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3

逍遥学能  2013-06-08 18:48


第十三 神圣的使命
教材分析
【标内容】
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美德。
★ 知识
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懂得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
【教材内容要点】
★ 理想之光,照亮征程
★ 艰苦奋斗,实现理想。
★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教材结构分析】
★ 导语
导语说明了理想与人生、社会发展密切相联。共三个层次,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本的主要内容,点明本的目标。
首先,说明理想对人生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其次,说明个人理想必须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结合。最后,引导学生从现在、从实干开始,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 情景再现
本栏目包括一个引言和三个目。
引言从儿时的梦入手,引入“理想”这个主题。
三个目分别是“理想之光,照亮征程”、“艰苦奋斗,实现理想”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第一目:“理想之光,照亮征程”,讲述理想的含义、分类和作用,指出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有机结合起。第二目:“艰苦奋斗 实现理想”,说明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第三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说明无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青年学生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历史使命,报效祖国。
第一目:“理想之光 照亮征程”含二个◎。
第一个◎通过主题班会和典型事例,说明理想的含义、分类和作用。
第二个◎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理想必须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一致,使学生知道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指点迷津”点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第二目“艰苦奋斗 实现理想”含二个◎。
第一个◎说明人类社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第二个◎指出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新时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指点迷津”:指出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含二个◎。
第一个◎告诉学生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无数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地奉献社会,推动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第二个◎引导学生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树立远大志向,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报效祖国。
“指点迷津”:引用马克思的话,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
★ 阅读与活动
阅览人生
通过欣赏《让青春之歌更嘹亮》一,使学生认识到: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化知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担当起历史赋予青年人的责任。
感悟名言
第一段名言,告诉学生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后三段名言,从不同角度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活动体验
通过“昨天、今天、明天”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回顾祖国百年的沧桑巨变,畅想未,描绘祖国美好前景,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使命感。
★ 点睛之笔
呈现根据程标准内容要求和教学目标应掌握的最重要内容和观点,帮助师生把握本的学习目标:知道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懂得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树立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
(一)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是本的教学难点。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的难度较大。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中要分层次加以引导。首先,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指它的高级阶段。其次,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最后,指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也要树立共同理想,立志成才,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本的教学重难点。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是本标的重要内容。同时,艰苦奋斗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前,不少学生对艰苦奋斗存在模糊、片面的认识。由于生活条的改善和提高,品质磨练的机会较少,因此真正把艰苦奋斗精神落实在行动中对学生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教师应以现实、生动的事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让学生就艰苦奋斗精神进行故事交流,教师不失时机地多角度分析总结,为全面理解艰苦奋斗精神打好基础;其次,用多媒体影像资料集中对某一事例透彻地深入分析,直观且深刻地总结出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再次,可让学生前收集资料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从建国、兴业、成才三个角度透析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指导学生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是本的教学重点。
学生即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将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也只有如此,才能胜任时代赋予的责任,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赋予当代青年崇高使命,也为青年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成才条。在确定成才目标时,首先,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正确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这是选择成才目标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建议
建议用四时完成本。
第一目“理想之光,照亮征程”用两时完成;第二目“艰苦奋斗,实现理想” 用一时完成;第三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用一时完成。
四时的整体设计思路:
第一时: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上)——学生懂得理想的含义、分类以及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大作用。
第二时: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下)——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第三时:艰苦奋斗,实现理想——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艰苦奋斗,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实现共同理想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第四时:立志成才,报效祖国——青年学生应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树立远大志向,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为推动民族复兴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一时 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
★能力
通过学习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
知道理想的含义,了解祟高理想的作用。
【教学重点】
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大作用。
【前准备】
学生准备“我的理想”发言稿(要求要真实)。搜集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导入:猜猜他是谁?
教师:讲述三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大屏幕上每显示一则材料,请同学们说出故事中的主人翁是谁?(也可以提前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配乐朗读。)
多媒体依次显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的理想。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1/3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非常单薄。他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不谈全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教师:请问这位少年是谁?
