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6-16 16:59
[归纳小结]
关
键
信
息围绕一个核心外交关系的突破
明确三条线索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
主
旨
提
炼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2.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成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3.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堂演练]
1.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赞同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批第三世界国家支持的结果,非洲国家大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所以温总理称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
答案:D
2.下面的漫画“乒乓外交”反映了( )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美关系的对抗
C.中美关系的破裂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周恩总理代表中国正与美国比较默契地打乒乓球,反映了中美关系的缓和,A项正确;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周恩总理已经去世,故D项不正确。
答案:A
3.下列能反映中美建交之初两国高层交往的是( )
A.周恩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B.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C.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会晤
D.江泽民会见美国总统克林顿
解析: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随后访问美国。A、B所示事件发生在中美建交前,D所示事件发生时,中美早已经建立外交关系了。
答案:C
4.(2011•合肥模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如果尼克松先生透露他要去月球,也许不会在公众中引起这样大的反响。这简直超出任何想象。”中美关系缓和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B.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C.遏止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发展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因此B项不属于尼克松访华的影响。
答案:B
5.下列材料:
材料1 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如果给予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
——1958年12月4日杜勒斯
在加利福尼亚州商会的演说
材料2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机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2月18日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1中,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2)材料2同材料1比较,美国对华政策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围绕中美关系选取材料。第(1)问据材料1分析美国孤立中国。第(2)问关键要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1)材料1中,美国对中国采取孤立中国,不承认中国的政策。
(2)材料2表明美国积极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根本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
一、(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解析:“无知”、“好战”、“狡诈”、“危险”是敌对意识用语,“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是友好关系用语。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转变是中美关系缓和并逐步走向正常化的结果。
答案:B
2.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破冰”是指( )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开始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解析:“冰”指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破冰”指美国改变对华敌视政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应该选B。
答案:B
3.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理解材料的主旨是“和谐”。①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加强了亚非人民的团结,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性质国家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缓和。故①②③都符合题意。
答案:D
4.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解析:联系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重大事件: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等,就可以做出准确判断。
答案:D
5.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条件有( )
①联合国组织机构的变化 ②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两极格局的终结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③
答案:B
6.第26联合国大会上26个非洲国家赞成“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毛泽东主席曾诙谐地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这说明( )
①中非休戚与共、相互同情、相互支持 ②中国受到非洲国家的尊重 ③中国和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 ④非洲的发展要依赖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非洲的发展要依赖中国”说法不正确,排除含④的选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非洲人民的支持,这说明了中非同属发展中国家,相互同情、相互支持,也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受到了非洲国家的尊重。
答案:A
7.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指中美两国政府结束对抗局面,其标志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A项和B项为C项作了铺垫,D项是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后的事。
答案:C
8.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的兴起及友好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通过大会表决的方式实现的,第三世界国家起了重要作用。
答案:B
9.促使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解析: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教材中对这一事件发生过程及主要原因作了叙述。教材中并没有具体说明美国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这就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自己提炼出这种认识。
答案:D
10.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解析:中美关系的缓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此后,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
答案:C
二、非(20分)
11.观察下列三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
请回答:
(1)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6分)
(2)分析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10分)
(3)直接促成图三历史场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解析:本题围绕中日关系选择图片。第(1)问结合三幅图的时间、地点判定历史事件。第(2)问结合教材分析图一、图二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第(3)问直接促成图三历史场景的原因要从中美关系正常化入手。
答案:(1)图一——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图二——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图三——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2)原因:图一——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且对华战争蓄谋已久。图二——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相互支援、同仇敌忾。
(3)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国内舆论和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