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3-31 12:09
1、水果解酒之谜
饮酒过量常为醉酒,也称为酒精中毒。醉酒多有先兆,语言渐多,舌头不灵,面颊发热发麻,头晕站立不稳……都是醉酒的先兆,这时需要解酒。 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什么道理呢?
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杂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2、难扑灭的火焰
某工厂仓库中堆放的镁粉正在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隔壁就是化学药品仓库,如果不及时扑灭,势必要发生更大的火灾事故。保管员小张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去灭火,不但没有把火扑灭,反而着得更旺。后来用水浇,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很普通的方法就把火扑灭了,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火灾发生。请读者们想一想,消防队员是用什么方法把火扑灭的?
答案
有经验的消防队员用大量的黄沙去灭火,使燃烧的镁粉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为什么只能用黄沙呢?因为二氧化碳会和镁反应。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在高温下镁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
3、“笑 气”
每个人的生活中充满着笑,这种笑是受感情支配的。可有这样一种气体,只要你一闻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你相信吗?
在一次化学晚会上,表演者小张走向台前,对观众说:“我今天能使在坐的来宾大笑。”随后便做了几个滑稽动作,引起了观众的一阵笑声。他接着问:”大家都笑了吗?有谁没有笑?”台下有一位观众举起了手说他没有笑,小张把那位观众请到台上,问他:”你一定不笑?”那位观众很自信地点了点头。于是小张便使出嘴皮功犬,说了许多俏皮话,那观众仍旧无动于衷,小张似乎没有办法了,摇了摇头。稍顷,他从口袋中拿出一个玻璃瓶,对那位观众说:“你闻一闻这瓶里是什么气味。”那观众看到瓶里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便大胆地打开瓶塞,将瓶口对着鼻子吸了几下。嗬!奇迹出现了,那位观众开始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从而引得台下的观众也好奇地跟着他笑了起宋。等大家笑毕以后,小张才向大家透露了其中的奥秘。
原来小张事先在瓶里收集了一种无色的气体,学名叫一氧化二氮,因为这种气体能使人发笑,因而人们常称它为“笑气”。那位观众不知有诈,吸了笑气,当然非笑不可了。那么这种笑气是谁最早发现的呢?
1800年的一天,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制得了一种气体,为了弄清楚这种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他凑近瓶口闻了闻,突然大笑起来,使得在场的另一位同事觉得莫名其妙。这时戴维也让他的同事闻一下,那人也大笑起来,于是,戴维便发现了”笑气”。
1844年某一天,有一位自称“化学魔木师”的人别出心裁地利用笑气做了一个广告:“明日上午九时在市政府大厅进行一场吸入笑气的公开表演,本人为公众准备了一些笑气,可以供20名志愿者使用,同时派8名大汉维持秩序,以防发生意外,望公众踊跃观看,在笑声中获得新奇感和得到精神上满足。”
这幅别致的广告张贴后,果然迎合了无数猎奇者的心理,人们争先恐后买票来看这场令人捧腹大笑的表演,当场就有20名志愿者上台。当他们吸人了笑气后,个个都哈哈大笑,有的还放声歌唱、手舞足蹈,做出各种希奇古怪的动作,观众看了他们的样子,也个个笑得直不起腰来,大厅内一片混乱。当时有一名青年吸了笑气后,不仅大笑大叫,而且还身不由己地狂蹦乱跳,不顾8名大汉的阻挡,从高台上往下跳,结果大腿发生骨折,而那青年却毫无痛苦的感觉,仍然大笑不止。
这时会场上有一名年轻的牙科医生,看到这名伤员毫无痛苦的情景,立即想到这种笑气不但能使人发笑,肯定还有麻醉镇病的作用,不然这名青年腿骨折了怎么不感到疼痛呢?如果我用这种笑气来作为拔牙齿的麻醉剂,一定也能取得同样效果。后来,那位牙科医生在为牙病患音拔除龋齿时也用笑气进行麻醉,果然牙病患者也毫无疼痛感觉。不过,使用剂量要掌握适当,否则会使患者狂笑不止,难以进行手术。
从此以后,笑气的功能在麻醉学史的领域里又创造了新的发展境地。
4、不用电的电灯泡
某中学的趣味化学表演大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其中一个节目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一根木杆上挂着一只200瓦左右的电灯泡,这个灯泡发出耀眼的白光,就亮度来说,一般的电灯比起它来是望尘莫及的。然而这个电灯泡并没有任何电线引入,因为它是一个不用电的电灯泡。请你们想一想,这个不用电的电灯泡的秘密在那里?
答案
原来,这个电灯泡中装有镁条和浓硫酸,它们在灯泡内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引起了放热发光。大家知道,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尤其是和一些金属相遇时更能显示出它的氧化本领。金属镁又是特别容易被氧化的物质,所以它俩是天生的“门当户对”了,只要一相遇,便立刻发生脱的化学反应:
Mg+2H2SO4(浓)=MgSO4+ SO2+2H20
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电灯泡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很快地使镁条达到燃点,在浓硫酸充分供给氧的情况下,镁条燃烧得更旺,好象照明弹一样。
5、鸡蛋的沉浮
在一个大烧杯中装入稀盐酸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放一个新鲜鸡蛋,它会马上 底。不一会儿,鸡蛋又上升到液面,接着又沉入杯底,过一会儿鸡蛋又重新浮到液面,这样可反复多次。请大家分析一下,这是什么道理?
