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第一

逍遥学能  2013-08-15 16:00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③ 第四单元 第二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课时跟踪检测
(限时: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是因为(  )
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B.物质循环具有单向性
C.能量流动具有循环性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解析:温室气体CO2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即具有物质循环的全球性特点,所以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答案:A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群落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靠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间相互作用,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答案:C
3.(2014•西安质检)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解析: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共生关系。植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发生,没有体现自我调节能力。耕地上出现小灌木林是群落演替。只有B选项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B
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
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解析:由图示可知,D为生产者,A、B、E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C为大气中的CO2,所以碳元素由D传到A和F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所以图中只有D→A→B→E一条食物链;因为F为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环节,所以与B之间不存在竞争或捕食关系。
答案:B
5.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解析: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主要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来完成;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所引起的,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对大气中CO2的浓度改变不会有很大影响;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属于自养型,消费者、分解者都为异养型;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不循环的,故题图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答案:B
6.研究某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假设是唯一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状况,可先把藻类从已知水体中过滤出来,测定藻类的生物量,并据此推算出该生态系统中藻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在光照强度适宜时,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
B.藻类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比例与水域深度无关
C.藻类固定太阳能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物质循环发生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取决于藻类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光照强度适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但不能提高能量流动的传递效率。海水深度不同,能透过海水的光的波长不同,分布的藻类不同。藻类固定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开始,同时也把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
答案:D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为:甲(2.50×107kJ•m-2)、乙(13.30×107kJ•m-2)、丙(10.80×107kJ•m-2)、丁(0.28×107kJ•m-2)、戊(250.00×107kJ•m-2),则乙与丙一定是捕食关系
B.增加物种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当食草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后,植物之间的竞争强度将加剧
D.人为因素导致生物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
解析:种群丙与种群乙能量的比值为10.80/13.30×100%=81%,由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0%~20%可知,丙和乙不能构成两个相邻的营养级,不一定是捕食关系;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越弱;当食草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以后,植物的种群密度增大,竞争加剧;动物可以乘坐人类的交通工具漂洋过海,因此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
答案:A
8.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解析:从已给出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来看,②显然是生态系统的成分,再进一步分析可得答案C。
答案:C
9.(2014•盐城质检)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X1、X2、X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解析:X1过程为光合作用,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完成,少数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完成光合作用;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应大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生产者、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答案:C
1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
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因为该图表示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情况,所以M应表示光能和CO2等无机物,N表示生产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散失的热能和CO2,P表示由分解者分解释放的热能和CO2。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秃鹫属于分解者。蚊子属于寄生生物,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要小于10%。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答案:D
11.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解析:因为研究对象为碳循环,所以要考虑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只有生产者才能吸收二氧化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要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为生产者,b为分解者,f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答案:B
12.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
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解析: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体现的是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而未体现生物种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6分)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图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14.(18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Ⅱ.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组别假设操作步骤预测结果结论
1通过花的味道识别
2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1)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
(2)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跳舞是蜜蜂的一种行为,属于行为信息。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1)花的味道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2)第2组是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的,因此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味道,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3)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4)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上的蜜蜂的数目。
答案:Ⅰ.(1)行为信息 (2)捕食和种间互助 调节种间关系 Ⅱ.(1)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2)将白纸染成花儿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儿不同 (3)“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的数目
15.(18分)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某地4种生物的资料以研究环境污染对当地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生 物 种 类风险商数(RQ)
铅(Pb)汞(Hg)
A某种小乔木0.550.75
B某种植食动物0.841.36
C某种大型真菌0.480.91
D某种肉食动物1.352.05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封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须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的_______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D每增重10 kg至少消耗A________kg。
(3)用表中字母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4)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_____________越高,生物体内铅、汞的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中具有富集作用。
(5)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需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某一种生物的RQ是污染物的摄入剂量与临界水平的比率。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风险,RQ≥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请运用表中RQ值预测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后者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若D每增重10 kg,则至少消耗A的量=10÷(1/5)2=250(kg)。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中具有富集作用,因而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铅、汞的浓度也越高。
答案:(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能量输入(供应)
(2)有机物 250 (3)见右图 (4)营养级
(5)铅、汞对4种生物生存的影响:D内两种污染物的RQ>1,B内汞的RQ>1,铅、汞会威胁这些生物的生存,且汞的威胁更为严重;A和C生物的RQ<1,A和C的生存不会受到此两种污染物的威胁。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若D和B死亡,低营养级的生物数目将会增加,而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会被破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4届高考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第一轮复习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4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限时规范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4届高考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第一】相关文章
【2014届高考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与稳定性第一】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