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附参考答案)

逍遥学能  2014-01-31 18:56

第4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书法在产生之后,出现了各种风格迥异的书法字体,产生了大量的、不同风格为代表的书法家;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是北宋之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本讲虽然在2014年的高考中不属重点考查内容,只有江苏卷3和安徽卷13以的形式分别了考查科技和绘画。但综合2009、2010和2014三年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比较偏爱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如:2009年全国卷14、广东卷19、上海卷2、浙江卷12,2010年有北京卷14、福建卷13,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因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4?安徽卷13)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思路点拨】本题以苏轼的作品为突破口,考查学生图文资料和中国画注意写意的风格特征。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对评价的不难看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不追求形似,而是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性情。故选A。
元杂剧与京剧
元杂剧与京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两座高峰,其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将中国古代戏剧概况梳理清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它们不同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简表:
产生 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成熟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高峰 京剧的形成 产生清乾隆年间到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成熟 同治和光绪年间,出现了同光十三绝
发展 由北京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
(江苏省扬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15)右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京剧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
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
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徽剧
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京剧的特点。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A不正确;B项中的“可靠”表述不严谨。D项中的时间“乾隆年间”不正确。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梅兰芳饰演“旦角”,故选C。
温家宝总理: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在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在杭州市),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许多年来,两岸画家和有识之士多方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破镜重圆”,重新拼合此画。台湾多数报纸都重点报道了温家宝以《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岸为例,表达他希望两幅画能早日合成一幅画的愿望。《联合报》的文章说,这寓意着温家宝期许两岸早日由分走向合的心愿。
(原创)欣赏图片,请回答:
请回答:
(1)《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彪炳百代之作。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哪一种绘画流派?这一流派的特点有哪些?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2)温总理说“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这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3)《富春山居图》残卷为什么会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反映出怎样的时代潮流?
【思路点拨】本题以《富春山居图》为突破,考查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和学生阅读图文资料、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所学,第(2)问时要体会总理的情感,第(3)问时结合当今时势。
【参考答案】
(1)文人画。
特点:第一、在创作上,强调个性;第二、追求抒情写意;第三、集中文学、书法、艺术、篆刻于一身,表达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第四、注重诗意。
代表: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等。
(2)温总理的话,充满了对两岸“血浓于水”同胞情谊的深情寄托和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愿望。
(3)国民党发动内战,败退台湾,祖国分裂,《富春山居图》残卷因而分藏于海峡两岸;反映了两岸和平、合作、发展的潮流。
1. (2014?上海卷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经济的特点。汴梁(开封)和临安(杭州)作为政治中心,以及经济重心南移,使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文化繁荣,诗人较多,正好符合两宋的情况。
答案:D
2. (2014?山东基本能力测试33)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B.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
C.顾闳中在画《韩熙载夜宴图》
D.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解析】
A项中“南宋”是后人所称,不能是岳飞的自称;其余三项符合史实。
答案:A
3. (2014?福建卷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解析】
本题考查京剧的特点和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要用排除法。B项错在“戏剧之祖”;C项错在“元末初创”;D项错在“康乾京化”。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
答案:A
4. (2014?江苏卷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宇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和学生对文字信息的阅读、提取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用排除法。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表述错误。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出现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大发明中活版出现最晚。
答案:D
5. (2014?上海卷36)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
【参考答案】
从司马迁到司马光:社会背景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对史学编纂的控制不断强化:治史目的上,从探索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转向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取材和体裁上,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纪传转向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以朝代兴亡为主线的历史编年,治史立场日益转向统治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4年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4届高考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测试(带答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4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附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2014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附参考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