学生:毛泽东。
材料二: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堂上顿时寂铃无声。听了片刻,一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
教师:请问这位少年是谁?
学生:周恩。
材料三:歌德巴赫猜想一直被看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200多年前,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却都没有成功。有位中国少年上中学就暗暗立志摘取这颗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他拼命积累知识、奋力算葬难题,草稿纸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的合力,移动了数学群,摘取了数学王冠上这一璀璨的明珠,发明了以他的姓氏为名的定理。
教师:请问这位少年是谁?
学生:陈景润。
教师:听完这几则名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发言:略。(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当今世界已步人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必将被社会洪流无情淘汰,更谈不上在21世纪立足。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今天有像他们一样有理想和抱负……)
教师:三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启迪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我们今天读书是为了什么?明天工作又是为什么?人为什么会有理想?什么是理想?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理想?在此,我也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呢?每个人心中肯定对未都有一幅美好的蓝图。
引人本题:理想之光,照亮征程
为了讨论这个题目,教师可设计四个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一:说一说“我的理想”
教师:小时候,总有许多美丽的梦想:遨游太空,探索海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梦想生根发芽,绽放为具有神奇力量的理想之花。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理想吗?人能不能没有理想?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人不能没有理想。因为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们在活动之前总是要根据已知的事实.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出准备实施的理想蓝图,确定自己的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同学们在这里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所以,人活在世上,当然不可能毫无目标,总会有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因此,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下面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说一说你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
学生发言示例: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计算机程序员,编制出更多更好的软,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作为未时代的主人,每个人时自己的未娜充沟了憧憬。但理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今天的努力上,因此,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已所立下的志向。把握机会.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成功人士,一个新世纪的白领,一个可以自力更生的人,并在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取得一番成绩,还有就是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也让为我日夜操劳这么多年的父母在幸福祥和中安度晚年。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我将修建一座世界上最高、最先进的摩天大楼,人们可以在里面随意地玩,还可以在里面学习和工作.还可以在里面锻炼身体……,如果想要上下楼或出去,不用想着走楼梯,因为在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楼梯,人们可以用时空隧道,这很省时间啊!
北京成功地申办了第29届奥运会,我要做一名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和计算机,做一名合格的21世纪的人才。
教师:听了同学们的理想,我感到非常欣慰。在此,我祝愿大家的理想都能成为现实。那么什么是理想?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第一个◎的内容。
教师说明:理想是还没有实现的东西,是对未的美好憧憬和希望,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一个人没有理想,就好似舵手缺了罗盘,只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迷惘。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理想的含义做进一步讲解(参看教学参考资料一)。
教师过渡:理想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照亮着人生前进的路程,没有理想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而我们的学生正处在树立理想,明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他们非常渴望通过自身的奋斗和追求,实现其人身价值。既然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的追求、希望和向往,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判断下列几组说法是否属于理想?多媒体显示:
A.全中国人民都希望早日达到全面小康生活水平。
B.李明向往从事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并立志做出毕生的贡献。
C.多么希望青少年都成为爱祖国、宁纪律、佳札貌、有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一代
D.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学生作答,教师归纳:上述说法都属于理想。因为它们都是一种奋斗目标,都是对未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理想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活动二:做一做“理想连线.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第一个◎的第一个◆。
教师讲解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含义。
学生完成关于理想的连线:小新一一道德理想.小雅—职业理想,小华一一生活理想.小英—社会理想。
教师过渡:理想既然于现实,又是比现实更高近、更美好的目标,说明理想既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的,而是对现实的反映。
教师:根据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的道理,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20世纪70年代人们理想中的家庭生活条是四大: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而要看上电视,用上洗衣机、电冰箱、装上电话是不敢想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生: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条下的产物。
教师:对。同学们再思考第二个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冰箱、彩电、电脑等高档商品进人寻常百姓之家,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理想要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
教师说明:总之,这两个问题集中说明了一点:理想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对人生或对社会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活动三:演一演“总有一天.红旗会插遍全世界“
教师: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人。”
教师:夏明翰为什么有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临死之前.面对敌人的淫威,不但没有丝毫畏惧,还能镇定自若地写诗抒发自己对革命的坚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因此,一个人,一旦树立了正确的、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教师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第一个◎第二个◆的楷体字并完成相关内容。
