。
李海林教授在《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5期)一文中提出:“现代语文教育是从‘反文言’这一层面切入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反叛的”,文言和白话“不仅仅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别,文言和白话负载了深厚的历史内容和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那一刻’,‘文言’被当成了传统,‘白话’被当成了现代,‘文言’和‘白话’的抉择,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抉择。”现代语文教育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反传统文化”,在“文化内涵、社会基础、意识形态、政治倾向等方面”进行价值重构,进而“建设新文化”。如今作为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教学日渐式微,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日趋淡薄。在此背景下,诗词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又该怎样定位呢?
一、古代语文教育,找寻灯火阑珊处的“她”
李教授总结古代语文教育有两个特点:经义教育和一身而数任。经义教育是“以儒家典籍义理为内容或载体,以训诲儒家正统观念为目的”的;一身而数任就是“内容泛化”,也是刘国正所说的“总体性”,即“文、史、哲不分的,甚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不分,学伦理、历史、哲学,学科学、技术,也是学语文”。现代语文教育是在“反经义教育中诞生和发展的”,就是到了当代批判之声仍然不绝于耳,如李零批判国学为“国将不国之学”,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说中国人的丑陋是中国文化的“酱缸”发臭熏的……与之相对,在21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国学热”,电视台开办了许多国学类节目,大师登上了各种国学讲坛,国学杂志充斥国内外市场,国学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由此可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当代人也是相当的矛盾。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呢?李教授在文中提出现代语文教育只反“经义教育”,不反“总体性教育”。他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对‘总体性教育’传统的保留带来的后果之一,是为经义教育留下了‘后门’,留下了形式上的可能性”。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造就了20世纪语文教育的悲欢离合”。说得非常精辟,一语中的。针对这个方面,其实我们需要运用鲁迅先生的智慧。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我们要拿来。我们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若以这种心态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小学课堂上的古代诗词教学大概就不会“心中无主”,乱作一团了。
古代语文教育延续几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特的方面,那些符合中国人认知规律和思维特质的理应成为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也只有把这些宝贵资源充分利用并发扬光大,才能给现代语文教育打上“中国特色”的印记,使中华民族成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所以语文教育的定位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不管姓“古”还是姓“现”,都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准绳,无古、今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别。我们要做的是站在传播民族文化精华、继承民族精神传统的大背景下去反思、去定位、去传承。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典雅精致、言简义丰,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我们学习古典诗词不是把学生全都培养成诗人、词人,而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和探究能力,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所以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就要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传承,二是文学鉴赏。我们要传承什么?孔子曰:“诗言志。”他说出了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或情感的抒发,这也决定了诗歌较少地受到古代正统价值观念的束缚,或是情感的直接抒发或是“立象以尽意”,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更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传承的精华也在于斯。
现在有些诗词课堂教学一味追求能力的培养,强调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但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知识也没学到,什么能力也没培养。古代语文教育教学方法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传统教育注重朗读和背诵,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只不过我们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让他们在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诗词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了解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像寿镜吾老先生那样吟诵得忘情,“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如林黛玉那样教香菱作诗:“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平仄是末事,词句也次之,第一是立意要紧,意趣真了,诗自是好的。”理论浅显易懂,方法简明扼要。然后有针对性地挑选例文,让香菱自己动手写诗,阅读不滥,方法得当,如此教学方法不由让人拍手称好!
二、语言专门化,我们还在路上
李教授认为从“总体性教育”到“语言专门化”的选择是“通过以叶圣陶为代表的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最终得以实现的”。它主要是“打破‘总体性’束缚”,使语文教育承担起本学科所应该承担的独特任务,即学习掌握语言文字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主要思路是:语言有哪些要素构成,他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如何辨析它们。于是我们有了文字、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修辞等的教学……于是形成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八字宪法’”。叶圣陶和夏?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鲜明体现了这一特色。“这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编辑指导思想在于“定目标”,按目标选文,按目标编文。“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从它编纂思想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科学的完整的“语文”体系,这里的“语文”偏重语言文字和基础知识,特别是读写方法方面的知识,是“语文教育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李教授认为得益于叶圣陶等人的坚守,现代语文教育“站定了语文学和文学的立场”,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拨乱反正中得到强化。在21世纪初,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仍然没有跳出叶圣陶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巢宗祺先生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书中对语文素养的解释是:“‘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他的概括很丰富,读起来给人一种很散、很乱的感觉。郑逸农先生也曾做过概括: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公用性两大方面,即包括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大方面。