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1-01 11:52
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教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分数”。因此,教师把练习作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于是布置练习时,也是本着教师的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这样的练习,即使教师设计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体现了一定的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也仅局限于这几道题中,且是由老师圈定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练习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练习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
2、练习的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
3、教师在布置练习时随意性较大,有时目的性不明确,练习量分布不均,开学时练习量较少,接近考试时练习量较多。
在社会生活中,数学活动无所不在。学生的学习,可以大大突破校园教学时间、场地、器材、人际交往等的局限。数学自主性练习设计具有一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宽松、空间广阔的特点,通过教师或家长的精心设计、组织和安排,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在自觉自主的探究学习中,在自发自愿的合作交流中,享受“快乐数学”,感知“现实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学会实践与综合应用。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学生自主性练习设计”的研究。
(一)自主性练习的特点
1、主体能动性和独立性
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练习不是他主练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练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练习活动,这就需要人的主体能动性。独立性相对于依赖性。他主练习把练习建立在教师或同学的依赖上,由教师安排自身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时间等。自主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地开展练习活动,尽可能摆脱教师或同学的依赖。
2、差异性和选择性
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承认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一个,相互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学生观中“差异性”的主要含义。开展学生自主性练习的出发点便是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等的差异。无视这些差异,我们可能会扼杀一个天才,会使弱者更弱,就不能真正实施自主性练习,只能会到练习一刀切的老路上去。而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性,就决定了自主性练习的选择性。
3、培养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数学是整合性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原汁原味的而非抽象的分类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练习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内容与内容、各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识,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数学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应该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现实的联系,应切实抓好课外这块阵地,通过课外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从而形成各种技能技巧,并从中领悟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乐于做生活、做社会的小主人。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主性练习可以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也可以是不受课内学习内容的限制,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更具让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就会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研究,各方面的能力和技能都会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责任感都会大大加强。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