教师:在历史上,有无数的像李大钊、方志敏、夏明翰一样的志士仁人,还有无数的革命家、科学家,他们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反抗黑暗、抵制外侮、改良政治、改革社会、发展科技、振兴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见,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教师:任何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从1岁到101岁都可以为自己绘制一张未的蓝图,因此理想并不专属于青年人,但对青年人说,尤为重要。因为青年人对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愿望,青年时代树立了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就会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革命前辈李大钊同志曾这样讲过:“青年啊,你们临开始行动之前,应该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目的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
解放战争时,“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理想,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想,都起到了号召人们同心同德,为之努力奋斗的作用。这些事例说明崇高理想对社会的巨大作用。
教师:同学们,当你在深夜挑灯夜读时,想想你的理想,你会觉得有无限动力:当你遇到难题时,想想你的理想,你会觉得它只不过是海上小小的礁石.当你早晨准备踏上征途时,想想你的理想,你会觉得它像晨光一样光明!你喜欢哪些有关理想的格言,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也可选用感悟名言的内容。)
★活动四:说一说“我最喜欢的理想格言“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一一-谢觉哉
把理想、信念和爱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时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幸福。一一-贝多芬
理怒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可以点燃人们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 一一-高尔基
过去属于死神,未属于自己。 一一-雪莱
理想的琴键,只有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好而动听的乐。
一一-居里夫人
教师小结:
理想,理想,不灭的灯,照耀我们前进的方向,照亮我们奋斗的脚印。理想,理想,人类进步的动轮,它曾带出多少仁人志士.曾写下多少壮美的诗篇。我们的生活需要理想,但我们不能躺在理想中生活,而要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我们将会是滚滚硝烟里驱马奔驰的勇士.将会是崇峻岭中冒着风雨前进的攀登者,将会是惊涛骇浪中手持红旗的弄潮儿。
第二时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能力
通过对人类追求理想道路的分析,培养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知识
知道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中央电视合大型献纪录片《永远的丰碑》:“甘将热血沃中华.一一-赵一曼。
没有条的学校也可以由教师向学生讲出这段感人的故事.
“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赵一曼是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1905年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受被派往东湘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她能能式,机智过人。为了启发工人、妇女觉悟,她不时创作一些艺作品在地下刊物上发表。在一首《滨江述怀》的诗中抒发了她坚定的抗日意志:“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间。她协助团长指挥作战,与敌激战,连续打退敌军6次进攻。团长让赵一曼带领部队突围。赵一曼果断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将部队带出去,我掩护!”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利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遇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为了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在医院里,她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争取看护和看守人员。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和看守帮助下逃出医院。6月30日晨,被追敌再度捉捕,受到更加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31岁。
为纪念她,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一曼大街。朱德、宋庆龄、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她题了词。
教师:赵一曼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什么?从她身上你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略。(学习她为追求真理不惜牺牲生命的高贵品质:学习她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我们应该树立崇高理想,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发展密切相连等。)
教师: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有价值的人,就应该树立理想,树立崇高的、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永远结合在一起。我们的生命才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引人本题:理想之光,照亮征程(下)
★活动一:填一填“三次巨变,三位伟人”
教师: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一个世纪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策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勇敢地承担起伟大的社会责任.抛头颅、洒热血,奋斗不息。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中国有志之士上下求索,使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夭扭地的变化。其中有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在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立下不朽的功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的第二个◎第一个◆,完成下列表格。(背景音乐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具休内容由学生填写。)

┌──────┬────┬─────────┬───────────┐
│历史巨变 │代表人物│历史使命 │历史意义 │
├──────┼────┼─────────┼───────────┤
│辛亥革命 │孙中 │推翻统治中国几千 │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使民│
│ │ │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
│ │ │ │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
├──────┼────┼─────────┼───────────┤
│中华人民共和│毛泽东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中国亘古未有的人民革命│
│国的成立和社│ │解放 │的大胜利,也足社会主义│
│会主义制度的│ │ │和民族解放的其有世界意│
│建主 │ │ │义的大胜利 │
├──────┼────┼─────────┼───────────┤
│改革开放 │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有中│
│ │ │会主义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街道路│
└──────┴────┴─────────┴───────────┘
教师提问:上述历史事实反映的三位伟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上表说明了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三位伟人始终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相一致,生命才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教师: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不同时期的人们都在追求一种理想社会。那么不同时期的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说一说“理想的社会.