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前者如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后者如求真、质疑、探究、创新的品质等。其实这多多少少都有叶圣陶教育理论的影子。在这样的理论大背景下,诗词教学的定位优缺点在哪儿呢?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呢?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生诗选?序》中曾对古诗教学作过言简意赅的阐述。叶老认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他接着阐发:“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由老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去体会。”他是不赞成串讲的,他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样,教师也可以不讲。”精讲之后,叶老主张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体会”。他说:“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的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学生“体会得确切,经老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老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最后叶老认为,“每首讲授之后,最好让学生熟读。这与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教师的指导有关;二者都做到了家,他们便尝到诗中的滋味,不待强迫,他们自然乐于熟读。熟读了的诗歌,在休闲时间复诵一回,像他们常常唱一回歌一样,对于他们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叶老的这种诗歌教学就是放到现在也颇具先进性,教师该讲处一定要精讲,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品味、“体会”,进行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甚至背诵。叶老的这种教学法在讲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和当前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但是不是所有老师都能达到叶老的高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机械模仿,盲目照搬,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淖,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公式化和形式主义。新中国成立后,风靡一时的“老八段”教学法就是其代表。它的主要教学过程是①板书课题,解题;②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③初读课文,讲解生字词;④范读课文;⑤分析课文,教师分析结构、段落层次、大意;⑥总结课文或中心思想;⑦总结写作特点;⑧课堂练习或布置作业。该教法把语文课当作知识课来教,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盛知识的容器。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大力批判,但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思考”的教育教学方法因其思路清晰易操作而仍在巨大的惯性之下一路狂奔。该教学法运用到诗词教学上,教师整理出诗词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归纳出诗词的表达技巧、内容和情感,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忆。在中、高考大背景下,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只讲考点、答题技巧和答题模式,和考试“无关”的一律不讲,完全没有了“诗词味”,一次又一次地把学生的兴趣磨损殆尽,更不要说文化传承了。所以在文中,李教授对“语言专门化”的批评非常中肯,“伴随着‘语言专门化’一起走过来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泛滥,已经对语文教育产生了伤筋动骨的侵蚀”。
三、语用,想说爱“你”不容易
李教授对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其发展轨迹的回溯,逐一认定其内涵和历史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论——语用说。他认为“语用教育”是“语言专门化”的深化,是“语言专门化”道路的有力开拓,是“语言专门化”导入了“语用教育”。“语用教育”和“语言专门化”的区别在于“语用”就是语言功能教学,“语言专门化”是语言要素教学。“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通俗地说,语言是‘做事’。……总之是着眼于语言的功能重构语文教育的学科基础。”他还引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语用”概念分析与“语用学”中的“语用”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但仍然让人深感语焉不详,不知“语用”的精髓是什么,不知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在王荣生教授等著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李教授写了《苏轼词二首》案例,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苏轼词二首
准备与预习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跟同学说说“赤壁之战”的故事。
整合与建构
一、找出“江海”、“人间”两个意象系列
1.这两首词的意象可以分为“江海”系列和“人间”系列,分别找出属于这两个意象的系列,并说说这两个意象系列的内涵:
·“江海”系列
·“人间”系列
2.下列诗句揭示了“江海”与“人间”系列的关系,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尊还酹江月
·江海寄余生
二、用“江海”和“人间”解读诗歌
1.如果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两句连贯起来读,想想应如何解释这两句的含义。
2.南宋词人陆游曾游赤壁,他的印象是“赤壁亦茅冈耳”;苏轼为什么要把“茅冈”写得如此壮丽雄伟?
3.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写到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累得吐血”,苏轼为什么要把周瑜写得如此风流潇洒?
4.《临江仙》诗出,“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作者既然有“江海寄余生”的愿望,为什么仍在家“鼻鼾如雷”?
三、从“江海”和“人间”看诗人的心态
1.解读诗人对“周郎”和“家童”的态度。
①比较关于“周郎”和“家童”的描写,说说他们给你的不同感受。
②结合诗歌的主旨,说说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2.阅读下列诗句,说说它们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古人今人皆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
3.有人认为苏轼这两首词表达了一种“退避”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这种“退避”是指向“官场”,还是指向“政治”?是指向“现实”还是指向“人生”?
应用与拓展
1.选取《念奴娇·赤壁怀古》或《临江仙》意境,以第一人称写一个片段,要求能细致准确地反映诗人的心理过程。
2.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并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
王尚文说:“任何语言的形式都是由词构成的链条和序列,其意义随着每一个词接着一个词的出现而逐步展示出来,直到最后一个词就位,意义才算完整。”这里是说抓住语言,捕捉语言的敏感点,多角度地阐释语言,走进语言的深处,就能把握语义的发展脉络,文本的各层意义就会显现出来,文本的言外之韵味也会显豁起来。《苏轼词二首》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先找出“江海”、“人间”两个意象系列,说说这两个意象系列的内涵,进行内容的整合和建构;再用“江海”和“人间”解读诗歌,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角斗场,最后从“江海”和“人间”看诗人的心态,深入诗人的心灵深处,触摸诗人独到的思想灵魂。这样的课堂以语言为基础,以语言带动诗歌内容,以语言把握作者情感。出发点是语言,落脚点仍是语言。教师教学有了“语言抓手”,就不会“务虚”,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运用语言,从而形成言语能力,这些对语文教育走向“泛人文化”和纯粹“工具性”具有纠偏的作用,但若把它当作唯一的定位有失偏颇。试想若是从小学到高中,从文言到白话,从南方到北方,全部都是一个路子,语文教学那又会是什么样子?
