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3-04-27 19:11
第三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一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类比、绘图、讨论,进一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人、青蛙、蝗虫生命周期的特点及其共同性;理解生命周期与生命代代相传的关系;了解环境的变化对动物生命周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注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领会生物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也在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着。
重点 人、青蛙、蝗虫生命周期的共同性
教学难点 对生命周期的循环、生命代代相传的理解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解法为主
教学准备
①.“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视频资料及浸制标本;
②. 蝗虫、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浸制标本;
③.人的生命周期教学挂图;
④.前野外采集蝌蚪并试着培养。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动物的生命周期
1.人的一生
2.青蛙的一生
3.蝗虫的一生
二. 动物的寿命1.读图3-1和图3-2,填写教材中两个相关表格;
2.组织讨论人类通过什么方式延续种族;
3.观看视频资料及浸制标本:青蛙的发育过程,填图3-3和图3-4及表格
4.读图、填图;
5.讨论:影响寿命的因素指导读图、点评;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组织填图表、交流,引导分析青蛙变态发育的各过程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流程
新引入 春天,万物苏醒,候鸟迁徙、树木发芽开花、、、、、、在冬去春、花开花落之间,生命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一只蝴蝶只能活几个月、一只海龟可以活100年以上,但最终都会死去,可为什么地球上的蝴蝶和海龟没有灭绝呢?(引出生命运动具有周期性)
新学习:
动物的生命周期
1.人的一生
学生活动一:读图3-1,以小组为单位说出图中不同生长时期人的特点,并根据人的生长过程正确排列顺序: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学生活动二:(1)小组讨论:人类通过什么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的?(通过成年男女组织家庭、生育子女的方式)
(2)小组讨论,根据活动一的结论填写图3-2,人的生命周期中所缺的部分
承转:其它动物是否也像人一样有生命生长、衰老、死亡与生命延续的特点呢?
2.青蛙的一生
学生活动三:观察采集到的蝌蚪以及“青蛙的一生”浸制标本,讨论:
青蛙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长发育时期?填写教材82页图3-3空格。
青蛙的幼体(蝌蚪)与成蛙有哪些不同?列表比较。
根据(1)的讨论结果,将不同生长时期的蛙填写在教材83页相应的空格内。
观看视频资料: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
引导分析、得出结论:青蛙的一生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蝌蚪、具有后肢的幼体、具有前后肢的幼体、尾消失的成体青蛙等发育阶段。成体与幼体的主要区别如下:
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
蝌蚪水中躯干部摆动、尾部游泳鳃
成蛙水中与陆地四肢游泳、跳跃肺和皮肤
青蛙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别,这样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
3.蝗虫的一生
学生活动四:观察蝗虫与蝴蝶的生长发育过程浸制标本及挂图,小组思考:
蝗虫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长发育时期?
绘制蝴蝶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
引导小结:蝗虫的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若虫(幼体)与成虫(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大致相似,这种发育类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一生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方面显著不同,这种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
思考交流:人、青蛙、蝗虫、蝴蝶的一生都要经历哪些阶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
师生共同小结:人、青蛙、蝗虫、蝴蝶的一生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就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延续,所以,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
动物的寿命
介绍动物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但是,动物的寿命往往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影响动物寿命的生活环境因素有哪些?(气候、食物、敌害等等)
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生命、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小结巩固 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动物的生命周期:由动物一生经历的出生、生长发育、死亡等生长时期构成。
人的一生:受精卵、胎儿、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死亡
青蛙的一生:受精卵、蝌蚪、幼体青蛙、成体青蛙死亡
蝗虫的一生:卵、幼虫(若虫)、成虫死亡
二. 动物的寿命:某一物种生命周期的时间
影响因素:气候、食物、敌害等等。
第二节 新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学会读图,并通过读图、填表等方式提高获得知识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人体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人类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了解人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与优生、优育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人体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
人胚胎发育过程中与母体的物质交换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解法为主
教学准备 卵和精子的结构挂图;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挂图和模型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精子和卵
二.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
2.女性生殖系统
三.受精
四.胚胎在子宫内发育
五.分娩与养育读图3-6和图3-7,填写教材86页表格;
读图3-8和图3-9,分组讨论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读图3-10,简述受精的过程与实质;
观看有关性教育的录像片;
读图3-11,分组讨论胚胎与母体联系的结构、物质交换的方式;
读图3-12,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讨论养育与护理补充、点评;
指导学生读图;
组织读图、交流,出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辨认;
引导小结:男女生殖系统结构差异;
组织讨论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学流程
新引入 在人的生命周期中,起点为一个细胞—受精卵,那么,受精卵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习新:
精子和卵
提问复习: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活动一:阅读教材85页,对照挂图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主要区别,并填写表格。
卵细胞精子
大小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直径约为0.1毫米人体最小的细胞,0.05毫米长
形状圆球形蝌蚪形
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头部(细胞质、细胞核组成)和尾部
承转:那么,人的卵细胞和精子是从哪里的呢?
