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11-13 06:58
数学课堂往往以枯燥著称,良好的课堂文化有助小学生高效而快乐地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将培育学生智商、情商与抗挫折能力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效果。
创设自然情境有助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的每一堂课,可能都显现出一种自然的情境。名师课堂强调知识生成的自然性,强调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下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从而能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自然状态下达成知识目标。
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入新知识的探究。我在教学涉及优化思想的内容时,通过“家里来了客人你会做些什么”的课前谈话,设置了一个“招待客人与数学学习有着怎样联系”的问题情境,这样既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把学生带入接待客人的情境之中。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并学会学习。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必须融入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去,结合具体实际的情境,而不能就方法讲方法。我在教学四年级“节约一滴水”时,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1个漏水的水龙头1年大约浪费多少水”、“全校同学每人节约一滴水会有多少”等问题,学生不但能在合作探究的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最终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
以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情商发展
合作交流是巩固知识的一种良好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情商发展的重要过程。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既应当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也应注重师生与教材、环境这些客体要素之间的交流互动。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型课堂的基本要求。我的课堂,教师变“教”为“导”,学生变“接受学习”为“我要学习”,教师的作用从“知识的授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学生作为正在积极发展中的“社会人”,交往、合作互动对其个性的发展以及精神情感的满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加强对话、加强合作,既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又集思广益,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在不断的求异、发散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挫折体验有助学生真正提高能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可能总是很快取得成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应注意调节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培养相信自我、敢于挑战、学会忍耐、抵抗挫折的能力。课堂中,有时我会有意识地设置障碍,让学生认识逆境发生的起因,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正确认识逆境,从而锻炼应对困难的能力。
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生战胜困难,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在困难中体验成功,有助于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和进取精神。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最微小的进步,及时激励,这种鼓励的正面作用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的责任。有了这些情感和信念,学生就多了一份学习的动力,会逐步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主体。(卞小娟作者单位:重庆市大学城人民小学)
《中国教育报》9月17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