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6-16 10:29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荷塘月色》中的荷叶描写有这样一些语句: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近日有认真细读的老师有这样的发现与疑问:
前面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后文又说“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些都告诉读者,荷叶浓密而且互相连接。密到什么程度呢?朱先生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这就说明荷叶相连,叶子密到了完全可以挡住人的视线,一点也看不到荷叶下面的流水。这样浓密相连的荷叶,能“像亭亭舞女的裙”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位老师觉得朱自清先生对荷叶的观察与描写出现了问题,一是存在前后矛盾的地方,二是对荷叶的描写没有遵从自然的逻辑。
在笔者看来,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叶描写立足于静美,不存在如上问题。
在自清先生眼里,先是“田田的叶子”,这是面上的描写。“荷叶出水很高”,就“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从外形上所作的观察与描写。从观察上抓的是荷叶的“自然舒展”,从描写上运用的是类似联想,既可指个体,又可指群体。单株荷是自然舒展的,满池塘的荷叶也是自然舒展的。这里的观察与描写并非刻板的写实与描摹,而是有差异的总体的刻画与描绘。朱自清先生无法顾及或者说不愿太顾及荷叶与荷叶的高与低、疏与密,因为他进行的是文学创作,而不是原板摄影,追求的是文学求美的原则。这一比喻传达的不单是荷叶的自然舒展,还有了“荷”的高贵、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亭亭”与“高”是呼应的,正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自清先生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这既遵从自然的逻辑,又遵从文艺美学原则。
那么,自清先生对荷叶的描写是否前后矛盾呢?依笔者来看,同样不存在。自清在荷塘描写中由“荷叶”写到“荷花”又写到“荷香”最后写到“荷波”。这样的描写遵从的是相关逻辑,由“荷叶”到“荷花”,位置相关;“荷花”到“荷香”,源于“微风过处”;最后到“荷波”,还是源于“微风”。在这一过程中,荷叶起着衬托作用(衬“花”、衬“动”)。
满池的荷叶“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表明荷叶浓密而且互相连接,这没有错。荷叶与荷叶之间,肯定有高与低、疏与密的差异,甚至有的还会丧失“像亭亭舞女的裙”的自然舒展的风姿,但是否能就此就否决荷叶的自然舒展呢?不能因为隐匿,就否决荷叶的自然常态吧。不能因为某些特殊状况就否决荷叶的总体和一般风貌吧。
据有关资料表明,《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指的是清华园的荷花池。解放前夕,荷塘仅留下一湾死水,几树残柳。这表明朱自清先生并非是即景观察与描绘,而是基于自然逻辑的融入了想象的美的刻画。
看来认真细读的老师太“较真”了些,太注重肉眼观察了。其实,观察,显然不仅是眼观,还包括耳听、鼻嗅、嘴尝、手触、心感。自清先生所作的观察与描绘不是单一机械的观察与描绘,而是全面深入的综合性观察与描绘。
显然自清先生对荷叶的观察,不是自然观察,而是文学观察,既要遵从自然的真实,还要遵从求美的原则。他要表现荷塘的静美,所以他没有对荷叶原板刻录,而是作有差别的观察与表达,否则就不能表达内心对“荷香月色”这一世界的渴慕与沉醉,表达对和谐宁静的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