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克里斯蒂安和他的“大历史”

逍遥学能  2013-07-05 10:48

“大历史”:我的初印象

“大历史”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一个新领域,它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于澳大利亚和美国,随后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地。它指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究过去,即从长时段(人类的时段、生命的时段、地球的时段以及宇宙的时段)和跨学科两方面的宏大视角来探究一切事物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历史。

笔者接触“大历史”是从其缔造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的《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开始的。

初读《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第一个驻留点一定会停留在扉页上,一页上只引《金刚经》最后一个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用说,这应该是作者写作的心境或写作的宗旨。先不急着猜想,也只有看完全书后,才有资格评判:这个美国人的境界到底是空?是有?是非空非有?是亦空亦有?或不住于相,如如不动?

接下来则是美国著名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为此书写的序,他除了照例称赞克里斯蒂安的这本《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写得好之外,居然还说此书的写法是“20世纪一项学术创新”。并与牛顿、达尔文相提并论。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此书的写法究竟和别的历史读物有何不同呢?还是一头雾水,接着向下看。

于是发现与众多写大历史的人不同之处:大卫?克里斯蒂安这本书揉物理学、天体物理、生物学、历史学、地理学为一体,从宇宙大爆炸起笔,写过星系的创生,写过第一代恒星的灭亡、重元素的增加,最后写到我们这个星系、太阳系乃至地球的创生。然后是生命出现、进化、爆发的漫长岁月,在几百万年前,灵长类开始变的与众不同,在采集、狩猎中创立了语言和社会,最后在1万年前创立了文明,在200年前发明了现代工业,一步步走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写到这里,历史总该结束了吧!但作者毫无收笔之意,结合技术爆炸、人口危机对近未来做了预测;利用地理和天文学知识写了几万年乃至几亿年的未来历史背景,最后再回到物理学,为这个宇宙的终结写了一个宏大而苍凉的结束。

在这样一个大手笔著就的“大历史”面前,我们史学家黄仁宇的大历史,有点小的可怜。但回过头来,发现不对呀!在书中,我怎么没发现一点历史的影子呀,就算那2部300多页专论世界历史的篇幅,大卫?克里斯蒂安基本上也是全球文化史的讲法,他更关心的是农业、水利、贸易、人口之类的问题,至于王朝兴衰、政权更迭等通常意义上的历史,则被大把略去。你要是想通过阅读本书,而对世界历史获得一个哪怕是极为粗线条的框架,也是不可能的!难道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本就是大而化之?大而无当?

“大历史”:作者如是说!

在《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中,大卫?克里斯蒂安总结了反对“大历史”的4种意见,并且做出了回应。

“第一种意见在专业历史学家中尤为普遍。他们认为从大范围来看待历史,历史必然会显得干瘪。它肯定会丧失细节、结构、特性以及实质,而终将一无所获。”

对此,大卫?克里斯蒂安回应是乐观的。在大的时间跨度下,我们以往熟悉的主体消失了,但是新的、更为重要的主体进入了视线。这些主体只会丰富历史学科。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以往的时段是神圣的。细节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细节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所提出的问题。相反,史学家对“大历史”的反对,恰恰说明了现存历史教学与写作惯例是惰性的。

“第二种反对意见可能是说历史学家若要撰写大历史,就必须超出历史学家的范畴。”

对此,大卫?克里斯蒂安坦诚的承认了这种风险。因为作者需要依靠二手材料和其他的综合研究,这样就难免产生错误和误解。但他也强调,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理解人类历史的特征之前,听听其他学科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有益的。事实上,过于关注学科界限,只会掩盖不同学科之间的智力合作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尽管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精细,学科之间壁垒森严,但是依然有人在呼吁学科之间的合作、提倡知识整合统一。

“第三种反对意见是指大历史编造一种新的‘宏大叙事’,而我们所知道的宏大叙事都是无用的,甚至是危险的。”

大卫?克里斯蒂安在承认这种指责在某种程度上正确的,并回应,史学家回避这种大型叙事的话,就是在采取一种错误的行为,事实上,人们会寻求大故事。因为这种故事能够提供意义。宏大叙事依然存在,依然强大有力,依然有效。我们可以驯服它们,但不能根除它们。

“第四种反对意见……从如此庞大的角度来叙述是否会夸大事实呢?”

大卫?克里斯蒂安指出,我们今天所讲述的许多故事在几个世纪之后就会显得天真可笑。我们永远不能以对错来判断它们,我们无法对现实作出完美的描述,但是可行的描述是不可或缺的。现代创世神话就是依据现代知识、为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而创造出来的。它从21世纪早期的视角出发,提供一种关于原统一性叙述。

“大历史”:只属于未来?

有国外学者指出,大历史属于未来,所以很难被当今的专家学者认真看待。中国学者对大历史还是表现出了谨慎的信心。笔者感觉对于“大历史”这种史观,没有必要这样审慎,最差是让它炒作一回,这个时代这样的事情多之不多呀!但其可能产生的功用却可能是惊人的。

第一个可能:“大历史”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如,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习惯认为进步是人类历史的基本特征,因为这是只取人类5000年历史的考察,如果从更大的时段来考察增长问题,我们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增长远非人类的常态,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狩猎──采集社会的历史。狩猎、采集才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活动,国家、文明、经济活动都不是自然的。

第二个可能:“大历史”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传统史学强调个体和行动者,习惯于把人视为自治的、独立的“自我”。“大历史”把人类重新安置到生态区、地球上、宇宙中,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坐标,来判定自己的位置。在这种宏大的视角下,“人”就消失在历史中了。这无疑是对传统史学偏狭视角的补充。

第三个可能:“大历史”有利于一个统一哲学的形成。我们离最后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建立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了。我们知道,没有哲学指导下的人类发展是可怕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哲学是建立于当时的科学完整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这个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几乎丧失了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哲学的信心,霍金的“大一统理论”一度成为笑柄,但随着《时间简史》的成功,它不也成了理所当然吗?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再相信一下“大历史”的理论呢?最后,我们再为下面的一句话而感动一下吧:

大历史的核心目标是统合全部历史学科以获取新知,以帮助深陷支离破碎、迷失了方向的现代人提供一个“普遍坐标”。

作者简介:凌广杰,山东省高密市向阳中学历史老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从赫鲁晓夫改革说开去
下一篇:汉堡王──克罗克(Ray Krok)(1902-1984)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大卫·克里斯蒂安和他的“大历史”】相关文章
【大卫·克里斯蒂安和他的“大历史”】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