人的生殖系统
学生活动二:阅读教材86页图3-8和图3-9,
思考: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有哪些结构?有什么功能?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有哪些结构?有什么功能?
对照人体结构模型,指认男女性生殖器官的位置。引导学生列表归纳如下:
1.
2.
阴道
受精:
画示意图说明:具有生殖能力的男女发生性行为后,精子与卵细胞在女性的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实质是精子头部的核与卵细胞细胞核的融合)。受精卵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移入子宫。这时,女性就怀孕了。简单介绍有时为了避免怀孕,会采取一些避孕措施,如男性使用避孕套、男女性口服避孕药等等。
学生活动三:观看有关性教育的录像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性道德教育。
胚胎发育:在子宫里
学生活动四:读图88页图3-12,分小组讨论:
胚胎通过什么结构与母体相联系?
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怎么样获取?产生的废物怎么样排出?
胎儿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这对胚胎的发育有什么好处?
各组汇报、教师引导小结: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自卵中的卵黄。植入子宫后的胚胎发育所需营养全部由母体供给,胎儿通过脐带与胎盘与母体联系,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脐带与胎盘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废物通过脐带与胎盘进入母体血液,进而排出体外。
思考题:
(1)为什么有的药品说明书上写着孕妇禁用或慎用?
(2)分析为什么孕妇喜欢吸烟喝酒的话,婴儿有可能智力低下?
承转: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多长时间就产出?
分娩与养育:
说明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孕育9个月后便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学生讨论:教材89页讨论题,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婴儿?
阅读教材“试管婴儿”相关内容,讨论试管婴儿技术该不该慎用。
【板书设计】
新生命的诞生
一.精子和卵
卵细胞精子
大小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直径约为0.1毫米人体最小的细胞,0.05毫米长
形状圆球形蝌蚪形
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头部(细胞质、细胞核组成)和尾部
二.人的生殖系统
三.受精:在输卵管里
四.胚胎的发育:
在子宫里发育
胎儿通过脐带与胎盘和母亲联系
五.分娩与养育:
第三节 走向成熟——青春期的发育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养成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人体的发育过程和各发育阶段的主要特点;
2)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生理变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青春期发育阶段自身的变化,愉快接纳自身性身份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领会人体作为自然界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也在不断运动、不断变化着。
教学重点 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变化特点
教学难点 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解法为主
教学准备 人的生长各期图片;人体心脏和循环系统示意图;人体肺结构和呼吸系统示意图;人体脑结构和神经系统示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新引入
调查观察班里同学最近一年的变化情况,主要了解身高、外表、体型、声调等方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出示“人的生长各期图片”,思考讨论:人体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主要有哪些特点?你已经经历了哪几个生长期,现在正处在什么生长期?(引出“青春期”)
学习新:
什么是青春期
根据上述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小结: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
补充说明:青春期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国内一般定为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国际上一般定为10-20岁。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承转:我们正在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人体会出现哪些明显的变化呢?
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
身体外形上的变化: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图3—16和图3—17,结合生活实际并讨论: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体外形上会出现哪些变化?
各小组充分表达后,教师引导归纳、得出:
身高的急剧增长:长高主要是下肢增长造成的。青春期前身高每年平均增长3-5厘米,青春期可以增长6-8厘米,有的甚至可达10-12厘米。
思考讨论:为什么个体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引导小结:人的身高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营养、运动、环境等因素决定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重视营养与锻炼。
体重的明显增加:列举数据(青春期前每年平均增加5公斤以下,青春期可增加5-6公斤,个别可达8-10公斤)
思考讨论:什么原因使青春期体重增长如此迅速?
小结:主要是内脏、骨骼、肌肉、脂肪等迅速增长。
思考讨论:体型过瘦或过胖好不好?为什么?
说明:消瘦常常使体质过于虚弱;肥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
出现第二性征:
说明:性征是指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的身体内外的不同。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叫第一性征(举例说明)。进入青春期后,男女之间出现的除了生殖器官以外,在性别上的其它差异,叫第二性征。
分组观察、讨论:进入青春期后男女在第二性征上分别表现出哪些特点?
各组阐述: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调低而粗、肩宽、骨盆窄(倒三角形体型)等等;女性乳房隆起、声调高而尖细、皮下脂肪较多、肩窄、骨盆宽大(正三角形体型)等等。
思考:那么,怎么知道你是否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呢?
说明:进入青春期的标志,男性表现为首次遗精、女性表现为月经初潮。这也是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
简要说明:什么是月经初潮?什么是首次遗精?
