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角色同在

逍遥学能  2013-09-07 23:52

1、责任的含义:一个人应当做的和不应当做的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的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33、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①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②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4、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重要意义?
表现: (1)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2)约定守时;(3)信守诚信;(4)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5、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6、6、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同时也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7、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①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
反顾地承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②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 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4、如何才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①要胸怀天下,关爱社会,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②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③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5、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6、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①信守承诺;②勇担过错;③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④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为什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⑴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持续多长时间?
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号”能劈波斩浪,高歌向前,靠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6、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根据是什么?其具体内容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1)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具体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9、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0、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是什么?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13、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⑴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⑵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1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什么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15、我国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6、我们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自觉履行这一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17.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其含义是什么?
(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这一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
(2)“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8、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对于我们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有何重要意义?
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9、我国政府针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四个绝不”政策是什么?
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主要有哪些?
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②中国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我国应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要开放。
(2)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必须打开国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⑷要坚持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我国人口现状是怎样的?
①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②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5.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越慢。同时,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还会增加就业困难,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6.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制定了哪一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9.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什么?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 于环境的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然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益加剧,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10.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
① 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③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坏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11.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形势严峻。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要求有哪些?
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3.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14.我国生态文明的要求是怎样的?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5.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发展?
(1)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科技发展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当今世界,科技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16.我们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只有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17.应如何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科技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实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特点、地位、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有什么影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深刻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2.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了。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
4.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哪些传统美德?
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概、社会理想等等。
5.我们该如何传承传统美德?
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继承和发扬内容、形式不断变化的传统美德。
6.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7.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8.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得到发展,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9.新时期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0.在新时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添了哪些新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都大大增强。这些精神素质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蕴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11.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复习纲要(2)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1.我国人民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们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监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利最大。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有哪些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4.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5.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依法行政有什么重大意义?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7.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8.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生活中的哪些根本问题?
① 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② 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9.宪法和普通法律在内容上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10.我国颁布过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1)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
(2)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经做过四次修订。
(3)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11.为什么说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12.宪法和普通法律是什么关系?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 “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②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13.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这么做的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1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5.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16.公民应如何行使建议、监督权?
公民要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的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17.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
公民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等等。
18.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证明材料。
(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9.国家安全包含哪些内容?国家安全与我们个人有什么关系?
(1)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
“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1)内容: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1)含义:国有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2)地位: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1)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2)地位: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3)作用: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各是什么?
(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的确立是由什么决定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什么?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为什么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2) 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0.怎样才能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在我们的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2)作为个人,我们应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1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人们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2.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包括哪些内容?
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关注日常的消费和理财。
13.中学生应怎样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1)适当了解一些关于银行、债券、股票等方面的理财知识。
(2)在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在消费前,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做到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适度的消费,提倡节俭。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建设指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什么是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为什么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儿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6.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有什么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7.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通过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的“创三优”活动,涌现出一批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在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中,通过“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涌现出一批创建文明城镇的典型和文明村镇示范点。
8.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9.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0.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怎样从细微处做起?
(1)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2)社区(街道或乡村)不仅是我们的居住地,而且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弘扬社会文明的大学校。文明的社区要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3)社会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一起行动起来,参与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璀璨夺目。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是什么关系?
(1)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2)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⑶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5.我国的小康还存在什么不足?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社会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⑤对外更加开放)
7.我们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们应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话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8.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9.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②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我们既是和谐社会这首优美交响乐的享受着,更是演奏者。
10.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艰苦奋斗?
(1) 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2)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经历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1.艰苦奋斗精神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1)艰苦奋斗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
(2)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如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等。
12.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集中表现为什么?
艰苦奋斗在新时期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13.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为什么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1)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2) 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改造世界的工程也就越艰巨。可见,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
(3)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4)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1.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
(1) 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
(2) 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内在激励和前进的动力。
(3) 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3.为了实现理想,我们该做些什么?
(1)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规划要尽可能长远,规划还要尽可能具体,可以按时间远近、重要程度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
(2)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3)实现理想,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需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需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4.学习压力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5.学习为什么需要适度压力?
学习如果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因此,学习需要适度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6.我们应该如何缓解压力?
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7.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① 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到学习压力是正常的。
② 学习压力对我们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要发挥学习压力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
③ 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要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④要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学习兴趣,缓解学习压力,增强学习动力。
8.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焦虑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1)原因: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等等。
(2)影响: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我们在考试中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9.我们该如何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1) 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2) 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3) 要增强自身实力。
10.我们怎样做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1)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的选择。
(2)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⑶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这样,才能作出最佳选择。
11.学会自主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①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②或者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③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
12.为什么说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所以,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为什么要具备创新精神?
(1)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2)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14.为什么我们需要具备团队精神?
①只有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②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15.我们应如何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16.终身学习对社会、对个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①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②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③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④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7.终身学习对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
(1)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第12课 《美好人生我选择》教案
下一篇: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责任与角色同在】相关文章
【责任与角色同在】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