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5-11 13:11
作者:崔琪
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板块教学研究,是一门知识性、组装性、系列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因为知识庞杂零散,缺少序列性,又因为语文能力的综合性,所以需要统一规划、系统整合。
虽说语文学习是以基础知识作为支撑,以提高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作为目标,但实际上学生每天语文学习的内容,都离不开语文知识与基本能力这两个基本点。貌似与我们“梳理与探究”这门课有重叠之处。而在所有语文课上,像汉字、成语、对联、姓氏起源等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领域的这些内容,都只是星星点点、零零碎碎的讲解,缺少系统、专门的梳理。这就为我们这门课的开设提供了必要性和必然性。这门课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它一部分架构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课堂集体实践完成,还有一部分是作为专题在校本课程中完成的。
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版块教学研究从内容上说分作三大类,第一是知识类,第二是能力评价及运用类,第三是鉴赏类。
知识类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等。
实践类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逻辑和语文学习”等。
鉴赏类包括:“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等。
这三大类内容要在一年零四分之一学期内完成,需要好好规划。
“梳理与探究”板块的教学,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最基础知识,尤其是汉字、成语和文言词语句式。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情况,决定着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梳理,要综合考虑,系统渗透,鼓励学生在独立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动手动脑,自己归类整理,这样才能夯实基础,为学好语文创造先决条件,而这个版块的目标定位也在这里,其间的各类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是本课的特色。
我们这里强调基础知识类,并不是说不顾实践类和鉴赏类。因为实践类和鉴赏类,其实是贯串在语文学习的始终的,比如课前的预习与思考,课上的讨论与质疑,课后的反思与交谈,都是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学生在这个重复“n”次的过程中,提升了逻辑思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评价判定能力。而诗歌欣赏、散文欣赏、名作欣赏等等,练就的就是鉴赏能力。所以这个版块的梳理可以直接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归纳整理上。
一、从理解汉字字意开始,打好语文基础
(一)繁体字简化带来的尴尬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完全可以说明汉字蕴涵的智慧,但经过简化以后,这些智慧或者消失了,或者打折了,或者变味了。
1、爱无心。
爱在繁体字中写成「?」,中间有个「心」字。表明古人谈到爱时,是用上手托着一颗真心去爱,而现代人不仅爱得肤浅,还只爱钱……足见,“爱”少了心后,人的灵魂开始堕落了。
2、龙匕首。
繁体的“?”字,怎么看都美,而简体的龙字,怎么看都跟「死」字只隔了一层皮。作为中国人的图腾,“龙”字简化之后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自己了,图腾简单,总意味着比较原始吗。“?”的传人,难道连掌握“?”字都有难度?其实书法家在单独写“龙”的时候,一般都写繁体字;少年练习书法也一定要写繁体的“龙”。现在仔细琢磨简体的“龙”看不出其蜿蜒曲折的形态,倒能看到一把匕首,似乎要杀死每个中国人。
3、党不黑。
繁体的?字,可谓意义深远。我将它看成一个会意字,即在一间屋子里,一群黑心的人(黑),正在密谋着什么(口)。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贬义多于褒义,什么“死?”、“?同伐异”、“结?营私”等,从中绝对看不出伟大光荣正确的意思,这是个蕴含哲理的字。自从将「黑」改成「儿」后,这个字就变了味,不少人喜欢“爱民如子”或者自认“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了。总之,“?”字字形地演变,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真是丝丝入扣,甚至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4、厂倒闭。
繁体的?字,无论如何,都寄托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工?,既广大,又宽敞呢,这样才会有效益。但改成简体后的厂,虽然笔画变得异常简单,但从内涵上却无法说通了。它既不广也不敞,如果写得潦草,还容易与“尸”字相混淆。就算不往那方面想,至少,厂这种形状,是一种缺少支撑的形象,怪不得一些国营工厂都倒闭了。一根斜边怎么能撑起一个平顶呢?将“?”简化成厂,似乎已经预示了中国工?的前途。如此说来,将“?”简化成厂的始作俑者,一定是个能够预见未来的天才。
5、灯白丁。
厂如此,灯亦然。繁体?字,不仅读音上与登完全相同,而且还有?下苦读、五子登科的美好祝愿在里面。改成简体灯后,首先读音变得莫名其妙,按照形声字的读音规则,“丁”与“登”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字的涵义也成了灯下出白丁。如果回顾建国后几十年对知识分子的轻蔑与打压,我们就能从这小小的灯字,看出些玄妙。想一想,“厂”与“丁”给合成“厅”字,与原先的广?成“?“,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一些老总将工厂看成自家的客厅,他们当然会支持简化字了。
讲这几个繁体字的变化,讲它们原先的含义与现在的含义,并不是要开倒车,而是要让学生懂得汉字中蕴涵的智慧与哲理。由此,引发学生探究汉字意趣,理解汉字字理的兴趣。
所以,给学生讲汉字,尤其是讲文言文的重点词语时,一定要讲它的繁体字,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二)错别字引出的荒谬
殊不知——“孰”。
常见学生在作文中最喜欢使用“殊不知”这个词语,但这个“殊”字每每被写错,不是一年一届学生写错,而是年年岁岁每届学生都会写错。原因就是对这个字的意义不了解。
“孰”本来的意思是“熟”,后来当作疑问代词“谁”,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
殊,从字形上说是形声字,左形右声。《说文解字》解释:“殊,死也,从歹,朱声。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由此可知“殊”是死的意思,“殊不知”的意思是“竟然不知道”。如果用到“殊不知”就是强调到死也不知道,与“谁不知道呀”的意思迥然不同,不可混淆。