承转: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除了在身体外形上有显著的变化外,在其它方面还有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如肌肉的力量、肺通气量的大小等等。
2.内脏机能日趋健全
学生充分讨论,在各组展示讨论结果后,教师引导小结,青春期的青少年内脏器官主要有如下特点:
心脏功能加强:由于心肌增厚,收缩力量增强、使心脏每跳动一次输出的血量加大、心率减慢(出示人体心脏和循环系统示意图);
肺通气量加大,使人体与外界可以交换更多的气体(出示人体肺结构和呼吸系统示意图);
脑调节功能增强:由于脑的结构更加复杂(沟和回增多),使兴奋的传递能力大大提高,加强理解、分析、判断、反应的能力。(出示人体脑结构和神经系统示意图)
小结巩固
1.学生读图3-19“人类的生长曲线”
思考讨论: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有几个快速生长的阶段?仔细观察人类生长曲线图,归纳各时期身高与体重的变化特点。(幼儿期和青春期是迅速生长的两个时期)
归纳什么是青春期?主要有哪些主要特点?(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到成熟的时期)
统计班里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大致有多少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到
成熟的时期。
进入青春期标志:
男性:首次遗精;女性:月经初潮
二.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
1.身体外形上的变化:
身高的急剧增长
体重的明显增加
出现第二性征
内脏机能日趋健全
第四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一时)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认图、读图获取信息,进一步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3)能列举动物的受精方式
教学重点
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1.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
2.水螅的出芽生殖
教学方法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讲解.
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动物卵生、胎生、卵胎生的投影片或录像带。
2.新鲜的鸡蛋或鸭蛋
3.草履虫分裂生殖和水螅出芽生殖的录像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言从人的生命周期引入到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有性生殖(重点)组织学生填表组织看实物、看录像填表、读图、讨论、看录像、看熟鸡蛋的结构,进行思考讨论
动物的无性生殖形成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概念
小结总结动物的生殖方式学生填写表格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引入
动物和人一样,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时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这样就使动物得以繁衍,生生不息。
二、新教学
第一时: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一)有性生殖
1.通过复习人的生命周期,让学生在本上填出人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有性生殖的概念。
(讲解)动物有性生殖的本质是精子与卵的结合.
2.动物的受精方式
(1)读图,看昆虫、爬行类、鱼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类,提问:这些动物能进行有性生殖吗?(对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评价。)
(2)学生讨论:哪些动物进行体外受精?哪些动物进行体内受精?(先对书上的六类动物进行判断,再举其它例子。)
(3)观看录像,加深学生对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的认识,并进行讨论。
(4)学生思考并讨论:
A.体外受精的动物所形成的受精卵一般在什么环境中发育?
B.这两种受精方式哪一种更优越?为什么?
3.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
(1)让学生看图:小龟出壳和小牛出生,并观看录像.
(2)打开煮熟的鸡蛋,让学生观察,教师利用挂图对鸡蛋的结构进行必要的讲解,让学生认识鸡蛋黄(即卵黄)占整个卵的大部分,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充分的营养。
(3)学生阅读、对比“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表格,了解动物胚胎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其中胎生方式的发育场所和营养可引导学生复习“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
(4)根据已学过的动物分类的知识,让学生例举卵生、胎生、卵胎生动物,并填在本中。对卵胎生进行必要的讲解。比较这三种胚胎发育对动物繁殖后代的优越性。
(5)组织学生讨论本上第97页的讨论题。
(二)无性生殖
1.学生观察变形虫的分裂生殖的图,让学生描述分裂生殖的过程,并了解单细胞生殖的特点.
2.学生观察图水螅的出芽生殖,并加以描述,思考:变形虫和水螅的生殖有何相同的地方?
3.学生观看草履虫分裂生殖和水螅出芽生殖的录像,录像内有水螅的有性生殖,这部分也可让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低等动物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4.引导学生形成无性生殖的概念.无性生殖的本质是生殖过程中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三)小结:由学生总结出动物的生殖方式并填写本中的空.
(四)作业:P95练习题。
教学点评
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观看录像(体内受精、体外受精、小龟出生、小牛出生、草履虫的分裂生殖、水螅的出芽生殖),观察熟鸡蛋的结构,了解卵的结构。并利用填写表格、看图、读图的形式,使知识得到进一步加固,学生学起很轻松。
第四节 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二时)
衰老和死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人衰老的实质和死亡的标志
2.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知道衰老的实质和死亡的标志,使学生以坦然的心态对待自然发展的规律。
(2)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原因,关心老年人,增强尊老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衰老的实质和死亡的标志,使学生以坦然的心态对待自然发展的规律。
前准备
关于衰老的挂图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人和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会面临衰老和死亡,什么是衰老呢?学生举例衰老的各种表现
衰老的表现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形成衰老的定义学生概括
衰老的概念形成概念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教师设计情景读图、小组讨论学生即兴表演小品,并表示如何尊老敬老
教学过程设计
(一)衰老的概念:衰老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
(二)衰老的表现:由学生说出。教师进行小结。
表现有:脸上有大量皱纹,老态龙钟,年老无力,皮肤失去弹性,钙大量流失,易骨折。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等等。
(三)影响人体衰老的因素: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讨论:为什么同样的年龄有的人看起非常年轻,而有的人看起却非常苍老?如何保持人的心态年轻?