在当前教育大改革的熔炉里,各种教育思想纷至沓来,“语用说”也只是林林总总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一,它当前还没有万川归于海的能力和魄力。经过李教授的坚守和完善,是否能达到这种高度,我们乐观其成,也愿参与其中。
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凝练生动,意境含蓄深邃,韵律自然和谐,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给人艺术上的熏陶,思想上的启迪,性情上的陶冶。我国“诗教”传统也源远流长,我们在继承和开拓之中,要深信过去的并不都是过时的,它也有可取之处,我们能做的是用当代的眼光分析其定位,汲取其精华,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中。我们还要知道流行的并不都是适合的,我们要用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有效提高来检验、来纠偏。我们更要融入到教育改革的巨大洪流中,去实践、去反思、去准确定位,如李教授所说“不辜负历史”。
参考文献
[1]李海林.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5)
[2]林喜杰.国文百八课研究[D].北京:刘占泉,2004:6
[3]叶圣陶.大家国学·叶圣陶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71
[4]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72
[5]郑逸农.从教学目标、途径看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5)
[6]郭杰.再谈“老八段”教学法与“新三段”教学法[J].文学教育2010(8)
(已发表于《新课程研究》)
作者:江苏省丰县梁寨中学 孙涛
【摘要】各个时期的语文教育定位都有其先进的一面,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学会“拿来”,学会借鉴,学会创造性的运用,古典诗词教学更是如此。
【关键词】李海林;诗词教学;语文教育;定位问题
【作者简介】孙涛,市青年骨干教师,县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与教学法设计。
李海林教授在《现代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经义教育?语言专门化?语用》(《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5期)一文中提出:“现代语文教育是从‘反文言’这一层面切入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反叛的”,文言和白话“不仅仅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别,文言和白话负载了深厚的历史内容和文化内涵。在历史的‘那一刻’,‘文言’被当成了传统,‘白话’被当成了现代,‘文言’和‘白话’的抉择,就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抉择。”现代语文教育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反传统文化”,在“文化内涵、社会基础、意识形态、政治倾向等方面”进行价值重构,进而“建设新文化”。如今作为以文言为载体的古典诗词教学日渐式微,中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日趋淡薄。在此背景下,诗词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又该怎样定位呢?
一、古代语文教育,找寻灯火阑珊处的“她”
李教授总结古代语文教育有两个特点:经义教育和一身而数任。经义教育是“以儒家典籍义理为内容或载体,以训诲儒家正统观念为目的”的;一身而数任就是“内容泛化”,也是刘国正所说的“总体性”,即“文、史、哲不分的,甚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不分,学伦理、历史、哲学,学科学、技术,也是学语文”。现代语文教育是在“反经义教育中诞生和发展的”,就是到了当代批判之声仍然不绝于耳,如李零批判国学为“国将不国之学”,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说中国人的丑陋是中国文化的“酱缸”发臭熏的……与之相对,在21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国学热”,电视台开办了许多国学类节目,大师登上了各种国学讲坛,国学杂志充斥国内外市场,国学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由此可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当代人也是相当的矛盾。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呢?李教授在文中提出现代语文教育只反“经义教育”,不反“总体性教育”。他认为“现代语文教育对‘总体性教育’传统的保留带来的后果之一,是为经义教育留下了‘后门’,留下了形式上的可能性”。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造就了20世纪语文教育的悲欢离合”。说得非常精辟,一语中的。针对这个方面,其实我们需要运用鲁迅先生的智慧。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我们要拿来。我们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若以这种心态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小学课堂上的古代诗词教学大概就不会“心中无主”,乱作一团了。
古代语文教育延续几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特的方面,那些符合中国人认知规律和思维特质的理应成为现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也只有把这些宝贵资源充分利用并发扬光大,才能给现代语文教育打上“中国特色”的印记,使中华民族成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所以语文教育的定位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不管姓“古”还是姓“现”,都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准绳,无古、今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别。我们要做的是站在传播民族文化精华、继承民族精神传统的大背景下去反思、去定位、去传承。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典雅精致、言简义丰,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我们学习古典诗词不是把学生全都培养成诗人、词人,而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和探究能力,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和美的心灵。所以我们在诗词教学中就要定位于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传承,二是文学鉴赏。我们要传承什么?孔子曰:“诗言志。”他说出了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或情感的抒发,这也决定了诗歌较少地受到古代正统价值观念的束缚,或是情感的直接抒发或是“立象以尽意”,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更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传承的精华也在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