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17 09:29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高考中的主要考试内容,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要的影响。怎样才能较好地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谈一下几点:
一、加强合作讨论
课堂讨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个体和群体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数学中的一些定理是比较抽象的,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刻领会。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地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
为什么有的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做了那么多题,却不见长进,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是有点退步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学生认为不管什么样的题目,只要它在那个单元里出现了,即使只有一道题没做,心里也觉得不踏实;二是学生认为只要能解出难题,实力自然就会提高,许多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笔者认为那些能举一反三的题目才是真正重要的题目,适合学生水平的题目才是好题目。唯有如此,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只有保持兴趣,面对难题时才能钻研下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的练习要遵循指导性原则,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而对基本题目,多采取学生板书演示,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同时,学习成果及时反馈,能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动机,教师心中有数,点拨及时,效果远远超过课外批改。
三、强化课堂评价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自己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操作,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实践表明学生往往可以想出教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上,而忽视了基础知识较多的综合题,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不重视公式、定理的推证。或者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涵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揭示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只会机械地模仿,导致整体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就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出现判断错误。
六、关注学生的需求,充分研究学情
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需求,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机制,教学的效果就是最佳的。因此,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所用。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如学生在认识函数图像方面,能从图像中读取数据,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与比较。
七、注重课堂笔记,查漏反思整合
课堂上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课堂笔记,同时经常整理课堂笔记,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课堂笔记的梳理的过程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复述,而是对所记内容的整合编码。这个过程起到了巩固记忆、强化认知、发散思维的作用。进一步整理自己的知识库,弄清所学知识及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并按自己的体会将知识串联起来,既便于知识的贮存,又便于知识的提取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记数学笔记的习惯和技巧,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量的积累,当然,课堂还应以听课为主,记笔记为辅。记笔记应详略得当,简明扼要,突出学生自身的学,要让笔记在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上以及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上,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对学生了解得越清楚,教学中就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山西省河津中学 马岩辉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发展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