陷阱——“井”。
将“阱”写作“井”,也是常见的错误。“井”是象形字,象事物之形。而“阱”的意思是陷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阱,陷也。从阜从井,井亦声。”左侧是倒下来的山,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右边的“井”既是声又是形,表明“阱”的意思是为防御或捕兽而挖筑的工事或者陷坑。掉入“陷阱”一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跌入人为的陷害;而不是失足落入水井。
破釜沉舟——“斧”斧,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象斧子形状的斧头。这个字的意思是“斫”。“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釜”,,上面是两只手,下面是做饭用的锅。从典故中知道“沉船破釜甑”就是砸破船只与饭锅,准备决一死战,战斗到底。如果写成“斧”就成了破斧头沉船,那就太荒谬可笑了。举上述繁体字简化和写错别字的例子,只为说明汉字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和古人造字的智慧,汉字写错了,不简单的是对不起老祖宗,而是不理解、不懂得、不用心闹出的笑话,是一种不负责、没文化的表现。要想有涵养、有品位、有责任心,必须从正确书写汉字、准确理解汉字开始。上面这番话,可以放在初始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上,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语文学习要领,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的目的。
(三)初始阶段提要求
开学第一课,就可以初次完成《语文学习评估表》。
完成这个表格的用意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途径与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高他们对语文的认识,促使他们找到学习语文的途径,帮助他们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进而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当调查结果收上来后,教师要做一个统计,对未来三内年要面对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状态,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和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同时,还要借这个调查表格,表扬那些得分比较高、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起点上得到激励。而调查表统计的数据应暂时保留,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论文题目,也可以往后放一放,等到语文学习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再旧事重提,目的在于及时总结和调整语文的方式,提高效率。
数据表明,凡是在这个统计中得分较高的学生,其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都比较好。而对得分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一开始就对他们予以关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醒督促,避免到高三时手忙脚乱,力不从心。
二、知识的掌握在于实践
语文知识,尤其是汉字、成语、对联等,都是在运用中理解掌握的。也就是说,学生只有不断地说,不断地写,才能不断地用,最终才能牢固掌握。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等内容,用学生实践活动为主、教师讲座为辅的方式进行梳理和学习。
(一)实践一:姓名介绍
“梳理与探究”,分别涉及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等内容。将这些需要梳理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语文能力,是这项实践活动的设计意图。
活动要求:1、学生自己查字典,了解自己姓名所用汉字的意思;2、采访家长,了解家长起名用意与原因;3、上网查资料,了解本姓氏的起源与杰出人物(若遇到重复姓氏,可补充前面同学未讲到的内容;或者纠正前面同学讲解的不足;或者放弃这部分内容);4、用一幅对联或两个成语评价自己的名字。
活动过程:1、教师示范。教师按照上述四项要求,讲解自己的名字,使学生对此次活动有形象感知;2、学生利用PPT,将自己姓名使用的汉字,从字形到字意,向全班做讲解。
教师示范:
我的名字叫崔琪,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崔”为上形下声;“琪”为左形右声。“崔”字的形旁为“山”,表明这个字的意思与山有关,查字典可知“崔”是高大的山,我们经常看到“山势崔巍”这样的描述,就可以作为佐证;“琪”字的形旁为“王”,“王”字旁,又叫做“斜玉旁”,差不多所有王字旁的字都和“玉”有关。“琪”的意思有二,一是美玉,一是仙境中的花。有句古诗说“渐觉风光无限好,琪花片片沾瑶草”。我的名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大山美玉,我的邮箱“dashanmeiyu”就是据此而来。我父母所以给我取名“琪”,首先是利用了“奇”的读音——他们对我的到来感到很意外很奇怪;其次是部分承袭我妈妈的名字——因为她叫“珊”。我们名字都有“玉”作为共同的部分。我那个年代叫“琪”的人极少,现在反而成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当然,这也是令我郁闷的事情,齐白石说“似我者死,学我者生”就是这个道理啊。
我用一副对子评价我的名字:山势崔巍风光无限,琪花秀美娇艳欲滴。——其实对得很不咋地,只是为了引领为了示范,有那么个样子即可。
有个学生叫李子奇,原本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太好,因为三个字的韵母都是“i”,别人叫他时,常常将“z”带过,变成了“li-i-qi”,这让他很郁闷。在这项活动中,他认真查阅了字典,知道“子”是象形字,象小孩伸手要人拥抱之形。“子”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奇”是会意字,上面是“大”,表示大得出奇;于是使人“口”中不禁发出惊叹声。《说文解字》中注:“奇,异也,一作不耦。”再查“耦”,发现是一种双人耕作的方法,不耦,就是独特、独自、不与他人一组。而采访家长,知道父母给他起名的用意正在这里——希望他成为李姓中与众不同的男孩。于是他得意地评价自己的名字说:“自古李是大姓,如今我为奇才”。
在此项活动中,学生必须查《说文解字》,以了解名字中汉字的本义;必须查《现代汉语词典》,以明白名字中汉字的丰富含义;必须采访父母,以清楚父母对自己的希望与寄托;必须上网,查阅本姓氏中的名门望族、知名人物;必须绞尽脑汁,用对联写出对自己名字的评价;必须归纳整理,以便在三分钟之内讲完上述内容;必须作PPT,以便听众能轻松准确地获取知识。
谢愚:花谢木谢魂未谢//名愚形愚心不愚
吴盈盈:浩渺洞庭盈碧水//幽寂青城盈微风
