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10-22 11:42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醴陵一中 审题:浏阳一中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庇佑(bǐ) 羸弱(léi) 打擂(lèi) 情不自禁(jìn) B.剥削(xuē) 校订(xiào) 尽快(jìn) 静若处子(chù) C.与会(yù) 闷热(mēn) 憎恶(zēng) 既往不咎(jiù)D.叱咤(zhà) 癖好(pì) 奇葩(bā) 毋庸置疑(wú)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遐想 懿范 惆怅 入场券 ?委曲求全B.告罄 岑寂 尺牍 掉书袋 唉声叹气C.布署 拔擢 疏朗 杀手锏 默守成规D.孤鹜 荟萃 悸动 绊脚石 命途多舛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惹人怜爱的鲜花绿草;无论是讳莫如深的星空,还是微不足道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A.相形见绌 B.讳莫如深 C.微不足道 D.精妙绝伦【答案】B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基层抵抗能力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胡蜂防治和患者救治的严重短板,在目前尚未有效根除胡蜂隐患的情况下,基层的防治救护能力亟待加强。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C.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讹诈,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的道德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D.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和变化,面对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一系列时代课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唤起改革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盼着吃上馒头,曾是北方农人撑持灵魂的精神支柱。在五谷中,唯有小麦历经了去岁和来年的秋、冬、春、夏四季。小麦经过______,______,方可完成它的生命旅程。它的生命元素里浸透过______,______。昔年,小麦向被北方农人视为高贵的象征。①春水的浇灌,夏风的熏陶 ②秋雨的滋润,冬雪的覆盖③月的明丽,星的璀璨,日的辉煌 ④霜的清冽,露的晶莹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二、文言文阅读 (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选自《栾城集》)注:①陂?(pō tuó):险阻的山,?,同“陀”。【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子瞻至,幅巾迎笑 幅巾:裹着头巾B.俯视大江,仰瞻陵阜 陵阜:高山C.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睥睨:轻视,瞧不起D.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褰裳:提着衣裳【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相携徜徉而上 ②襟三江而带五湖B.①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C.①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 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①有废亭焉 ②置杯焉则胶【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B.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C.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D.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小题4】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至黄州谪居期间,苏辙曾去看望他,这也可见兄弟间的友爱。两人同游武昌西山,苏辙写下了这篇游记。B.文章首段主要叙写苏轼谪居齐安期间,喜游武昌西山,放情山水以自适。这一段已暗含下文的“适意为悦”的意思。C.文章第二段主要写苏轼命令当地人士营建武昌九曲亭的情形。着意写苏轼在亭子修建过程中和建成之后的苦与乐。D.文章最后一段以抒情的方式,称赞苏轼以开阔的胸襟应对仕途的坎坷,同时也表达自己对兄长的安慰劝勉之意。【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3分) (2)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4分) (3)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分) _三、古代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6分)11.(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渔 翁 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①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乃②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①西岩:湖南永州西山。②?乃:摇橹声。【小题1】“岩上无心云相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化用了《归去来兮辞》中 一句的句意。(2分)。【小题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12.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皆不得分,共8分)【小题1】【小题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王勃《滕王阁序》)【小题3】 , 。 ,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震学研究近30年发展很快。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板块的相对运动及其互相作用是产生地震的基本原因。软流层托住的板块之间,因彼此的相对运动而处于一种应变状态,大部分应变能在板块边界附近的地震过程中释放出来,而积累在板块内部的应变能,则通过远离板块边界的调整作用——高断层面发生破裂即板块内地震而释放出来;火山活动则造成了稳定板块内部的其他地震。板块学说是本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地球科学家提出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个学说面世后,不同国家的学者对有关的细节问题,如地幔是如何对流的等等,虽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地球科学家是赞同这个学说的。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的边缘上,在大洋中脊(如大西洋西部),来自软流层深部炽热的新物质上涌到地面,逐渐冷却固结,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层板块,并使洋脊扩张。新生长出的板块很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千米。在这样的地带(即发散带),地震较浅、较小,表现出与海底扩张有关的性质。在两大板块汇聚的地带(即俯冲带、汇聚带、消减带),一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下面,地震最大,表现出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性质。在两板块沿着垂直于地面的边界(即转换断层)滑动的地带,地震强度虽不及俯冲带的地震大,但因震源很浅,仍颇具破坏力。以上说的是三种主要的板块边界,大多数地震(板间地震),都是发生在这些边界上的。但是,有些地震并不是正好发生在板块的边界上。它们不直接与板块的边界有关,而是与岩石层板块内部的形变有关。像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喜马拉雅地区的碰撞引起的欧亚大陆内部的形变和地震就属于这种情况。中国大陆内部的地震,像近年来接二连三在西部、西南发生的较大地震主要是这种地震。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印度板块的碰撞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使得我国的地震活动与世界的两大地带——横贯欧亚地震带及环太平洋地震带紧密相关。频繁发生的地震给我们造成灾害。【小题1】下列有关“板块学说”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板块学说解释了许多地震产生的原因,火山活动是岩石熔化膨胀的结果,其造成的地震与板块学说关系不大。B.总的来说,不同国家的多数科学家都支持板块学说的观点,只是在地幔如何对流的细节问题上有不同看法。C.板内地震与岩石层板块内部的形变有关,与板块的边界无关,欧亚大陆内部的一些地震就属于这种情况。D.相较于板块内部,板块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直接而频繁,因而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边缘上。【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在板块间的相【名师解析】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