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8-13 13:31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
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不同程度的遭到毁弃。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文化国防”的概念,提出把文化上升到战略的地位来看。到了中国只能输出电视机,而输出不了电视机里的内容。那时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完了,国也就将之完了。
传统文化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之总和,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优秀文化应该得以传承。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摘自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探寻其时代意义,使其精华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观照下实现新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当下,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应把握其三大特色。
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基本要素。他认为,在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之后,唯一的大事是“教之”,即发展教育事业。他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信”,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这种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首要地位的认识,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看作治国安邦基础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16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其意思是:建立国家、管理人民,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化老百姓形成良风美俗,必须抓教育。教育的作用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形成良风美俗。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对教育作用的精辟概括,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但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同时,他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未知,焉得仁?”没有智慧、没有知识,怎么得到仁德呢?德非常重要,但知识也不能忽视,这是辩证统一的。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德智统一观: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是知识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这种教育辩证观不仅体现在德育与智育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古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明人徐光启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过去保守的人,制作出绣花品给你,但不把制作绣花品的方法告诉你。徐光启主张把绣花的方法、思路告诉你,这比给你一个现成的绣花品更让你受益。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是讲一些现成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即强调心的内在道德功能或内在自觉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与此相联系,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即悟性、领悟。有慧根是基础,有德行是表现,有缘分是机遇,而有悟性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主张“为仁由己”“自我修养”“自省”“自反”“慎独”,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重视人内在的力量,重内过于重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育特色。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系统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磁场,散发诱人魅力,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宝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资料”,也是一种“资源”,或称之为“历史资源”,甚至还可能是一种“动力资源”。挖掘并用好其中的思想精华,无疑有助于推动现代教育发展。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的现象。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曾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在205份调查问卷中,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认为缺乏应有的文化、历史知识的,竟多达138人。认为在中小学应设立“国学”教育专门课程的有165人,占80%。认为中小学需要专门设立写字和书法课的有180人,占88%。认为表达能力差的82人,不会写信、作文困难的66人,写字难看的85人。认为学生的语言、文学、文化水平令人担心的有74人,占问卷人数的36%。而希望中小学“要由浅入深地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并认为“很有必要”的有170人,占问卷人数的83%。可见,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老师,都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反映强烈。
我们认为学校所做的这些所谓的努力,实际上并没有触及到学生人格和行为习惯教育的实质,只是在做一些表面工作和刺激行为消退的负强化工作。这样一来,学校所付出的成本就很高。学校的管理活动本来是要促进教学的发展,现在却成了教师的负担,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只知道“我不应该做什么”,却不清楚“我应该怎么做会更好”。这是一所完全中学,学生整体素质不高,老师们普遍反映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也束手无策。
实际上这个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孩子在童年时期,对于其品德教育和人格养成的工作没有做好,这里面既有家庭教育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责任。小学阶段对于人的成长来说特别重要,这一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强,是人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对他们进行教育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来进行才会更有效果。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于人的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演阶段,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明显的发展。同时,心理学对于小学生记忆特点的研究表明,小学生有意记忆逐渐占优势。一般来说,幼儿主要是无意记忆占优势,直观的、能引起兴趣和富有色彩的事物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初入学儿童仍然保留幼儿期无意记忆的特点,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断给儿童提出有意记忆的要求,如老师要求他们必须记住学校的规章制度,要记住某段课文,要记住某个数学题,等等。