朱艺臻:抚琴弄舞扬笛艺多不压身//弦断袖残唇艳日月臻完美
刘苏雅:苏杭蜀,丰收足天下//风雅颂,传承歌民风
王上:超众称王//过人为上
吴楚越:破釜沉舟,力拔山河,楚项藉霸气犹在//卧薪尝胆,气冲霄汉,越勾践豪情依存
说到自己的名字时,要特别告诫学生将自己名字的字理讲清楚。比如有个学生叫王天雨,我告诉他,他名字的三个字都是独体字,大有讲头,给大家作介绍时一定要讲清楚三个字的意思。所以他在准备时便格外用心。他说“王”是会意字,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王”的意思就是统领贯通天地人。“天”也是会意字,表示人头顶上的最高限,而“雨”则是像下雨之形的象形字。
活动中的查字典、了解汉字的本源;采访父母、了解起名初衷;作PPT、介绍自己的姓名;写对联、评价自己的名字——所有的环节,无一不是对学生获取资料、搜集整理、表达说明等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又将教材中需要梳理的知识做了很好的整合。
说到姓氏,可以有姓氏的起源、由来、此姓氏古代和今天的郡望、此姓氏中名人、本姓氏中最值得推崇的人是谁……这个问题,可由姓氏集中的学生合作完成。如果班内有好几个姓张王李赵陈刘的同学,就把他们分作小组,由学号靠前的那个同学牵头做这件事,这样既能让他们尝到互助学习的甜头,也能不撞车,分门别类地将与自己姓氏有关的内容说清楚。
链接:学生作品展示——G1003魏勐(见参考资料—相关资源--姓名介绍魏勐.ppt)
在学生逐一对自己的姓名介绍解释活动结束后,可留下研究性学习的题目。
1、本班学生姓名使用汉字的归类统计,其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各多少;这些字蕴涵了怎样的智慧与文化,寄予了家长怎样的希望?
——连带的题目,时代进步、社会变迁对中国人取名的影响;姓名与人之命运的关系;从姓名看中国家长的价值取向
2、根据本年级同学的姓氏,说说中国姓氏的起源。
在班内学生全部讲完他们的姓名之后,教师要对中国的姓氏来源做一个总结,使这部分知识得到梳理和归纳。
当学生们讲解姓氏的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姓氏起源作总结,以梳理清楚关于姓氏起源的相关知识。
姓的含义最早与女性生子这一现象有关。《说文解字》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于,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就是说,—个人的姓是指他的血统来源,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来源。由于“氏字实为支字之初文”,所以说“氏”就是“支”,是姓的分支。当一个氏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后,每个分支又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史记?夏本纪》明确记载,“禹为姒姓”,可在同一个姒姓之下,又分为“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又如楚国公族,芈(mǐ)姓,同一个芈姓之下,又分为熊氏、昭氏、屈氏、景氏等。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则为后起的各个分支的称号或标记。故宋代史学家刘恕在《通鉴?外纪》中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中国甲骨文艺术网《从甲骨文“姓”、“氏”二字看中华姓氏的由来》)
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礼崩乐坏和战乱的影响,姓与氏之间的界线慢慢变得模糊不清,人们有时称姓,有时称氏,于是,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
姓氏的统一让每个宗族有了固定的姓氏,子子孙孙永久使用,这样就形成了许多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的线索也开始清晰。比如孔姓家族,家谱、排行、用字,至今都呈现得清清楚楚。
我国最早的姓氏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一问题很难回答。一般认为,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由于血缘关系的不同,也会分为一个个部落;各个部落为加以区别,就会有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无疑就是姓的雏形。但那时还不曾出现文字,部落的名称只能靠口头传说流传下来。经历了无数世代以后,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人们才能把这些最早的姓氏(部落名称)记录下来。
几千年来,我们的姓氏不断演变,大致有下列几大类:
(1)在母亲氏族社会.以母亲的姓为姓。
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旁。如:姑、姬、姜、妫(guī)、姒等。这也就是许多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姓时,说起源于“姬”“妫”的原因。
(2)以祖先的族号或送号为姓氏。
例如,“唐”是尧的族号,尧的一部分后代便姓尧或饶。类似的族姓有虞、夏、商、殷、周等等。古代天子死后.在祭祀时要追谥庙号,写在宗庙的牌位上。例如周朝有文王、武王等,他们的某些子孙就分别姓“文”姓“武”。
(3)以居住地、国名或采邑为姓氏。
传说上古伏羲氏居住东方,他的后代便姓“东方”或“东”。商代在泾水渭水之间有个阮国.后代就姓“阮”。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居住在城郭四边,就以“东郭、南部、西邹、北郭”为姓。后来简省为“南”“邹”“郭”。
(4)以爵位、官衔或职业为姓氏。
王、侯、公孙,部以爵位得姓。古代有五官:司空、司徒、司士、司寇、司马,分管建筑、土地、教士、法律、军事,他们的子孙便以这些官衔为姓。周朝乐正掌管音乐,后代姓“乐正”或“乐”;贾正掌管商业.后代姓‘贾”。相、宰、尉、上官、太史、少正等姓氏,都来自官衔。至于巫、师、屠、匠、索氏(绳工)、长勺氏(酒器工)、陶氏(陶工)、终葵氏(椎工)、椅氏(挫刀工)、施氏(旗工)、繁氏(马缨工)、樊氏(篱笆工)、漆雕等,则是从职业或技艺得姓。
贵谷贱玉安居乐业厚古薄今不远万里是古非今幕天席地
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在成语中也都有呈现:
倒装句
宾语前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都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故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是否定句式,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唯利是图马首是瞻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命是听——这些词中的“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状语后置
成语“青出于蓝”“毕其功于一役”“无济于事”授人以柄(以柄授人)都属于“于”字引领的状语后置,“相濡以沫”属于“以”字引领的状语后置。
被动句兔死狗烹(被咬死,被煮吃)“受制于人”、“不齿于人”等用“于”字表被动,还有没有被动词的,例“贻笑大方”“见笑大方”等。?
