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高中新课程方案焦点问题

逍遥学能  2014-08-24 10:15

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公布,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普遍感慨新课程新颖之时,对如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保证打好学生的共同基础、如何理解新课程的选择性、如何理解模块的真正价值以及如何改变教学模式等问题十分关注。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参与新课程方案研制的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1.如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问:新的高中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不同的课程内容,那么,如何确保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刘兼(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教授):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人的个性“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面对个性趋于成熟、潜质不同、兴趣各异的高中学生要实现其全面发展,学校课程必须是基础的、多样的和可供选择的。为此,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从而实现普通高中教育“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新的高中课程由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组成。以语文、艺术为例:新的语文课程共有10个学分的必修内容,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不同系列的选修课程,以满足自身的学习兴趣与爱好,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综合的艺术课程标准,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等4个角度设计了“身体表达的艺术”、“舞蹈即兴表演”、“民族民间音乐”等16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从中选修6个模块,完成6个必修学分。每一科目内所提供的选修内容,总有一款适合你,如此丰富多彩、富有内在吸引力的选修课程,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选择的结果必将是既全面又富有个性。

按照新的课程方案,一个学生要想高中毕业至少需要修习144个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16个,约占144学分的80%。从这个百分比足以看出,新的高中课程方案的设计,为确保每一个高中毕业生获得良好的基础素养,实现高中教育“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所作的努力。

同时,在新的课程方案下,一个高中生只要上满高中三年的所有课时并通过相应课程的考试,可以获得约180个学分,这意味着学生在校三年可以自主选修达64个学分的课程。与现行高中课程相比,学校课程的选择性得到了大大提高,从而为学生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问:学生在拥有较大自主选择课程权利时,会不会过早地出现偏科现象?

刘兼: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和不断积淀,原有意义上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而青少年在校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世界各国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策略是,从“关注知识”到“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此,课程的设计者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方法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

实际上,新的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主要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8个方面,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任何一个领域的学习,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缺失将会导致发展上的“结构性缺损”。为此,方案中明确规定:“高中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近些年的高中教育,由于受高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过早地文理分班,使一部分高中生在2年左右的时间里不涉及有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而另一部分高中生则无缘探索自然科学现象;更不用说,有些学生可能连续1年、2年甚至3年的时间,没有正规的艺术教育和足够的体育运动。这样的教育对16至18岁的青少年意味着什么?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心理健康、精神世界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正是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新的高中课程力图改善的方面。

当然,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只是意味着向“理想的课程”迈出了一步,成为“决策者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要变为学校的现实,最重要的还在于高考的改革和各级管理者的决心与努力。

2.如何保证打好学生的共同基础?

问:打好学生的共同基础,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张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课程改革对基础性有了新的理解与定位:为学生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特别强调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当然,多样性、选择性是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的,这个共同基础是基本的、必要的,基础不能保证,选择也落实不了。只有保证基础的落实,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才不至于流于形式;而且多样性、选择性也是课程的基础性的内在要求。因此,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应该是一个整体。

应当指出的是,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的基础是有区别的。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龄发展特点的要求,义务教育的基础更强调所有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基础,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层次性和选择性相对较低。这并不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不重视学生的选择,而是说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多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适应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而高中阶段以义务教育的基础为基础,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方向,更强调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即个体发展的基础,因而其学习内容与水平应该是有区别的。如果泛泛学习所有学科,在所有学科上平均使用力量,则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基础。

而且,共同基础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须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创业意识等,也是基础,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础,尽管这些“基础”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

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是打破平均发展的传统模式,在保证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必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60%左右,大一统地让所有学生按同样的要求学习同样课程的平均发展模式正在消失。多样化的课程与学生的自由选择,不但有利于一般学生的发展,也特别有利于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较大的选择空间,使得这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选择更多自己喜欢的、水平更高的、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实践表明,多样化的课程与学生的自由选择,让资质、潜能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个体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不但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而且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只有在符合自己潜能、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才可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换言之,同样的课程对不同的学生是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齐头并进的课程要求,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过去的课程是所有学生学一样的课程,表面上看是追求全面发展,实际上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3.如何理解新课程的选择性?

问: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增强了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较大幅度地推进了高中课程的多样化进程。那么,高中新课程的选课和过去的选课有什么不同?

崔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6年的高中课程计划,将大多数学科都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但所选择的是是否学这门学科,而不是在学科内选择学什么内容。而新课程所有学科内部都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这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学科内的所有模块都可以选修;另一种情况是设置部分模块为必修模块,其他模块则为选修模块。这就意味着学生拥有两种选择权:其一,在获得该科目的最低学分后选择最高学分;其二,即便要获得同样的学分,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不是将选修课的学分硬性配置到各具体学科,而是只规定选修学分的数量。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这些学分配置到同一领域甚至同一学科,也可以自由配置到多个领域或多个学科,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选课的灵活性与自由度。毫无疑问,与原有课程方案相比,这是新课程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的一大进步。

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可供不同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这种设计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课程都具有灵活性,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4.强调选择会不会降低教学质量?