在这样条件下,小学儿童的有意记忆很快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占优势,成为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有意记忆不仅因年龄而异,也受识记材料的影响。如果儿童识记的材料有概念上的联系(如房子──建筑物)或具体的联系(如房子──窗户)要比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如房子──鱼)更多地使用有意记忆,但这种影响一般只对小学中年级(9~10岁)的学生起作用,小学高年级学生以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所以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识记材料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蒙学教育就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有悠久的历史,是针对5到15岁的少年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种称谓,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主张在儿童性情未定之时和心智初开之际,就施以正当的教育,以培育儿童的品德,启迪儿童的智慧。在塑造青少年人格品质和精神家园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经验和实作方法值得借鉴。蒙学教材也种类繁多,流传比较广泛的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童蒙须知》、《幼学琼林》等,这些蒙学教材,不仅将天文地理、生活生产、历史人物?人情世故?成语典故、文化知识融为一体,将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需知识几乎全部包括其中,而且用词简练,读起来又合辙押韵,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
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目前在中国许多地方,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传统经典文化的价值,并将之引入学校教学当中,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又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大放异彩。古典蒙学既押韵又富于节奏感,很容易背诵,但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需要一辈子来学习和体会。我小时候也被父亲逼着背诵古文,当时很不理解。但这些不理解的词句会在大脑中、心灵中慢慢沉淀下来,等到年纪渐长,慢慢就会明白。一旦经历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孩童时期学过的东西会突然触发,豁然贯通,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早已拥有’的感觉。很多东西不一定完全理解了才有作用,正如多数人不理解自行车跑路的道理,同样会骑自行车。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要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武术等课程,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基于以上认识,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融入少先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画、书法、篆刻、天文、武术、象棋、戏曲、舞蹈、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等活动。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盖幸运者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当今中国的青少年,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太平盛世,没有经历战争、动乱、饥荒和瘟疫等艰难困苦,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东西文化剧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物欲横流,这一切都构成了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背景,使得部分青少年丧失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树德立志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国家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西方国家早就瞄上了中国的人才资源,他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惜重金,抢挖我们的精英人才。西方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入,实际上就是文化渗透,用他们的价值观来影响我们的青少年。在这场关系国运兴衰的斗争中,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我们除了要继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须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
礼爱成习:爱,描绘心灵之美;礼,规范行为标准。爱与礼,是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因为心中有爱,才会讲究礼仪。学校将德育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二者共同推进。让礼爱扎根师生心灵,成为一种习惯;让师生美在言行,同时美在心灵,全员共建文雅校园。
习若自然:儿童像白纸一样,天性纯真,洁白无暇。在这个阶段,只要对儿童加以正确引导,就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自然而然文明伴身。好习惯,犹如导航明灯,照亮学生的成长方向。它让学生更自信和坚强、更文明和谦让、更有爱心和修养。
语文课堂要创新德育途径,创新诵读形式、创新经典育人、创新工作思路
“语文课堂”的教育,就是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幸福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并贯穿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个性得到最佳发展,最终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经典诵读以“语文课堂”为教育主线,创新德育途径,创新诵读形式、创新经典育人、创新工作思路,独创了“253模式”:语文课堂“二为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幸福教育面向每一个人(教师、学生),着眼每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公民;人人都是才,尊重每个人才,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幸福特长,增强实践、创新能力。语文课堂的教育有“五条实施途径”:学科课程注重幸福,活动平台培养幸福,管理过程突出幸福,幸福文化渗透幸福,科研探索深化幸福。幸福大教育有“三项保障措施”:优秀、特色的团队群体;和谐、生机的人文环境;科学、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堂,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把学校建成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把学校办成素质教育的样板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激发浓厚兴趣,奠定扎实基础,培养创新能力。我们的创新实践: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幸福旅程,让教育成为教师的幸福生活,让学校成为师生的幸福家园。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努力使学生开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积极践行贯彻“教室是课堂,学校是课堂,家庭是课堂,社会是课堂;时时处处是课堂,点点滴滴皆教育”教育理念,把“学中玩、玩中学、学中做”教育思想融入到每一个办学细节,致力于让教室、校园、家庭、社会都成为素质教育的舞台,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笔者认为:“‘玩’、‘学’、‘做’是经典诵读的幸福通道”。在小学阶段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玩中学”,在玩耍和游戏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良好的习惯。初中阶段“玩”与“学”的关系更加紧密。“玩”更具有指向性、目的性、期待性、持久性、整合性,甚至可能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的方向。语文课堂认为,玩、学、做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是使学生走向幸福的通道。语文课堂实施幸福教育,追求幸福人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学中做”,打造特色学生活动,育“幸福之生”;探索特色教师培养活动,让教师在成长中感受幸福,“做幸福之师”;营造幸福特色的教与学,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和孩子的未来托付给学校,为孩子将来的幸福人生奠基,让孩子将来能够在社会上具有幸福生活的本领和适应能力。