省略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束之高阁”“千钧一发”“运筹帷幄”“名垂青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都省略“于”字,“杯水车薪”则省略动词“救”。
判断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草木皆兵”“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为(wéi是)公”是肯定判断;“人非草木”“非亲非故”是否定判断。
经过上述的整理,文言语法和句法就一目了然了,学生再见到这些语法现象时,就比较清晰了。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经过这样的讲解与补充,学生也会比较明白了。
第二,在文言课文的学习中,适时加入成语的讲解与扩展。
读懂文言文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所用到的词语,包括实词与虚词。虽说实词易解,虚词难懂,但对于理解文章的思想与要旨来说,掌握实词至为关键。而实词的一词多义性又困扰着学生的文言阅读。因此,在学习文言课文时,要适时加入与重点实词相关的成语,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们以一篇课文为例,比如李密《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早时——夙兴夜寐(《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亲自——事必躬亲、反躬自问、躬行实践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少——寡廉鲜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吊民伐罪;吊丧、吊唁、凭吊(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废止——废寝忘食,半途而废、废除、废黜、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及、至——力所不逮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任:前往——前赴后继,赴任,赴约,赴汤蹈火
所以要在文言学习时不厌其烦地加入成语,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扩大词语积累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即要了解成语的传承和具体的使用。这件事必须随时做,坚持做,这样到高三总复习时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此外,在学习课文时,如果遇到成语典故,一定要抓住契机,宣讲其中蕴涵的中华文化。
(四)实践四改写散文为诗
活动意图:促进背诵,巩固诗歌学习的成果。活动以语文作业的形式完成。
将诗歌改为散文,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和品评能力,是以往教学中的惯常做法。诗改文,锻炼的是想象和描写能力。学习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学生如果能通过联想再现诗人写诗时遭遇的“此情此景”,并能通过语言描述还原诗人写作时的“此情此景”,那么他对诗歌的鉴赏就不成问题了。所以,将诗歌改写成散文是值得特别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而将散文改写为诗歌,是一种大胆的尝试,锻炼的是概括和推敲的能力。实际上,在实践前,我对这种尝试也没有太大把握。但学习《荷塘月色》,课后要求背诵描写“荷塘月色”的三个段落,学生背的时候感觉有些吃力。另外,在学习《荷塘月色》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写法了。用这样的实践引领他们进入古代诗歌的体式,进而尝试进行古诗词的写作,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活动要求:1、将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4-6段,改写为一首诗。四言、五言、七言皆可,必须在四句以上,多句不限。2、认真揣摩原文对“荷塘月色”的细致描写,品味文中描绘的景物,将景物变作诗中的意象。3、写出的诗要与原文静谧清幽的意境相吻合。
学生作品展示
荷塘月光·李璐瑶
曲曲荷塘边,莲叶何田田。花现娇羞态,风携清香来。流水本无痕,
平湖起漪涟。月光泻世间,青雾浮水面。月陷薄云中,隐隐见远山。
荷塘月色·寇梅如
微风碧水月苍茫,蝉鸣蛙声稀柳杨。翠裙红妆遥似望,轻笼漫香自悠长。
荷塘月色·戴哲昊
亭亭荷叶托羞花,月如薄雾笼青纱。光影交织班驳画,又闻鸣蝉伴田蛙。
荷塘月色·刘韵迪
荷倾一池碧,水托三里香。
塘立娉婷子,木隐婀娜郎。
月影挂疏桐,清韵漫园央。
色若昭君容,华比璞玉光。
文改诗,绝大多数同学都写得像模像样,谴词造句大都符合作业要求。尤其令人啧啧称叹的是刘韵迪同学的改写,不仅保留了原文的风采,而且将“荷塘月色、水木清华”作为藏头写入诗中。其工整的对仗、清幽的意境,唯美的意象和融情于景的手法,博得了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散文改写成诗歌,是可以偶尔为之的。这种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筛选取舍的能力,也能提高他们的概括推敲能力,更能锻炼他们写作古典诗歌的能力。一些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下,产生对古典诗歌的强烈兴趣,进而成为小有名气的诗人的。而大多数学生,则通过这样的训练,掌握了诗词的基本体式。
实践活动还可以有多种,这里只介绍与语文知识密切相关的几种,其余的则等待后来者继续补充和不断创新了。
三、进行专题讲座
从前面一路讲解大家已经看到,我们还有许多东西没有涉及到,比如属于知识类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修辞无处不在”“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属于实践类的“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属于鉴赏类的“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等。这些内容,有的在课堂上可以解决,比如修辞、逻辑、语言翻译;有的需要进行专门的讲座。比如《古代文化常识》《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影视文化》,这些可以开设为校本课程,逐一进行介绍与梳理。比如,未来我想开设这样一门校本课程,叫《中国文化例说》,要讲以下内容:年号与避讳、称谓与禁忌、委婉与礼节、典故与传说、习俗与器物、官职与进退、各类思想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代表思想简介等等。这是很大的工程,如果几位老师联合开设这门课,会很有意思,也会让学生对于中国丰富博大的古代文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只是设想,因为没有做,所以不再介绍。
此外,还有“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等内容,我把它放在后面互动交流中,通过互动对话,进行梳理和探讨。
作者:崔琪
