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3-29 13:23
摘要:对话,不是师问生答,也不是生问师答,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看法的沟通,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民主而富有激情的讨论。师生对话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话能够体现民主、体现平等、体现和谐、体现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体现。对话需要良好的氛围、积极的心态、有趣的话题、合作的意识,而这一切都靠老师去培养、创造。
关键词:对话教学,师生对话,数学课堂
传统数学教学是“独白”式的教育,强调教师的教,它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张扬着个性和人性,更凸显着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民主而富有激情的讨论。对话需要良好的氛围、积极的心态、有趣的话题、合作的意识,而这一切都靠老师去培养、创造。
一、平等、合作、交流,是师生对话的源泉
创设一个认可、接纳的教学氛围,是师生对话之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接受的信息最多,学习效率最高,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最容易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如果在教学中创设一个平等、合作、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想法或看法能得到老师的认可、肯定,无论是对的或错的都能得到被老师接纳的感觉,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在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乐于表达自己的心声,课堂师生对话也就如小溪流水般自然、顺畅。
二、爱意、自主、创意,是师生对话的境界
1.让“爱意”充满课堂。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就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2.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它们都有四条边。”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
三、生活、应用、乐趣,是师生对话的归宿
要变“学数学”为“用数学”。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活力源泉”。由于学校刚刚组织学生为食堂搬运了一次煤饼,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利用学生般煤饼的情景,自编了一道例题:“20个煤饼,5个同学去搬,平均每个同学搬几个?”由于学生刚刚经历过搬煤饼的情景,感到这个题目很真实、很亲切,学习的兴趣很浓,也很快地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看到学生如此的表现,我接着又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利用搬煤饼的情景,自己编一道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自己解决呢?”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难道这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让对话走进数学课堂》.《福建教育》,2005年,第12A期。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刘存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