语文课堂经典诵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是师生的“幸福”,要通过教育的过程,带给师生希望与力量,使每一个师生都能成为幸福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语文课堂通过智慧课堂、快乐校园、特色学校的打造,让幸福的种子遍撒校园的每个角落,催生出一片美丽的春天……
语文课堂的教育从关注学生当下而言,在学习中体味幸福感觉,在求知中探求愉悦心境,让每一天的校园生活都有阳光照耀,让孩子每一天都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高兴。在这里,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身心得以放松,知识不断丰富,能力逐步增强,尤其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得以成长。语文课堂是“塑造人格”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合格的社会公民,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的幸福人。
作者:安徽省阜阳市铁路学校特级教师 武宏钧
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应始终保持一种崇敬感、自豪感,还要主动地去承担传承、传播、弘扬的义务。
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不同程度的遭到毁弃。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主任孙萍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文化国防”的概念,提出把文化上升到战略的地位来看。到了中国只能输出电视机,而输出不了电视机里的内容。那时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完了,国也就将之完了。
传统文化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之总和,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优秀文化应该得以传承。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摘自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例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注重气节与操守,强调人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倡导不计成败利钝、不问安危荣辱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等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对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探寻其时代意义,使其精华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观照下实现新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当下,用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应把握其三大特色。
中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孔子十分重视教育,把人口、财富、教育当作“立国”的基本要素。他认为,在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之后,唯一的大事是“教之”,即发展教育事业。他重视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孝悌忠信”,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安定社会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这种把教育放在治国治民首要地位的认识,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看作治国安邦基础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16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其意思是:建立国家、管理人民,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化老百姓形成良风美俗,必须抓教育。教育的作用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形成良风美俗。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对教育作用的精辟概括,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但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同时,他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未知,焉得仁?”没有智慧、没有知识,怎么得到仁德呢?德非常重要,但知识也不能忽视,这是辩证统一的。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德智统一观: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是知识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这种教育辩证观不仅体现在德育与智育方面,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古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明人徐光启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过去保守的人,制作出绣花品给你,但不把制作绣花品的方法告诉你。徐光启主张把绣花的方法、思路告诉你,这比给你一个现成的绣花品更让你受益。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是讲一些现成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即强调心的内在道德功能或内在自觉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统一、主观与客观统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与此相联系,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人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即悟性、领悟。有慧根是基础,有德行是表现,有缘分是机遇,而有悟性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所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主张“为仁由己”“自我修养”“自省”“自反”“慎独”,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重视人内在的力量,重内过于重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育特色。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系统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磁场,散发诱人魅力,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宝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资料”,也是一种“资源”,或称之为“历史资源”,甚至还可能是一种“动力资源”。挖掘并用好其中的思想精华,无疑有助于推动现代教育发展。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的博大精深早已令世界折服。