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板块教学研究,是一门知识性、组装性、系列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因为知识庞杂零散,缺少序列性,又因为语文能力的综合性,所以需要统一规划、系统整合。
虽说语文学习是以基础知识作为支撑,以提高听说读写基本能力作为目标,但实际上学生每天语文学习的内容,都离不开语文知识与基本能力这两个基本点。貌似与我们“梳理与探究”这门课有重叠之处。而在所有语文课上,像汉字、成语、对联、姓氏起源等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领域的这些内容,都只是星星点点、零零碎碎的讲解,缺少系统、专门的梳理。这就为我们这门课的开设提供了必要性和必然性。这门课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它一部分架构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课堂集体实践完成,还有一部分是作为专题在校本课程中完成的。
高中语文“梳理与探究”版块教学研究从内容上说分作三大类,第一是知识类,第二是能力评价及运用类,第三是鉴赏类。
知识类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等。
实践类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逻辑和语文学习”等。
鉴赏类包括:“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等。
这三大类内容要在一年零四分之一学期内完成,需要好好规划。
“梳理与探究”板块的教学,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最基础知识,尤其是汉字、成语和文言词语句式。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情况,决定着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梳理,要综合考虑,系统渗透,鼓励学生在独立学习和集体活动中动手动脑,自己归类整理,这样才能夯实基础,为学好语文创造先决条件,而这个版块的目标定位也在这里,其间的各类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是本课的特色。
我们这里强调基础知识类,并不是说不顾实践类和鉴赏类。因为实践类和鉴赏类,其实是贯串在语文学习的始终的,比如课前的预习与思考,课上的讨论与质疑,课后的反思与交谈,都是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学生在这个重复“n”次的过程中,提升了逻辑思考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评价判定能力。而诗歌欣赏、散文欣赏、名作欣赏等等,练就的就是鉴赏能力。所以这个版块的梳理可以直接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归纳整理上。
一、从理解汉字字意开始,打好语文基础
(一)繁体字简化带来的尴尬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这几个例子完全可以说明汉字蕴涵的智慧,但经过简化以后,这些智慧或者消失了,或者打折了,或者变味了。
1、爱无心。
爱在繁体字中写成「?」,中间有个「心」字。表明古人谈到爱时,是用上手托着一颗真心去爱,而现代人不仅爱得肤浅,还只爱钱……足见,“爱”少了心后,人的灵魂开始堕落了。
2、龙匕首。
繁体的“?”字,怎么看都美,而简体的龙字,怎么看都跟「死」字只隔了一层皮。作为中国人的图腾,“龙”字简化之后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自己了,图腾简单,总意味着比较原始吗。“?”的传人,难道连掌握“?”字都有难度?其实书法家在单独写“龙”的时候,一般都写繁体字;少年练习书法也一定要写繁体的“龙”。现在仔细琢磨简体的“龙”看不出其蜿蜒曲折的形态,倒能看到一把匕首,似乎要杀死每个中国人。
3、党不黑。
繁体的?字,可谓意义深远。我将它看成一个会意字,即在一间屋子里,一群黑心的人(黑),正在密谋着什么(口)。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贬义多于褒义,什么“死?”、“?同伐异”、“结?营私”等,从中绝对看不出伟大光荣正确的意思,这是个蕴含哲理的字。自从将「黑」改成「儿」后,这个字就变了味,不少人喜欢“爱民如子”或者自认“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了。总之,“?”字字形地演变,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真是丝丝入扣,甚至可以说是与时俱进。
4、厂倒闭。
繁体的?字,无论如何,都寄托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工?,既广大,又宽敞呢,这样才会有效益。但改成简体后的厂,虽然笔画变得异常简单,但从内涵上却无法说通了。它既不广也不敞,如果写得潦草,还容易与“尸”字相混淆。就算不往那方面想,至少,厂这种形状,是一种缺少支撑的形象,怪不得一些国营工厂都倒闭了。一根斜边怎么能撑起一个平顶呢?将“?”简化成厂,似乎已经预示了中国工?的前途。如此说来,将“?”简化成厂的始作俑者,一定是个能够预见未来的天才。
5、灯白丁。
厂如此,灯亦然。繁体?字,不仅读音上与登完全相同,而且还有?下苦读、五子登科的美好祝愿在里面。改成简体灯后,首先读音变得莫名其妙,按照形声字的读音规则,“丁”与“登”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而且字的涵义也成了灯下出白丁。如果回顾建国后几十年对知识分子的轻蔑与打压,我们就能从这小小的灯字,看出些玄妙。想一想,“厂”与“丁”给合成“厅”字,与原先的广?成“?“,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一些老总将工厂看成自家的客厅,他们当然会支持简化字了。
讲这几个繁体字的变化,讲它们原先的含义与现在的含义,并不是要开倒车,而是要让学生懂得汉字中蕴涵的智慧与哲理。由此,引发学生探究汉字意趣,理解汉字字理的兴趣。
所以,给学生讲汉字,尤其是讲文言文的重点词语时,一定要讲它的繁体字,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二)错别字引出的荒谬
殊不知——“孰”。
常见学生在作文中最喜欢使用“殊不知”这个词语,但这个“殊”字每每被写错,不是一年一届学生写错,而是年年岁岁每届学生都会写错。原因就是对这个字的意义不了解。
“孰”本来的意思是“熟”,后来当作疑问代词“谁”,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
殊,从字形上说是形声字,左形右声。《说文解字》解释:“殊,死也,从歹,朱声。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由此可知“殊”是死的意思,“殊不知”的意思是“竟然不知道”。如果用到“殊不知”就是强调到死也不知道,与“谁不知道呀”的意思迥然不同,不可混淆。
陷阱——“井”。
将“阱”写作“井”,也是常见的错误。“井”是象形字,象事物之形。而“阱”的意思是陷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阱,陷也。从阜从井,井亦声。”左侧是倒下来的山,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右边的“井”既是声又是形,表明“阱”的意思是为防御或捕兽而挖筑的工事或者陷坑。掉入“陷阱”一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跌入人为的陷害;而不是失足落入水井。
