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三年可以“管理”癌症

逍遥学能  2017-02-27 20:24

日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的创业家思享汇上,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介绍了目前全球基因技术的前沿进展,以及技术进入对人们健康管理带来的改变。据了解,第一次邀请一家拟上市公司的创业家做客。去年,有着“生物版Google”之称的华大基因曾被曝拟在刚上市,纯姐打听到的情况是,华大基因目前已经决定将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整体打包在内地上市,高调参加深交所的活动,也从侧面反映出,华大基因在内地上市的鼓点已经愈加频密。关注股市的同学,可以好好留心一下这家公司的动态。

现在的癌症治疗有误区

在讲座一开始,汪建就说,自己的理想就是让人们生得优、病得少、活得长、死得快。在现场引来一阵笑声,他进一步解释在华大内部的“三大纪律”:第一,不能有出生缺陷,现在每30秒钟中国就有一个出生缺陷;第二,肿瘤关,今年是公布24%的人都死于肿瘤,第三,慢性病,45%的人最后死于心脑血管。“如果这三关过了,健康活到90岁基本没有问题。”他认为,如果把古代医学叫1.0,现代医学叫2.0,那么伴随着基因科学的进步,医学正在进入3.0的时代。

对于大家关心的癌症治疗,汪建透露,目前。我们国家癌症五年的治愈率是30%,前年公布是28%,这两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是总体的低存活率,让人们谈癌色变。但是在欧美国家,这一数据都超过了66%,中国的还不到欧美的一半。

目前的手术和放化疗治疗肿瘤的方案,用老百姓话说,手术就是杀死肿瘤,用放疗就是烧死肿瘤,用化学的方法就是毒死肿瘤。在把肿瘤搞死的时候,把人也搞死了,“两个同归于尽,这个方法是不可持续的。”汪建指出,如果用个体化的精准化疗方法,存活率可以提高很高;如果是用免疫学的方法,就更加好。

汪建举了最近华大处理的一个癌症个性化治疗的例子。几个月前,青岛有一个女病人,乳腺癌晚期,已经转移到肝脏、大脑、骨头病入膏肓。找到华大检测以后,发现有一个基因对准一个化合物,那个化合物是一个没有批准的上市药物,是叫阿斯利康的一家美国公司,正在做二期临床的药物,那个美国公司不肯拿出来去做临床治疗用。这个女病人的丈夫是个很厉害的化学家,他在家里就自己试图合成那个化合物。虽然合成的不怎么样,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那个“化学药”,准确说,应该叫化合物,掺到感冒冲剂里面给他夫人吃下去了。后来这个女病人的脑袋和肝脏的肿瘤都已经消失了,据说今年年初他们两个人就出国旅游去了。“我估计她现在还活着,所以这种精准治疗是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

当时,纯姐听到这里,也和看到这段的您一样,被惊呆了!心想,这样也可以!当然,这个属于非常特殊的案例,大部分癌症晚期患者是没有这种运气的,所以,还是希望基因科学技术能够更好,更快的应用到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上。

如果通过精准的基因检测的方法和免疫学治疗,癌症的五年存活率能提高到70%-80%。“肿瘤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就变成一个可以管理的慢性病了,这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汪建说自己个人很怕癌症,他提出了四项方法预防癌症:第一,情报准确,就是指预测、早测;第二,防御有力,要建立强大的免疫系统,要健康生活;第三,如果自己得了癌症的话,希望可以精准治疗,基因制导,精准打击;第四,建议大家早早地把自己免疫细胞存起来,不要得了癌症那天再去找干细胞去治疗自己。

汪建自己吃所有转基因食物

因为名字中带有“基因”,尽管所做研究大部分不涉及转基因,但在这个问题上,华大基因在一开始就站在风口浪尖。在演讲现场,汪建说,转基因食物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他坦然地说,自己吃所有的转基因食物。同时,表示自己并不反对在转基因上的不同的声音,也不反对非科学界人士对这个领域的关注。不过,他认为,纵观整个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基因的交流、融汇的过程。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一个转基因过程。

