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催眠模式

逍遥学能  2013-01-21 08:03

含糊性:当一个句子、片语或字词蕴涵着超过一种以上的可能含义时,就产生了含糊性。含糊性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能导致一点轻微的误解及方向迷惑,这有利于变动的心理状态。平常的交谈中,交代清楚的陈述有很高的评价。在催眠状态下,相反的反而是真的。任何一点含糊性可能就让听者在内心里用不只一种方法来处理一个讯息。这需要当事人能主动参与开发讯息蕴涵的意义,这就增加了发现对他合适的意义的可能性。还有,可能会有一个或更多的意义将存留在他的潜意识。在这个附录中,前述的四种模式(名词化、非特定的动词、非特定的参考索引及删减),都具有增加讯息里头含糊性的功能。

a同音的含糊。听起来相似但字义不同的字词,会产生同音的含糊。

b 造句法的含糊(Syntactic ambiguity)造句上含糊的典型例子是“正在催眠中的催眠师可是要具备技巧的。&rdquo 潜能开发;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是催眠师施催眠术需要高度技巧,也可以是要让催眠师入神需要技巧。

c 范围的含糊(Scope ambiguity)尺度的含糊性发生在应用形容词、动词或副词的程度的大小不清楚时。

“我们将和这些迷人的男士们和女士们去”,可以说成“我们将和迷人的男士们和女士们去”(也许女士们并不算迷人),或是“和我们去的男士及女士们都是很迷人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509422@qq.net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瞬间催眠法
下一篇:集体催眠怎样利用“场”的力量?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米尔顿催眠模式】相关文章
【米尔顿催眠模式】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