破釜沉舟——“斧”斧,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一只手,下面是象斧子形状的斧头。这个字的意思是“斫”。“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釜”,,上面是两只手,下面是做饭用的锅。从典故中知道“沉船破釜甑”就是砸破船只与饭锅,准备决一死战,战斗到底。如果写成“斧”就成了破斧头沉船,那就太荒谬可笑了。举上述繁体字简化和写错别字的例子,只为说明汉字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和古人造字的智慧,汉字写错了,不简单的是对不起老祖宗,而是不理解、不懂得、不用心闹出的笑话,是一种不负责、没文化的表现。要想有涵养、有品位、有责任心,必须从正确书写汉字、准确理解汉字开始。上面这番话,可以放在初始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上,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语文学习要领,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的目的。
(5)兄弟民族的姓氏译音。
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是个版图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在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元、清等时代,各兄弟民族与汉族之间不断交融汇合、相互影响。春秋时代就有狄、黎、巴、苗等各族姓氏;南北朝及五代因有匈奴、鲜卑、回纥等族的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赫连、尔朱、仆固、尉迟、万俟(moqi)等姓氏。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五千多个姓氏中,有两千多个姓氏来自其他民族。
(6)兄弟民族借用的汉字单姓。
从古到今,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许多民族主动地借用了汉字姓氏。例如,爱新觉罗氏改姓罗,钮祜禄氏改姓钮,那拉氏改姓那,等等、这些大多是根据本姓家族共同意见而改的。
(7)还有—些少数民族改姓。
因为接受汉族王朝的册封赐姓,也有改为汉姓的。如沙陀族的首领朱邪赤心,接受唐朝李氏的赐姓.改为姓李。
(8)以排行为姓氏。孟、仲、叔、季。
(9)以祖辈的字为姓。如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姓游。
(10)因避讳或某种原因改姓。汉明帝叫刘庄,凡姓“庄”的都改姓“严”。
(11)以数字为姓。如陆、伍、万等。
(12)以崇拜的兽名为姓。如牛、马、龙、熊、鹿、骆、虎。
(13)以植物名称为姓。如杨、柳、松、柏、梅、桑等。
(14)因偶然事情或政治变故而改姓的。如汉武帝时田千秋为丞相,因年老,特许乘小车出入胡廷,时人号为“车丞相,车千秋”,其后人有姓车的。东汉末有隐者常乘青牛,号“青牛先生”,其后人遂有姓青牛的。
姓名讲解这个活动一般在半个学期内完成,一节课前有一个学生宣讲。每个学生讲3分钟,事先要做好幻灯片。真正讲解时要脱稿宣讲。这种宣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胆量,又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的了解,还比较好地梳理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知识。
(二)实践二对联书写
1.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是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柱子上的文字。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字数要相等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词性要相同
一般是“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平仄要和谐
汉字有四声,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这是必须了解的平仄。
要求:传统习惯要求“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上联:海内存知己(仄仄平平仄)
下联:天涯若比邻(平平仄仄平)
(4)结构要相对
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斯诺悼念鲁迅的挽联: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主谓),惊闻陨星(动宾),中国何人领呐喊(主谓)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主谓),痛忆旧雨(动宾),文坛从此感彷徨(主谓)
5.内容要相联
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
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正对)
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反对)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流水对)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流水对是指对联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别独立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但上下联在一起就成了对联。这种对联称为流水对。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律诗的尾联中,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刘?(慎)虚
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刘长卿
对联是练就学生字斟句酌、语言工稳、句式工整能力的重要方式,对联的练习要从始至终。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与强调,学生才能知道应该怎样推敲语言、码放文字、工整句式,最后才能自觉追求自然靓丽的语言风格(当然语言靓丽必须有思想内容做支撑,这里所说的“靓丽”也一定是建立在内容上的)。
课后一言心得;一句话评价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新年写春联(给各个教师办公室和各个班级的教室)、对联大赛等等。
关于对联的知识,学生大概有一些了解。这部分知识,在课堂学习律诗的对仗时讲解最为合适。当然,在用对联方式评价自己的姓名时,这个内容已经有所渗透,但从学生的对联结果上来看,还有许多不到位,许多对联都不工整,因此有必要做系统梳理,然后用多次实践的方式,让他们练习、体味和了解。
课后一言心得就是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用整齐的句子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课后一言心得示例:
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无济于事;
摧残着,无助着,绝望着,生不如死。
丧夫、丧子、丧神志,痛、痛、痛;
被卖、被骗、被冷落,难、难、难。——对祥林嫂的一生做出评价
无勇者之身,怎可不留痕迹?
