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4-05 14:14
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确确实实有高效的提高、进步和收获。它既注重学生当前的发展,又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课题,我认为,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必须做到五注重。
一、注重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1、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感、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如:学生能从图像中读取数据,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与比较,但是能发现一般规律或推断出隐含的结论有一定困难。所以对学生了解得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
2、认真钻研教材。教材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活动平台上展开学习。要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学会思考,形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二、注重情境创设的实效性
1、情境要有明确目的。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情境要有“数学味”。所谓的“数学味”,也就是不论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都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所学的内容展开,让学生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数学化”思考,发展思维,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情境要有现实意义。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让学生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三、注重学习过程的实效性
1、激发兴趣,诱发参与动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老师立即一转话锋,进入主题:“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同学们都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中。
2、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例如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原来已经学过了幂的运算法则,现在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那么,原来所学的幂的运算法则现在是否还成立呢?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补充、思维方法上相互启发、情绪上相互感染,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创设时空,保证参与机会。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四、注重学习方式的实效性
1、不排斥接受学习。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特有的结构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这些知识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在教师讲解或指导下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单位之间进率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
2、重视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一要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二要注意促进学生合作习惯的养成。
五、注重学习情感的实效性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期望和信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论文中心,作者:刘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