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5-08 11:51
第28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落实标
一、两弹一星
1、 概念: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时间: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试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特点:
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集中力量在尖端科技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3、条:
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保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②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爱国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如两弹元勋邓稼先、空气动力学家、导弹火箭专家钱学森。
3、作用:
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粉碎了美苏遏止中国的企图;②中国在尖端军事领域和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加强了中国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东方魔稻”——生物技术
1、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获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3、意义:
突破经典理论禁区,丰富理论技术;
增产粮食,创造效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五大发明”。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并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
1、成就:
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型机诞生;
1997年,每秒130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87年王选等科学家研制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获得成功,使中国字进入计算机时代,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王选被称为“当代毕升”。
2、意义:
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化等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实现了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神舟”号飞船——空间技术
1、成就:
2003年10 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杨利伟上太空,16日安全返回;
2005年10月12—17日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
2、意义:
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
神舟五号成为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的国际第三代飞船;
杨利伟独上云霄的勇气,浓缩了中国航天人员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5--10年里,将为中国带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阔视野,了解知道)
1、建国初:
1949年1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1956年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
2、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
3、1978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
4、1985年中央制定《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5、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6、国家制定并实施“863计划” “星火计划” “火炬计划”,取得令人瞩目成就;
7、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六、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基础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