今天它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也为世界各国所借鉴,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领先世界数千年,这是不争的事实,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唐诗、宋词和元曲,它还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它教给人们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热爱和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无价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来教化子孙,塑造新时代龙的传人。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器。我们应该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进校园我们幸福大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后,我们将会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主题,开展东坡文化进校园、礼仪文化进校园、节日文化进校园、阜阳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教育是改变他人观念与思想的一种科学的方法。教育亦是最廉价的国防体系。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是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共同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教育的使命,即通过一定的方式培养具有真善美气质和能力的现代公民,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过上一种美好的生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阳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即在于此,我们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阳光少年,致力于塑造开明、开放、科学、民主、包容、乐观、自信的人格,致力于在教育中体现阳光的本质特征:光明、关爱、普惠、公正、温暖、充满生机。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要善于学习,吸取众家之长,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永葆青春,为教育注入积极正面的能量。理论上的创新要吸取多家资源,中国的如孔子、蔡元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外国的如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从做中学”,苏霍姆林斯基的爱的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些都具有穿透时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学习,吸收,在此基础上去创新经典教育。
中国经典文化有个独特的现象,包括了经、传、注、疏。经是原始的经典,如《论语》《老子》《庄子》等,传、注、疏是后人对经典的阐释。同一部经典,后人的阐释并不相同,汉代有汉代的注解,宋朝有宋朝的解读,元、明、清的解读也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解读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历朝对经典有不同的解释,否定的只是前人的注解而不是经典本身,因为前人的注解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统治的需要。现在人们所谓的经典中的糟粕,不过是后人的某一种注解。比如《论语》中的很多话都有多种注解,有的甚至有几十种理解,人们所认定的糟粕其实只是某种理解而不是经典本身。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有积极意义的那种理解,或者进行适应时代的新注解。“经典无糟粕”,所谓的糟粕,只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统治需要而进行的时代性解读。历代统治者都没有把经典作为造福人们的精神食粮,而扭曲为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统治工具。中国过去的落后,不是因为我们的经典有问题,而是因为没有把经典传承好。
知识教育具有时效性。昨天所学的知识,今天可能就没有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可能到明天就没有用了。而经典教育的效用具有永恒性,不仅受用一生,而且世代受用,那是民族的魂、文化的根。一个丢弃自己传统经典文化的民族,不会有前途、有未来。没有本民族经典教育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明了经典教育的永恒性和知识教育的时效性,要将经典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为学生的一生打好基础。
有人会说,学习古代经典,学生读不懂。然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些《论语》《老子》《庄子》中的话有谁会说自己不懂?这些话为什么懂?因为这些话听多了、见多了、用多了,自然懂了。我们之所以觉得古代经典难懂,不过是因为学的少、说的少、用的少。学多了,自然就懂了。现在教育普及了,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教育就应该承担起传承经典的责任,引领社会走向应该追求的境界,而不是迁就、迎合社会。古人说:“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如果教育取法乎下,将来会如何呢?技术教育像基础建设一样,很快就可以见成效,而经典的传承、文化的孕育,却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见效。再有两年,中国教育废除读经就百年了。百年在宇宙中只是一瞬,而在人类历史上却是漫长的。在这百年中,曾经接受经典教育和熏陶的老人已所存无几,现代教育该承担起传承经典的重任了。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传承经典是现代语文教育的责任。
我们认为,传统的经典诵读的做法,人们对“读”的界定十分狭窄,仅仅局限于文章的阅读。“读”的作用是什么?是吸收,感悟,借鉴,是信息的摄取过程。窄范围的读,使作文信息获取的量严重不足,借鉴面狭小。读的这条小胡同,早就应该走出来!我们的经典诵读的“读”,是一种丰富的生活体验,是一种广义的阅读体验。是读小说,读散文,读诗歌,读文章;是读电视,读电影,读网络;是读音乐,读美术,读体育;是读人,读事件,读景物,读事物。一句话,是阅读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经典诵读之“读”的过程是一个体验、学习、感悟、借鉴的过程,强调体验中的启迪、感悟,强调感悟中的践行智慧。经典诵读应该有各种各样的读法:指导学生用口读,用眼睛读,用耳朵“读”,用鼻子“读”,用手“读”,用脚“读”,用心“读”……语文大课堂树立了开放式的大阅读观念,解放老师,解放学生,解放课本,使大家从阅读的小胡同里走出来,把阅读理念的触角伸向教学的四面八方,形成开放式的阅读新理念,新氛围,新环境。努力开辟经典诵读的新境界,努力达到读中仿,仿中创,链接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读中变,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变中练,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读后感,悟中练,搜索读写结合的灵感信息。积极做到读中导写,读中悟写,悟中练写,评后创新写。
语文课堂把学校打造成一个让老师、学生都觉得幸福的家园,便是宫集中心校语文课堂的教育理念。语文课堂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养育教师的童心;能给孩子提供好书和游戏,能给教师提供真诚育人的舞台,是教师和学生充满希望梦想的地方,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快乐学校。