活动目的: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表达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
活动方式:讲故事。
活动准备:全班同学搜集不同时期追求理想社会的故事(包括字材料、音像资料)。如:《礼记》、《桃花记》、《天朝田亩制度》、《大同书》等。
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组,一方讲故事,另一方进行点评。
示例:
甲组发言:东晋陶渊明在《桃花记》中把理想中的桃花写成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说”的安定社会。人们过着自由、舒适、和睦的生活,那里没有剥削、战争、压迫,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乙组点评:这个世外桃虽然不存在,但它表明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而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人民安居乐业,不存在战乱纷争的社会,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乙组发言: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在其写的《太阳城》一书中描写的太阳城,不存在私有制和任何剥削制度,大家每天只从事4个小时的义务劳动,其他时间去跳开、唱歌、健身。人人都在公共食堂吃饭,孩子们都有书读。
甲组点评:康帕内拉的这种描述,不过是一种幻想.因为它在当时既没有实现的物质条,也不可能具备现实的思想基础。
教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追求理想的社会,有时表现为对未世界的憧憬: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有时表现为劳苦民众寻求自身的自由解放,如“均田免税”等口号,都反映了劳动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改善生活处境的愿望和要求。有时则表现为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宏伟蓝图的描述.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之后,在人们的社会理想中,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者。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未的理想社会作出了描绘。那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学生发言:略。
老师:每个同学对理想的社会各有自己的看法,而我们自己的理想可能是考上大学、当科学家、当医生、当工程师等。个人理想只要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可以的,但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
教师:党的十三大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对我国的美好未作了预期的描绘: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崇高理想。共同理想的实现,必将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教师让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字、图画、描绘美好的未.
想象一:到2020年,我们的未会是什么样的?
想象二:到2050年,我们的未会是什么样的?
教师:《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描绘的前景是:2050年的中国将是一个中等发达社会,人均预期寿命透八十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达百分之百,人们可以自由合理流动,按2002年价格最低月薪超过1300美元,绝时贫困和童工率下降到零。
教师:共同理想还不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呢,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三个◆。
★活动三:议一议“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教师:既然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那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说明,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必然向共产主义发展,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之奋斗,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更应该树立这一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知道二者的内容是不同的,那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指导学生阅读、讨论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三个◆插图内容
教师:小芳、小明和小康的观点都是合理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点迷津。
教师:首先,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实践也是经过了若干阶段才发展起、才能实现的。我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总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目标,它的实现就是为共产主义创造条和打下基础,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接近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昨天李大钊等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每个公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增砖添瓦,
其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虽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要经过若干历史阶段,需要若干代人的努力实践,但他们却都是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的,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决不能离开这个根本方向。
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提高能力、觉悟,明天走上社会,干好本职工作,为共同理想贡献力量,也是为实现最高理想所做的努力。只有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会有坚强的精神支柱,人生价值也只有在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中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活动四:欣赏歌曲《烈火青春》
教师小结:
同学们即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全靠你们,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也要靠你们,要挑起这付重担,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使自己树立崇高的理想,为本世纪中叶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从而也为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做出贡献.让我们的青春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第三时艰苦奋斗,实现理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和作风。
★能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做生活的强者。
★知识
理解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
【教学重难点】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前准备】
收集有关艰苦奋斗的名言警句或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显示:
曹雪芹著《红楼梦》—用了10年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用了27年
徐霞客著《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
哥白尼著《天体运行论》—用了36年
托尔斯泰著《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
摩尔根芳《古代社会》—用了40年
马克忍若《货本论》—用了40年
歌德著《浮士德》—用了60年
教师:这对我们实现理想有何启发?