答案
由于鸡蛋外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稀盐酸时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CaC03十2HC1=CaC12十C02(气)十H20
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气泡紧紧地附在蛋壳上,产生的浮力使鸡蛋上升,当鸡蛋升到液面时气泡所受的压力小,一部分气泡破裂,二氧化碳气体向空气中扩散,从而使浮力减小,鸡蛋又开始下沉。当沉入杯底时,稀酸继续不断地和蛋壳发生化学反应,又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从而再次使鸡蛋上浮。这样循环往复上下运动,最后当鸡蛋外壳被盐酸作用光了之后,反应停止,鸡蛋的上下运动也就停止了。但是此时由于杯中的液体里含有大量的氯化钙和剩余的盐酸,所以最后液体的比重大于鸡蛋的比重,因而,鸡蛋最终浮在液体上部。
6、消字灵的制作
日常的写作中,如教师写教案、作家写文章、学生记笔记等,写字时常出现一些写错或需要修改的地方,涂涂改改会显得文章很零乱。特别是有些写错的段落不想把痕迹留在原稿上,用橡皮擦也擦不掉。怎么办呢?用“消字灵”将原来的字迹消除是最理想的方法。那么,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消字灵”吧!
在此之前,我们先准备好草酸、蒸馏水、高锰酸钾、浓盐酸、漂 *** 。 先配甲液(草酸溶液),用角匙取少量草酸晶体、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加蒸馏水使之溶解。然后将此溶液倒入一只滴瓶中,标签注明甲液。
再配制乙淀(氯水或漂 *** 溶液)。
①氯水的配制方法:将一角匙高锰酸钾晶体加入烧瓶中,然后再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将烧瓶塞和导管连接好,固定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导管导入装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片刻后将锥瓶中新制成的氯水装入乙滴瓶中。
②漂 *** 溶液的配制:如果没有条件准备一套制氯水的装置,就可以用漂 *** 溶液代替氯水。配制漂 *** 溶液的方法比较简单。用角匙将漂 *** 加入到烧杯中,然后加蒸馏水溶解。漂 *** 的溶解度较小,因此配制的溶液有些浑浊。将此液倒入乙滴瓶中即可。
这样,消字灵就制成了。去字迹时,先用甲液滴在字迹上,然后再将乙液滴上一滴,字迹会立即消失。注意晾干后再将修改的字迹写上去。
7、“宝刀”的秘密
我国古代很讲究使用钢刀,优质锋利的钢刀称为“宝刀”。战国时期,相传越国就有人制造“干将”、“莫邪”等宝刀宝剑,那真是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头发放在刃上,吹口气就会断成两截。当然,传说难免有点夸张,但是“宝刀” 锐利却是事实。过去只有少数工匠掌握生产这类“宝刀”的技术。现在我们通过科学研究知道,制造这类“宝刀”的主要秘密就是其中含有钨、钼一类的元素。
事实上,往钢里加进钨和钼,那怕只要很少的一点点,比如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就会对钢的性质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个事实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被人们所认识,接着大大地促进了钨、钼工业的发展。有计划地往普通钢里加进一种或几种象钨、钼一类的元素---合金元素,就能制造出各种性能优异的特殊钢材--- 合金钢。
8、胃的化学作用
胃有很强的消化功能,靠的是胃内的盐酸、胃蛋白酶和粘液。盐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食物进入胃里,盐酸就会把食物中的细菌杀死。胃里的盐酸浓度较高,足足可以把金属锌溶化掉。胃蛋白酶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粘液能把食物包裹起来,既起到润滑作用,又能保护胃粘膜,使它不受食物引起的机械损伤。胃里的盐酸、胃蛋白酶和粘液联合起来,几乎可以消化一切食物。
既然胃的消化能力这么强,为什么不能消化掉自己?这个问题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一直没有得出完满的答案。有的科学家认为:胃所以不能消化自己,是因为胃粘膜或胃液内存一种特别物质,能抵抗盐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科学家研究认为:首先,胃壁在分泌盐酸以后,盐酸由于受到粘膜表面上皮细胞的阻挡,它不会倒流,也就不会腐蚀胃壁。万一上皮细胞遭到破坏,粘膜会分泌粘液,对盐酸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也能防止粘附在胃粘膜表面的盐酸进入内部。胃粘膜还有“丢卒保车”的本领,它让上皮细胞不停地进行代谢更新,阻止胃蛋白酶吸附在粘膜上,达到保护胃壁的目的。另外,粘液中的糖蛋白质,有的含糖量很多,分子量很大,它们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
其次,人的胃粘膜细胞,每分钟大约要脱落50万个,三天之内可以全部更新,这样强的再生能力,使消化液对胃壁造成的暂时损伤得以弥补。
所以,在政党的条件下,胃不能自己消化自己。如果胃内产生的胃酸过多,或者空腹吃药,损伤胃壁,胃开始消化自己,就会出现胃溃疡等疾病。
9、烧不坏的手帕
下个节目轮到小红同学表演了,她拿了一块既新又漂亮的花手帕,在一个盛着水的玻璃杯中浸了浸,取出之后挤了挤水,然后用铁钳夹住手帕一角,放到酒精上点燃。霎时间,全场灯光都熄灭了。只有点燃的火,在台上燃烧着。不一会儿火渐渐地灭了,台下的观众都在为这个漂亮的花手帕白白地被烧掉而感到可惜。它一定化为灰烬了。突然,场灯大亮,这个花手帕竟然完整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观众们也许能猜着吧!
