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30 14:26
认识一个朋友的小孩,从小各科成绩优异,更是多次参加“奥数”等竞赛,几乎每次都能拿到不菲的成绩,中考的时候,更是取得了132的高分。这也是朋友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一件事。可奇怪的是,那小孩自从上高中之后,数学成绩就老跟不上,还扯总成绩的后腿,排名也不能靠前。
更惨的是,孩子在数学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慢慢的连简单的题都做不好,导致每次考试及格都难,更别说拿高分了。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并不少,可为什么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呢?
第一,学习自觉性不强,又急于求成:
很多高中生学习数学是不自主的,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不会主动去研究它,这也和兴趣有关。在校期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忙着完成各种作业,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自己主动学习,疲于奔命。
久而久之,落下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就重疾难返。一旦学生发现自己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就会出现焦急、不知所措的状态。原本是想学好,补起遗漏的知识,可是自己又抓不准重点,找不到方向,越学越疲惫,这时就会在心理上就会有一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起色的感觉,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
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主动学习,即使是数学也要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把每天的知识都消化掌握好,不要欠账。最重要的还是要上课听讲,跟上老师的进度。认真完成作业,对于欠缺的知识要利用好课下、自习以及周末的时间来补一补。
第二,粗心大意,不够仔细:
粗心大意是属于学习习惯、考试习惯的范畴,常常表现为会做的题目做不对、马虎、浮躁等症状。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把马虎当成一回事,觉得只要考试的时候不出错就行,但如果学生养成了粗心大意的习惯,在考试的时候也会很难改正过来。
所以,明明该得分的题却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丢了分。表面看起来,马虎的确不是什么大问题,该掌握的知识掌握了,等到大考的时候认真一点,不就行了吗?
因此不要把马虎当成无所谓,在平时作业和考试的时候,都要随时注意,认真做题,仔细检查,能做的题要百分百的得分,不要因为一个不下心丢了分数。
粗心大意是习惯,习惯要改需要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学生学数学应该一开始就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学数学本来就要比学习其他科目更加上心,一点也马虎不得。
第三,严重偏科,成绩不均衡:
有的学生初中的时候不偏科,但是一到了高中偏科现象就开始出现了,而且是偏科偏得非常严重。其实,造成偏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喜欢或特别喜欢某科,或者是对老师的评价都有可能造成偏科。
大多数学生都有偏科的迹象,一旦偏科会给综合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女学生都是语文好,数学差。对于偏科,千万不要感情化,把对学科的兴趣和对老师的喜好厌恶牵扯到自己的学习中来。
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要知道自己的目标。不要厚此薄彼,应该着手补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如果确实某科偏得特别厉害,那就尽可能把擅长的科目学到最好,这样才不会拉低分数。
要想学数学不偏科,那就得先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要爱学数学,要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不是排斥它,甚至放弃。
第四,容易紧张、考试失常:
有的学生平时小测验不错,但一到大的考试,就容易紧张,因为考试最在意的就是分数,因为太过在意,反而发挥失常。在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就容易出错,审错题,甚至看错数字,条件,要求等等。这样考出来,自然不会有好成绩。
而很多学生又不会调整这种心理,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被以前的经历所困扰,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考试综合征,到了考场就紧张、头脑空白、知识点暂时忘记等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一是加强复习、总结归纳、查漏补缺,把掌握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这样就会增加考试的信心,二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考前不想考后事,考后不想考时的事,一定要保持放松的转态,别让自己过于紧张。
编者的话:
看了这几条,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成绩老上不去了吧?老生常叹的一句话:不能只低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要看到问题的所在,及时的纠正,方能取得预想的成果。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