学生:任何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艰苦奋斗!
引入本题:艰苦奋斗,实现理想
★活动一:讲一讲“艰苦奋斗的故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的字内容。
多媒体显示:人类社会各阶段劳动人民创造明成果—金字塔、万里长城、电灯的发明、飞机的制造、三峡工程等。
教师:人类为了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人类社会的一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奋牛精神的结晶。
教师:自古以,中华民族就以勤奋勇敢、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劳动人民也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才创造出我国古代灿烂的化,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的内容。
学生根据前搜集的资料,讲述艰苦奋斗故事井谈体会:略。
教师:中国古代神话中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故事,民问传说中铁许成针、凿壁偷光的美谈,古籍史料中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记找,都是古人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
教师过渡: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曾创造了井冈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伟大精神。2005年,载人航天飞船—“神州六号”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
指导学生阅读、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的内容。
教师可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精神向学生作具体介绍。
教师过渡: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的美好憧憬,是要实现的目标。人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把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是需要一定条的。艰苦奋斗就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
★活动二:演一演“名人访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楷体字,并完成相关内容。
教师:刘校长克服困难,为实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值得我们尊敬。还有一个值得大家尊敬的科学家,他研究、培育出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大大提高了我国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这个人是谁呀?
学生活动:介绍袁隆平的有关资料。
教师:大家听了袁隆平的故事一定感触颇深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发言:略。(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生活的希望,没有理想的青春,就像没有太阳的早晨。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台没安马达的机器,理想的实现一定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等等。)
教师:俗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我们的祖训。我们中华民族向就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要使自己的理想能够变成现实,只有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活动三:议一议
教师:坚持艰苦奋斗,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有两大,一是资储量大,二是人口数量大,资之大比较人口之大,得出的结论便是,引以为豪的“地大物博”变为“资相对短缺”。
再从人民生活水平看,改革开放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仍处于低收人国家行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化都落后。”要在短短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除了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别无他途。
教师:关于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有这样两种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一:艰苦奋斗就意味看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
观点二: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勒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资、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
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新时期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化还比较落后,面临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因此,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最后,目前,我国各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加人WTO后面临许多挑战,更加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还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乃至同学们的个人理想,都要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改革开放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目前在社会上还存在令人鄙视和唾弃的追求高消费,讲排场、讲豪气、摆阔气等不良现象。同学们请反思一下,你有下列行为吗?你如何看待这类行为?
是不是看别人有好的学习用品,就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向父母索要?
是不是在过生日时,为了情面而宴请同学?
是不是不爱穿校服,而爱穿新潮名牌服装?
学生发言:略。
教师引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在哪些事情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呢?
学生发言:略。(在思想上: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刻苦学习科学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学习上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刻苦努力地学好科学化知识.在生活上要做到艰苦朴素。比如:不和别人比吃比穿,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乱花钱.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工具坏了修一修,衣服破了补一补等;在行动上要勤俭节约,如用淘米水淋花,用白开水代替饮料.积极参加值日或其他公益活动。宣传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教师过渡:新时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美德。
★活动四:思辨时刻
多媒体显示: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主要发明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时期。 —江泽民
教师: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对一个民族至关重要,创新关系到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1.创新是否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否是青年人的专利?