语文课堂要在经典诵读中创新和谐育人,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园:温馨和谐的家园是对学校人际关系的概括。学生、教师、领导相互之间溢满亲情,和睦相处,和谐是各种力量的最优搭配,人的教育应该是和谐的教育。学校运用整体优化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着力塑造“和文化”品牌形象,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积极营造充溢着人文光泽的校园氛围。二是创造和谐与快乐相伴:快乐是一种人人向往和追求的愉悦的精神状态,它使人感觉到满足和和雅。学校以快乐为源,在快乐中育人,在快乐中兴学,让快乐充盈在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与学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其乐融融的学校氛围中达到教育配置的最优化和最强化。小学时期,是人生的起航阶段,以快乐的心态学习,则是最健康的成长状态。学生拥有快乐的心态,才会乐于探索,实现兴趣求学;在乐学的基础上,才能够大胆实践,激发创造活力;在积极的求索中,方可汲取新知。从而,让快乐装点成长轨迹。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始终致力于培养师生兴趣,展现师生特长,激发师生潜能,使其真正实现了内强素质,做弘扬正气、智慧丰盈的雅正之人,外树形象,成文雅有礼、趣味脱俗的高雅之人,从而使整个校园时时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文化气息,散发着育人的芬芳与雅趣。
语文课堂要在经典诵读中创新和雅育人,集中强调“立学、成才、知识”三大要义。立学——为学,才华至雅;智者雅;各雅其雅;雅以治学;为学治学皆求雅;雅在我,则雅其知;雅在人,则雅其行;雅求真美;雅则奥博灵动;知雅行雅者慧美;大雅高雅。成才——雅,取义才;雅立才;才学大雅;雅致才真;雅言雅行者高贵;雅为艺文之才;读万卷书我自高雅;雅有大雅小雅,大雅者才;修我则才求雅;智大才高。知识——文其博,雅则美;与己养以诗书心,为雅;雅而博识;雅而不华;诗书万卷圣贤雅,我雅须学圣贤雅。
语文课堂要在经典诵读中创新和润育人。《礼记·中庸》曰:“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则立,和则生,和则顺,和则达,和则盛。其内涵为与人共处、与自然共融、与科学为伴、与时代同步、与美丽同行。《说文》有言:“润,水曰润下。”润,即是有水,有孕育,有生命。因水润万物而有生命,水润之德,泽被天下。《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学校关注天道自然,以察时变,注重社会人伦,倡导以德为先,要求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以育人,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于春风化雨中润泽学生心灵,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涵养美德,成为有饱读诗书、举止文雅的优秀学子。在经典诵读中和润育人又指生态育人,一是生命,绿色是生命活力的象征。我们的学校关注每一个生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释放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使其生命更加多彩。二是健康,绿色是自然健康的表征。绿色文化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学校以绿色教育为途径,引导师生享受纯净、自然、积极、健康的“绿色空间”,激发师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共同创造绿色生活环境、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和谐发展的人。三是快乐,绿色蕴含着快乐成长的教育态度。教育的快乐是让师生体验学习魅力,共享成长快乐。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使教师成为快乐的磁场,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成长,在成长中体验快乐,以快乐的精神感染学生,以快乐的教学愉悦学生,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四是发展,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内蕴所在。学校的绿色和润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立足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力求创设一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境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共同可持续发展。
语文课堂要在经典诵读中创新和乐育人,倡导学生为本,就是关注每一个个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然发展,就是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视角看世界。努力做到四个让:一是让学生自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要让学生得到发展、得到成长,必须要让学生爱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因此,在经典诵读中教师要更多地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广的空间。教师要自觉地将学习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教师甚至要成为学生的“学生”,学习学生所长、补己之短。二是让学生快乐。在经典诵读中要给学生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方式,足够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可以调节学生的精神,让学生更好、更有效率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真正持久的快乐。自我成长的快乐、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自我获得他人认可与赏识的快乐,这才是学生想要的真正快乐,而不是教师“给”的“快乐”!三是让学生成人。在经典诵读中把学生教育好,不一定个个能成才。但是,一定得个个成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孝敬父母、扶贫济困、关心别人、遵纪守法、远离毒品;尊重他人的情感、有同情和感恩的心;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善的品质;善于思考、善于学习、自尊和自信心;耐挫能力、逃生自救意识与能力……这些对于学生一生而言,远重要于让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科学。四是让学生成才。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不拘一格人才。在经典诵读中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表现机会,抓住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灵光一现,拓展学生在某一智力方面的发展空间,进而诱发其他智力的共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有效的发展,都拥有一个充分展示特长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因材施教、差异教学”中受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到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进,不同视角的成才!
语文课堂应该是交际说雅言、课外诵雅文、生活践雅行、理智做雅人。语文课堂“四雅”育人的核心理念之“雅”是崇尚雅趣:即践行雅正之品,崇尚文雅之风,追求高雅之趣。学校作为育人圣地,文化沃土,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始终致力于培养师生兴趣,展现师生特长,激发师生潜能,使其真正实现了内强素质,做弘扬正气、智慧丰盈的雅正之人,外树形象,成文雅有礼、趣味脱俗的高雅之人,从而使整个校园时时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文化气息,散发着育人的芬芳与雅趣。
语文课堂通过四和四雅四创新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我们力求达到——
“绿润于心、责立于行”:传承学校核心理念文化气韵,启迪师生将绿色教育融于心,富有生机朝气,绽放无限活力。重视责任教育,心怀责任,富有责任感,勤践责任行。
涵品养慧:童年是知识积累和人生奠基的阶段,学习与做人都是必修课。学生要先学会做人,一点一滴积累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航向;一言一行文明有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还要主动学习,快乐求知,时时有智慧相伴,日日有新知获得。
书艺成趣:闻书香、读诗书,创造了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活跃思维,丰厚知识。艺,与校风中同解,指专长或特长,琴棋书画、音体美劳都是。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让学生享受艺术之美,锻炼健康体魄,学会尊重劳动,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个性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