“比尔·盖茨前几天刚刚喝了从粪便回收提炼出来的循环水,说很好喝。我们所有的粪便排到自然中间再升华成为雨水,这不就是一个循环吗。”汪建以此解释,自己认为转基因油也不应该有任何争议,“它是一个纯油,你不管它前面转的是什么,它现在提炼出来的就是油。”

汪建举例:唐代的时候,中国就有一种菜叫做“茭白”,那种菜就是一个天然的菌转基因,全世界只有在中国的茭白,可以形成膨大物,炒肉丝很好吃;其他国家的茭白没有这个转基因,它形成不了这种膨大物,“茭白中国吃了1300年了,有谁出问题了吗?”

2014年年底,有一个报告称,中国转基因种植面积占世界的第六位。第一位美国,7000万公顷,换句话说,就超过了10亿亩,是中国所有的土地一半以上了;剩下几个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中国的好几倍,中国的转基因的种植面积和乌拉圭差不多。目前,转基因如今被各国提上了发展日程,如果我国再一次丢失这样的战略发展机会,那时候我们对不起我们的科学家,也对不起我们的国家。对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是科学家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不是应该在公众范围内争论的问题。

华大人才秘诀:“85后、90后是不能管的”

华大基因院长王俊,在入选《自然》杂志2012科学界十大人物时,年仅36岁。85后的李英睿,大二暑假进入华大基因做研究,一年后成为学科带头人,两年内成为国内鲜见的、以第一作者在《自然》上发表论文的本科生之一,如今已经是华大科技的CEO。年轻的人才,似乎特别容易在华大“冒尖”。

在华大,年轻的科研工作者遍地都是,怎么样和这群科研工作者打交道?汪建笑着说,85后、90后的人是不能管的,你只能“忽悠”他们。设计一个圈套,让他往里钻、往前走。换句话说,只能鼓励他们。

年轻人是如何在华大脱颖而出的?华大在做一个前所未有的前沿学科,它跟过去系统教育关系不是很大。在汪建的眼里,有这么几个因素是在前沿学科可以突破的:第一,这些孩子是充满着理想、激情和具有极强的自学能力的,他的本质素质非常好,而且希望成功,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第二,一个全新的学科,本来就没有老师,就没人可以教他们,所以可以自由自在发挥;第三,互联网时代,年轻人能在网上找到他需要的东西,能在网上找到他需要的朋友和帮助。“所以这些年轻人都一个个脱颖而出了,成为华大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

投资人说:资本市场给华大基因插上更好的翅膀

深圳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厉伟认为,华大基因就是生物界的Google,当数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应用前景是没有边界的,基因测序只是第一步,大数据的挖掘、应用,如果全部挖掘出来,会更加震惊世界。

“华大基因出于公益的梦想在从事一个造福类幸福的事业;同时,华大如今有相当一部分是作为商业机构存在的,商业做得成功,实际就更有利于造福人类的幸福。这两者实际是不矛盾的。”

去年,光启科学在香港借壳上市。光启科学到香港借壳上市,是因为国内的资本市场没有提供给光启、华大这种公司创造这个机会。如今,华大打算在内地上市,这意味着,华大坚定不移地在商业方面尊重商业规律,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来发展。

“到今天为止,华大已经是雄居一方的猛虎,站在山顶傲视着整个的现代生物界的群雄,如果有资本市场,华大就等于插上了一对翅膀,届时他将凌于空中,俯瞰整个大地。”厉伟指出,资本的推助,会让基因科学给人类带来的贡献,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贡献就会更大。华大的公益梦想、他的公益实践,甚至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我想会更强。“希望资本市场能够尽快的助力华大这类企业,尽快的让他们能够更多的来造福我们的国民和整个人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芒草可发电 一吨发电量同3桶原油
下一篇:我国水稻单产的飞跃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未来两三年可以“管理”癌症】相关文章
【未来两三年可以“管理”癌症】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