答案
问题很简单。原来,玻璃杯中盛的是两份酒精和一份水,酒精的燃点很低,它很快地燃烧了,而且酒精的沸点只有78℃,水的沸点是100oC,所以,酒精很容易从手帕中挥发出来烧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帕上,保护着手帕。另外,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变成蒸气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汽带走了手帕上的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手帕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燃点。以上的两个因素保护了手帕的安全。
嘿嘿
看上去很简单,但要烧坏了几条手帕,才能达到此效果。
10、自动长毛的铝鸭子
找一张铝箔或用一张香烟盒里包装用的铝箔,把它折成鸭子状(注意有铝的一面向外)。
用毛笔蘸硝酸汞溶液,在铝鸭子周身涂刷一遍,或将铝鸭子浸在硝酸汞溶液中洗个澡,再用药水棉花或干净的布条把鸭子身上多余的药液吸掉。几分钟后,你会惊奇地看到鸭子身上竟长出了白茸茸的毛!更奇怪的是,用棉花把鸭子身上的毛擦掉之后,它又会重新长出新毛来。
铝鸭子为什么会长毛呢?长出的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变成氧化铝。通常的铝制品之所以能免遭氧化,是由于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外衣保护着。在铝箔的表面涂上硝酸汞溶液以后,硝酸汞穿过保护层,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液态金属——汞。汞能与铝结合成合金,俗称“铝汞齐”在铝汞齐表面的铝没有氧化铝保护膜的保护,很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铝。当铝汞齐表面的铝因氧化而减少时,铝箔上的铝会不断溶解进入铝汞齐,并继续在表面被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铝。最后使铝箔捏成的鸭子长满白毛。
11、墙上出汗
春天到了,小狗子同学家的屋墙用白灰刚刚粉刷一新,可是两天以后,小狗子好奇地指着墙问爸爸:“墙怎么汗了?”爸爸笑了笑把问题回答了。who能猜到小狗子爸爸是怎么回答的?
答案
小狗子的爸爸回答说:刷墙用的白灰是氢氧化钙,刷到墙上之后,又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和水,所以墙上所出的“汗”,就是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的结果。反应方程式请同学们写出来!
12、小木炭跳舞
亲爱的小TTMM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化学吧,那么你就自行动手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这个实验的题目叫小木炭跳舞。取一只试管,里面装入3一4克固体硝酸钾,然后用铁夹直立地固定在铁架上,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当固体的硝酸钾逐渐熔化后,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块,投入试管中,并继续加热。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块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跃起来,一会儿上下跳动,一会儿自身翻转,好似跳舞一样,并且发出灼热的红光,有趣极了。请你们欣赏一下小木炭优美的舞姿吧。你能回答小木炭为什么会跳舞吗?
答案
原来在小木炭刚放入试管时,试管中硝酸钾的温度较低,还没能使木炭燃烧起来,所以小木炭还在那静止地躺着。对试管继续加热后温度上升,使小木炭达到燃点,这时与硝酸钾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小木炭立刻燃烧发光。因为硝酸钾在高温下分解后放出氧来,这个氧立刻与小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个气体一下子就将小木炭顶了起来。木炭跳起之后,和下面的硝酸钾液体脱离接触,反应中断了,二氧化炭气体就不再发生,当小木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钾上面时,又发生反应,小木炭第二次跳起来。这样的循环往复,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跃起来。
注意
一定要注意用量!
13、石灰煮鸡蛋
南京小学的校舍需要重新维修,工人师傅往一堆石灰中倒入水发出吱吱的响声,好象开锅似的。慧清和艳丽两位同学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一边议论。慧清说:“看这个热乎劲,准能将鸡蛋烧熟。”艳丽说:“根本不可能。”她俩为了弄个明白,就从家里拿来一个鸡蛋,埋到正在冒气的石灰堆里,不大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鸡蛋爆炸了。她们看到这种情形,更加纳闷了,她们想来想去也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谁能给她俩解释一下?
答案
道理很简单。生石灰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加水后变成熟石灰,化学名称叫氢氧化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白灰。把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叫做“消化”这是一个放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鸡蛋煮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