问: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最大特点是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有人担心,强调选择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相对于原来的课时,新课程所规定的必修学分都比较少,比如:语文、数学必修学分为10个,每周5课时,只开一学年,这样总课时数少于原来的,是否会削弱学生的基础?

石鸥(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主任、教授):学生只有在自己具有潜能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感兴趣的领域里学习,才能保证真正的质量。同样的课程对不同的学生,是很难保证真正的质量的。因此,选择性不但不会降低质量,反而更有利于质量的真正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强调平均发展,但强调选择,这就创造了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从理论上看,质量不是靠实施统一课程来提高的,而是通过设置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展的课程来实现的。一种好的课程结构应该是让所有学生在所有方面都有可能得到好的发展,如果硬让不同的学生学同样的课程,并且达到同样的要求,必然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平庸。一般来说,课程越是有所选择,越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其次,从实践来看,学生的必修学分只是116分,而他们的毕业学分是144分,也就是说,学生要毕业、要升大学,就还要获得更多的学分,只是不同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科目上获得这些学分。表面上看,学生只学了10学分的语文、数学,比以前要少,但这只是底线,是起码的要求,对数学或语文感兴趣、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数学和语文,可以在10学分必修的基础上,再学5学分、10学分甚至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质量不但不会降低,反而能够提高。

为规范学校对选修课程II的研制,新课程规定在28个(最低)选修学分中必须至少包括6个选修课程II的学分,这意味着学校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开出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新课程方案同时规定:“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这样,选修课不再徒有其名,而是有规范、有质量的,体现了选修课与必修课同等重要的理念。

5.如何理解模块的真正价值?

问: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实践,都与模块的设置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模块,高中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无法真正实现,也难以得到落实。那么,为什么要设置模块?如何理解模块的真正价值?

郭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模块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实现课程的多样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只有课程多样化,才可能实现选择。如果只有一门课程或虽然有十几门课程,但都是必须要学的内容,就谈不到选择。例如,要求每个人必学数学这门学科,从内容到要达到的程度,都只有一个标准,学生无法作出自己的选择。现在的数学除了5个必修模块之外,还有若干个模块及专题。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多样化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及兴趣自主进行选择。这是模块的价值之一。

从模块内容的组织来看,模块能够把确定的、稳定的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科技进步整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而模块组织内容的方式,也为师生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开放了空间,也为学校开发自己的模块课程,实现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模块的价值之二。

从教学组织来看,模块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也能够相对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从而保证学生集中有效地学习。模块是构成高中新课程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把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都整合到相对一致的学时单位,即每个模块为36学时(艺术、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每个模块为18课时)。对学校而言,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可以开设不同模块,而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某个时间段内选择自己所学科目,这样就为学生选课创造了条件。同时,新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将每学期分为两段安排课程,每段为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如果每个模块按每周4学时安排,在9周时间内则刚好完成36学时1个模块的教学。这样,在每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一个学生可以并行学习8个科目,其中包括音乐、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与原来的教学安排相比,学生的并学科目减少了,而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则相对集中,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是模块的价值之三。

问:模块与过去的知识单元有哪些不同?

郭华:从综合性与相对独立性来看,过去的单元更强调知识的前后联系与纵向延伸,每一个单元是整个学科知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综合性及相对独立性较差。而模块则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更强的独立性,例如: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要求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从而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每一模块也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有利于教学实施。从设计类型及相互关系来看,单元主要以知识的逻辑联系为纽带加以线性组织,单元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必须前后依次展开;而模块设计则有多种类型,既有前后递进、学科逻辑较强的设计,如模块A为模块B的基础;也有并列关系设计,如模块A与模块B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可以先学模块A也可以先学模块B,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先学习的模块内容。

6.如何改变教学模式?

问:如何通过高中课程改革,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课程功能、结构的改变,使学生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必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使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课,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份适合自己的课程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发现不适应,还可以重新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实现自我成长。

学生灵活地在规模、结构不同的学生群体中流动,选择不同的教师,选择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所有这些都发展了他们的自我认识,给予他们机会来实践继续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所需要的重要的技能。学生在选择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感受成功的滋味,体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就是重视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

另外,新课程将打破过去单一灌输型的教学,突出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创建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将“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纳入高中教学当中,这种迥异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将使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值得强调的是,要处理好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是不要接受性学习。事实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是相辅相成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式,要进行认真的探索。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高质量的互动,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可以预见,这个课程方案的实施,将使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实现一次新的历史性的跨越,它将使广大高中学生开始走上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宽广的领地。

《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25日第1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学好高中生物
下一篇:高考生物备考:生物复习中的关键点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追问高中新课程方案焦点问题】相关文章
【追问高中新课程方案焦点问题】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