3.时创新而言,创新的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孰更重要?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1)创新的重要意义。(2)青年人要善于利用优势,有所创新。(3)创新要把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
教师点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新事物、新业绩不断涌现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同学们,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化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为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增强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
教师小结: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艰苦奋斗精神都是任何时代、任何人成就事业、实现理想必不可少的精神力盆,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也是每个人、每个国家推动理想实现、事业成功的法宝。当然,倡导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而是要人们在脚踏实地苦干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可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关于艰苦奋斗的名言警句结束本时教学。
名言警句示例:
古之立大事者,不帷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古语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看湍忽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果。
—克雷洛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我绝不相信,任何先天和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须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
—狄更斯
第四时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爱岗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能力
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制定成才规划的能力。
★知识
学会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
【教学重点】
明确青年肩负的神圣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前准备】
收集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例。
【教学过程】
★导入:小品导入。
教师:理想的实现并不容易,需要我们辛勤的汗水。现在请大家欣赏小品((20年
后的我们》。
说明:小品由学生自编自演,自己准备道具。为了贴近剧中人物的形象,学生在扮演角色时,要从着装、动作、语气、表情等方面靠近人物,力求表演生动、形象。如果小品表演困难,可以请学生展开想象,描绘20年后的自己。
示例
运动员(《运动员进行曲》响起,胸前四枚金牌,手执鲜花,绕场跑):老师、同学们,一直以我的身体都特别棒。小时侯我曾暗暗发誉,一定要向邓亚萍、李小双一样当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为国争光。20年过去了,我在第33、34局奥运会夺得了四枚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每当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体育馆上空升起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想起20年前当优秀运动员的美好愿望实现了。
旁白:真不简单!
会司总载(西装革履,手持新款手机):大家还记得20年前用毛毛虫吓哭了许多女同学的捣蛋鬼吗?我现在没有时间捣蛋了。大学毕业后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创办了一家计算机奋司。由于讲信誉、重质量,业务往越越多。现总会司设在广州,分公司遍及全国各在城市,国外也有许多业务联系,经济效益十分好。今天我专程为母校新建的网络中心捐款了。(打开手机,告诉秘书把100万支票赶快送)
旁白:感讲你对母校的支持!
清洁工(身穿工装,手拿扫把)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20上过去了,我可没有像前面几位同学那样干出了了不起的业绩。我的工作太平凡了,只是清洁工。但是我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为我用苦和累换了大家的清洁卫生和舒适。我同样感到骄傲和自豪。
旁白: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学家、世界冠军……同时离不开清洁工,你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高尚的,你默默地为祖国奉献着青春年华.我们向你表示深深的敬意。
将军(军乐响起,旁穿军装,向大家行礼):20年前,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于是,我18岁参军,一年后考入军事学院,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屡立战功。去年,中央军委授予我少将军街。今天我回母校报喜了。
旁白: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建设者,也不可缺少忠诚的卫士。
教师: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无数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地奉献社会,才推动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引人本题: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为了讨论这个题目,教师可设计四个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一:谈一谈“观后感”
教师:在振兴中华的征程上,一批富有理想、爱岗敬业、埋头苦千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民族振兴的脊梁。许振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播放中央电视台2004年6月23日《新闻联播—温家宝看望许振超侧记》。没有条的学校也可以由教师讲出这段新闻背景。
“大家要向你李习”—温家宝看望许振超侧记
画面讲解;繁忙的青岛前湾港集装箱码头,桥吊林立,车流如龙。6月2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这里,专程看望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
温家宝一下汽车,就紧紧握住了许振超的手。他徽笑看向许振超的工友们问道:“大家身体好吧?”
工友们激动地说:“总理好!总理好!”