啖义士之血,何以不哽咽喉?——《药》
忆旧日巾帼风采,女侠殒身不恤
待明朝须眉英姿,壮士血洒神州——《记念刘和珍君》
灭六国,统山河,易如反掌;欺百姓,施暴政,天理难容:秦王罪有应得
——《过秦论》
吞二周,灭六国,有良将劲弩,得来江山一统;杀豪杰,坑儒生,虽信臣精卒,难得天下归心。——得到多助,失道寡助——《过秦论》
十九载气壮山河忠心不辱;两千年名留古今气节难移。——《苏武传》
悲卫律背汉投夷万人共愤尤自得;叹苏武矢志报国千古流芳皇尚轻。——《苏武传》
概括文章内容,旨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这个概括字数不限,结构大致相对即可。
概括文章内容练习示例:
《中外名人传记·朱元璋成就帝王心》
善争战善驭人善天下权谋机关尽善坐拥万里王土
失仁义失民爱失本真自己此心皆失独享无限孤独——李诺?
待其时,顺其势,博得天下业
掩尔志,尽尔能,炼就帝王心——刘天晏
同时,要注意抓住时机,给学生提供自由创造的平台。
2008年2月开学第四天,恰逢元宵节。就有语文老师随口诌了一联“南汤圆,北元宵,南北里面有东西”,作为作业在学生中征集下联。这联表明上看简单,其实还有点复杂。第一是汤圆、元宵实为一物,只是名称不同;第二,南北相对,后面南北再度出现,还并列了方位词,这样南北东西表示四个方位的词语都出现了;第三,“东西”是双关语,既是方位词又是名词。但在征集下联时并没有告诉学生这些“暗沟”,只是让他们凭着感觉去对。作业收上来后,我们发现了一些构思不错、很有气势,但还有瑕疵的应对。
1、前悬崖,后深渊,前后思量难左右(“思量”与“里面”不对)
2、天行健,地势坤,天地之中定乾坤(不是双关语)
3、魑不凶,魅不恶,魑魅之间藏魍魉(“不凶、不恶”与上联词性不对;“魍魉”不双关)
4、酸菜鱼,甜玉米,酸甜之外有苦辣(与上联重字)
5、东米线,西米粉,东西外面无南北。(上下重字,对联之忌)
6、上敬老,下护小,上下之外爱左右(韵味不够)
7、冬蓄势,夏勃发,冬夏之间隔春秋(“蓄势”“勃发”与上联词性不对)
8、日灼灼,月华华,日月心中含星辰(与“元宵”“汤圆”词性结构不对)
比较好的“冬严寒,夏酷暑,冬夏之间读春秋”——刘楷
经过这样的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对句能力自会慢慢提高。于是在运动会的入场词中,在毕业留言纪念簿上,在期中考试的分析总结里,直到高三议论文的写作,我们都能看到学生用对联写出的精彩的句子。
(三)实践三成语的学习与复习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汉语最难学的地方就在于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掌握得丰富、运用得恰切,能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表达的效果。因此,不断积累成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关于成语,有下面四点需要梳理。
1、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有五方面:
第一是神话传说,比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第二是寓言故事,比如刻舟求剑、愚公移山
第三是历史故事,比如负荆请罪、毛遂自荐
第四是文人作品,比如耳提面命、人言可畏
第五是外来文化,比如公德无量、醍醐灌顶
无论来自哪些方面,其承载着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特质都是一致的。
2、成语的特点
(1)定型性。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án,而不能读pàng,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yì,而不能读ài,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名门望族”的“望”是有声望的意思。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学习中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2)含义的固定性。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譬如“七步之才”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江郎才尽”,是指本来有才而后“尽”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豆蔻年华”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汗牛充栋”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炙手可热”是说人的气焰盛、权势大,不能形容知名度高、不能用于形容当下红人。
(3)成语的色彩。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譬如,“无微不至”是褒义的,“无所不至”、“无所不为”是贬义的;“东山再起”是中性的,“死灰复燃”是贬义的。“杀一儆百”是书面语体的,“杀鸡给猴看”是口头语体的。
3、成语的结构
前面提到,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待人接物、任重道远)、承接(放虎归山、马到成功)、目的(画饼充饥、守株待兔)、因果(图穷匕见、温故知新)、主谓(百感交集、居心叵测)、偏正(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等。当然,也有一些成语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无法对它们进行语法的划分。
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如“文过饰非”是“文过”与“饰非”的并列,“文”与“饰”的意思相近,“过”与“非”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将“饰”写成“是”。“待人接物”是“待人”与“接物”的并列,“物”就是指人,因而这个成语是指与人相处,而不是其他意思。又如,“言简意赅”是“言简”和“意赅”的并列,“言”和“意”相对,“赅”的意思也与“简”相对,指全、完备。
4、成语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望文生义。
错例:“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这里显然是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而“文不加点”的真正含义却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错例:“编辑部收到的这些稿件都是不刊之论,无法采用。”
作者显然将“不刊之论”的“刊”理解成了“刊载”“刊登”。其实,“不刊之论”的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
(2)褒贬不分。
错例: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这一成语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这是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写照,可见它是一个贬义成语。
错例:我英勇的公安人员在车站守株待兔,一举将杀人后潜逃的罪犯擒获。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熟知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韩非子用此讽刺了那些拘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后来常用此成语来比喻有的人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这也是一个贬义成语。作者的本意是要赞颂公安人员神机妙算、勇擒凶犯的事迹,自然不应用贬义词。
(3)张冠李戴。
