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12-05 19:54
在数学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
“天生我才必有用”.作为老师要着眼现在、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我们的身边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产生自信
没有自信就没有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乐趣也就没有探索拼搏的勇气和力量.对于初中生来说自信还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老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自信的建立,如果想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勒得把他们当成数学能力很强的人,经常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全体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充满了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最终取得优秀成绩.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自信,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将这种信念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时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在老师心目中是最棒的在老师的指导下没有学不好的数学知识也没有解决不了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学好数学充满信心。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快乐
要让初中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课。就必须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离他们不远,就在他们身边,数学就是生活的事理,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他们身边的问题,这样就会涌起对数学的探求欲.首先要让学生产生一个惊讶的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运用数学的知识去研究、去思考.所以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和安排上,要费苦心,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用生活化的语言,事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热点问题中自觉接受数学知识的熏陶与感染,从好学到乐学。
三、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数学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数学课堂也因此有些沉闷,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根据数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让学生产生兴趣上好第一节课是关键,一定要精心准备,选好课题以便于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要简单有趣.同时.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合理地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数学课堂真正生动起来。
很多学生在总结我上的课时,都提到我说话幽默,使他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数学,也喜欢上了我这个数学老师,这也与学生在数学上得到肯定获得成就感是分不开的,这就需要“赏识”教育.
四、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首先应少夸聪明,多夸勤奋.聪明是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这一含义中遗传的因素多一些.勤奋是指不懈努力,说明有意志力,属非智力范畴.对学生的评价定位在聪明上不妥,因为夸聪明无疑会助长那些智力不错,但学习不吃苦的学生的惰性.而且会在无意中抑制学生以勤补拙,使得非智力因素发展缓慢.所以,教师应多夸勤奋。同时应注意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等功能,就是要让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用过程评价调节结果评价的不足.一是根据正确率和书写情况反映出态度,给出初步评价;二是根据所改情况再给出补加评定,这一做法不仅会极大地调动大多数智力一般的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无形中也促使少数优等生加倍努力.如此反复.易形成勤奋之风。
其次应少夸优秀多夸进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多夸进步少夸优秀,效果较为显著.在进步这一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可以说,少夸优秀多夸进步的做法使表扬面向全体,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发展.心已经动了,产生行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问题是采取怎样的行动呢?我觉得每次授课前提供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先看教材.当学生看书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提纲,看书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必经之路,就像小马过河,不尝试怎知河水的深浅?
光用眼睛看还不行,还应要求学生边看边将教材中的概念、定理、注意点用笔画出来,而老师则可在教室巡视,督促一些程度差的同学也参与进来,同时对优生进行点拨。要求学生在看与画的过程中动脑筋,看能不能想明白这些定义、定理.真理越辩越明,只是一味地想还是不够的,讨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当前面工作做完后,可让位置相邻近的同学展开讨论,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让学生辩论不过讨论的时间长短由老师掌握。这一步对学生弄清前面疑问的内容非常右效,同时也使整个教学过程动静结合接下来就需要学生动手做一做教材上的课内练习题.学生付出了行动,可能有效。也可能效果很小,甚至没有效果,而且在行动过程中还不可避免犯一些错误对此,我们不可一味强求,即使是批评教育也要让学生心生感动.我常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找他们谈心,帮其找出努力大而收获小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对策帮其克服一些个性或习惯而导致的解题失误并监督其改正.也帮其解决生活琐事引起的烦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真爱,让他们因我们的付出而感动让他们把我们当成可信赖的朋友,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曾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