温家宝热情地招呼工人们说:“咱们一起照个相吧。”
工人们很高兴,大家围拢在总理身边,留下了这难忘的时刻。许振超在青岛港工作30年,他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从一个初中生,成长为一名掌握现代技术的“桥吊专家”,并带领他的桥吊队两次利断集装箱单船装却作业效率世界记录。
许振超争创一流的精神给沮家宝留下深刻印象。20日下午一下飞机,温家宝就向东省委负责同志关切地问起了他和工人们的工作生活情况。20日晚上,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时许振超的事迹予以充分肯定,他说:“全社会都要开展争创一流的活动。每一个人要通过向许振超学习,爱岗敬业,创出一流的业绩。”
看看面前创造了世界纪录的码头工人,温家宝眼眼里充满深情,他说:“现在全国都在向振超同志学习,振超精神、振超效率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财富,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动力。”
“什么是振超精神?”温家宝望漪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一字一句地说:“振超精神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拼精神,就是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就是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我们要像振超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像振超同志那样,认真学习街知识,努力掌握新技术,刻苦钻研新本领;像振超同志那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出一切。”
总理的讲话,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感谢总理对我们工人的关怀。”许振超表示,“我们码头工人一定牢牢记住总理的话,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再接再厉,脚路实地,干出新的成绩。”
温家宝对许?超说:“今天我专门看你,以后你到北京,也别忘了看看我。,全场响起一片笑声。
“我有新的成果,一定进京向总理汇报。”
温家宝接着亲切对工人们说:“你们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爱岗敬业,努力奉献。”工人们?臂齐声答道。受到工作们激昂的情绪感染,温家宝也挥着拳头说:“爱岗敬业,努力奉献。”码头上响起阵阵充满激情的声音,令人振奋。
教师提问:
1.看完录像后,你知道什么是振超精神吗?
2.许振超为什么被人们誉为“民族复兴的脊梁”
3.看了许振超的事迹,你认为青年学生应怎样向他学习?
学生发言:略。
教师:振超精神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的拼搏精神,就是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就是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许振超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他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而且屡屡勇挑大梁,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令世界航运界敬佩的一流桥吊专家。我们应该像许振超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像许振超那样,认真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技术,刻苦钻研新本领.像许振超那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出一切。,
教师过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平凡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默默地发光发热,为堆动民族复兴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欣赏歌曲《十五的月亮》(歌词见教材第三目第一个◎第二个◆)
★活动二:讲一讲“无私奉献的故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览人生”中《让青春之歌更嘹亮》一。
教师提问:
1.读了这篇,我们青少年应向雷锋学习什么?
2.为了让你的青春之歌更嘹亮,你准备今后怎么做?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学习他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社会的精神。雷锋的事迹启发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坚强意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担当起历史赋予青年人的责任。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收集的资料,讲一讲无私奉献的故事。
学生发言:略。
教师过渡: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同学们讲到的那样的普通人,他们为社会奉献青春和泪水,为推动民族复兴的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成才条,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树立远大志向,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指导学生阅读第二个◎的指点迷津。
教师:马克思的择业观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马克思的择业观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只为自己的人不能成为完美的人。能为大多数人带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应当充满热情,对它有清楚的了解后,就应选择它。如果选择的职业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就不会为重担所压倒。马克思的择业观为我们确定成才目标指明了方向。
★活动三:说一说“我的成才计划”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个◎第一个◆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青年学生树立理想,选择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学们,好好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也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心转化为刻苦学习、奋发成才的动力,为将报效祖国和实现自身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然而,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实际条有时侯同个人的兴趣,志向相矛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定具体的成才目标呢?下面请同学们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发言、讨论:略。
教师点拨:一个人在制定自己的目标时首先要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去设立目标。所以青年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才目标的出发点是:从实际出发。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个◎第二个◆相关内容。
教师过渡:时代在飞速发展,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越越高了。介绍《未10年国家的人才需求》(参看教学参考资料三)长远目标。
教师引导: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只要不断学习、愿意工作,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
教师小结:
人生路漫漫,但最紧要的往往只有几步。当前我们就处在即将毕业这样一个人生的重大选择时期,在我们己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了科学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了明显的判断,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我相信每位同学都会很好地把握自己人生的航标,对成才与创业之路作出正确的选择,在未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情展示自己的人生风采,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初三政治上册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复习
下一篇:与师为友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报效祖国3】相关文章
【报效祖国3】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