错例: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芳,《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义项是:敬辞,用于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事物,指人时专指女性。如“芳龄(指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名(指女子的名字,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心(指年轻女子的心)”。可见,“技压群芳”只能用以指女子的技艺超过同性其他人,不能用来称颂男子体操队。只有改为“力挫群雄(雄:这里指男性)”才能说通。
(4)轻重失当。
错例: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错例:辽沈战役中,我军打得敌人头破血流,狼狈溃逃。
“头破血流”,一般指在斗殴中被打的惨状。上面例句用以描述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中敌人失败的情形,明显力度不够。若用“丢盔卸甲”才比较合适。
(5)自相矛盾。
错例: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功亏一篑,只获得第八名。
成语“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后来人们用以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例句中已经说了“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只获得第八名”,就不是“功亏一篑”。只有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惜败获得亚军才可以称作“功亏一篑”。
错例: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这一成语,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原句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像水里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萍水相逢与“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自相矛盾。
(6)画蛇添足。
错例:许云峰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错例: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意为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隐”与后面的“苦衷”意思重复。
错例: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意为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生灵”与前面的“人民”意思重复。
(7)胡乱模仿。
错例:这个工程如果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
很明显,“拿你是问”是作者模仿成语“唯你是问”而造的一个短语,但他并没有理解“唯你是问”中的“是”只起提前宾语“你”的作用,并无实义。“唯你是问”即“只问你”。照此看来,作者仿照的“唯你是问”只能翻译成“拿问你”,这从语法上无论无何是讲不通的。
错例:有的人事前信誓旦旦,拍胸脯打保票,但一出了问题就躲之夭夭。
“躲之夭夭”模仿的成语是“逃之夭夭”。“逃之夭夭”是逃跑的诙谐说法,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一诗中“桃之夭夭(意思是桃树长得枝叶茂盛)”一句,后以“桃”谐音为“逃”。而作者仿照的“躲之夭夭”中“之夭夭”既无来历,又无意义,可谓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成语的学习与复习这项实践活动,有一部分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即常用错用成语的具体讲解。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发给《高考中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梳理》,让学生每人自己认领3个,然后逐字进行讲解,如果是典故,要讲解其出处和具体用法,然后到人民网上查找使用该成语的句子两个,作为成语造句,讲明正确用法。同时,提示同学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不为已甚”,许多人都错读为“不为己甚”。所以学生在讲解时特别强调,这个成语出自《孟子·离娄下》。原话是“仲尼不为已甚者”,意思是不做得太过分,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已甚”就是过分。
成语的学习与复习,还有一部分是教师要求的,即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每篇课文之后,自己动手进行积累和整理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加上注释,写出造句。教师每周检查,这点是老师们应该始终坚持做的,我不再赘述。
关于成语的学习与复习,有两点是必须关照的。
第一,利用成语讲清楚文言语法,完成初高中文言教学的平稳过渡。从历届高一接班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文言特殊的语法现象一般局限在听说过的层面,但此种用法到底是怎样的用法却都不大明白。这是高中文言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比如,高一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那里面出现了通假字、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宾语前置等文言特殊的语法现象。通假字、名词活用作动词还好说,学生对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宾语前置普遍感到陌生不理解。此时,如果用成语来讲解文言特殊语法,既可以化解文言语法中的诸多难点,又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成语和文言文的兴趣,可谓一石二鸟,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通假字:图穷匕见(现)再接再厉(砺)
名词做动词:春华秋实无所事事卓尔不群党同伐异兵不血刃
风马牛不相及华而不实一鼓作气寡不敌众
形容词作名词:目空一切破旧立新
“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分别是“坚固的铁甲”和“锐利的兵器”的意思,“见微知著”中的“微”和“著”是“微小的苗头”“显著的趋势”意思,“扶危济困”中的“危”和“困”应理解为“处境危急的人”“生活困苦的人”。
摧枯拉朽(表枯朽树木)
抱残守缺(表残破的东西)乘坚策肥(表坚车肥马)
拨乱反正陈陈相因从善如流除恶务尽
化险为夷除旧布新好高骛远拈轻怕重
求全责备温故知新激浊扬清驾轻就熟
体贴入微补偏救弊喜新厌旧取长补短
避重就轻
形容词作动词:
博古通今(表通晓)妄自菲薄(表轻视)
彼竭我盈业精于勤(表刻苦学习)
溯本穷源
动词作名词:路不拾遗抱残守缺迎来送往(表往来的客人)
吊死问疾(表死去的人)入不敷出
使动用法
赏心悦目兵不血刃(名词)天翻地覆(动词)富国强兵(形容词)
①名词使动用法:汗马功劳汗牛充栋:充栋的书使牛出汗
粉身碎骨(使身体变成粉末)
②形容词使动用法:小国寡民(《老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正本清源:使根本正源头清。丰衣足食:使衣食丰足。
赏心悦目:使心目都感到愉悦。轻徭薄赋:使徭役赋税都减轻。
惊心动魄完璧归赵
③动词使动用法:既来之,则安之。
闭月羞花:(使月闭,使花羞)沉鱼落雁
飞针走线:(使针线飞快地穿过)翻天覆地:(使天地覆转)
伤天害理起死回生息事宁人?
意动用法
游戏人生(名词)幸灾乐祸(动词)不耻下问(形容词)
1.名词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
鱼肉百姓:(以百姓为鱼肉)草菅人命:(以人命为草菅)
师心自用:(以自心为师)
2.形容词意动:(以……为……、把……当作……)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不耻下问:(以……为耻)是己非人:(认为……为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