(四)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读图,说明什么问题?小组讨论:(1)你的家中有老人吗?(2)你都为他们做了什么?(3)你认为应如何尊重老人?(4)在社会中我们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
设计情景,学生即兴表演小品。(情景最好由学生设计)
情景一:一位老爷爷行动非常迟缓地过马路,你看见了,你怎么办?
情景二:一位老人上了一辆非常拥挤的公共汽车,站在了一个坐在座位上的年轻人旁边,但年轻人无动于衷,你就在附近,你会做什么?
作业:100页练习三
教学反思
本节本上的内容不多,但是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面临衰老和死亡,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曾为社会和家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如何关心尊敬老年人是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尽可能多挖掘一些素材,使学生得到情感方面的教育,使教育不仅是教书,更主要是育人。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
(第一时)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同步教学法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承上启下引入提问: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试着回答
种子的结构提前准备玉米和菜豆的种子,并指导学生解剖、观察按要求解剖、观察玉米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并归纳
两者比较板书学生讨论、总结
种子的分类提供分类根据学生分类并举实例
种子的成分简单介绍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的设计:
(一)在引入本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六)种子的分类。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可举一些实例。
(七)明确两个问题:1.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以此问题说明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打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不要把两类种子的结构知识绝对化。
(八)种子的成分。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三、作业:102页中的思考题
教学点评
通过解剖、观察实物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中,教师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因为种子内的胚易破坏损伤,影响观察。在讲授方法时我先利用模型进行讲解,再解剖,这样的实验效果较好。学完结构后进行分类,学生易认为:双子叶植物都是无胚乳植物,单子叶植物都是有胚乳植物,教师要讲清楚,可适当举一些反例,打消学生的错误认识。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
(第二时)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
2.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种子萌发的条和基本过程。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种子的萌发条。
教学难点
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那些条?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与探究的方法
前准备
学生提前一周做本103页的演示实验(图3-40豌豆种子萌发的条)。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前准备指导提前一周做本103页的实验部分学生参与实验并录像
激趣引入种子内为什么要储存各种营养物质?回答
探讨种子萌发的条放录像、组织讨论讨论、归纳总结
种子萌发过程看挂图、总结思考
教学活动设计
一、前准备:提前一周做本103页的演示实验(图3-40豌豆种子萌发的条)。
二、引言:回忆种子的成分,提问:“种子内为什么要贮存这些成分呢?”“有了这些营养物质就能够使种子萌发成幼苗吗?”“为什么?”从而引入本的主题。
三、新的设计:
(一)探讨种子萌发的条,学生讨论,把影响因素一一列出,我们称其为变量。变量分为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我们把关于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等)称为次要变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量称为主要变量。讨论主要变量有哪些。利用变量控制法研究种子萌发的条,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如水)多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它的变量(如水分、温度等)必须保持不变,只有水这个变量发生变化。
(二)出示演示实验,观察在不同的条下三组种子萌发的状况。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通过填表判断哪组中哪些种子所处的条最好。
(三)归纳出种子萌发的外因,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在此要讲明为什么,如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等等。让学生不但了解了种子萌发的外部条,而且还了解了这些条怎样影响了种子的萌发。
(四)让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发现问题,学生会容易得看出,有完好胚且外界条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若外界条非常充足,种子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也是必需的。
(五)讨论: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
(六)种子萌发的过程。看挂图,学生总结。在适宜的条下,胚根会发育成根,胚芽会发育成茎和叶。思考:幼苗长成后,豌豆种子中的子叶和小麦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直至消失。你知道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胚乳有什么作用吗?
教学反思
前准备实验,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实施:1、如教案中所示;2、学生在家人人做实验,组织讨论时才更容易;3、提前一周在上准备实验,并把材料放在教室中让学生观察,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全过程,并对萌发的过程也有所认识。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
(第三时)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及芽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芽发育的情况。
(2)知道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了解农业生产上的顶端优势及应用。
教学重点: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教学难点
芽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会造成一些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利用一些手段(录像、教具、动画等)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全过程(事先要查找一些资料)学生进行探究
芽的种类准备枝条、挂图和扩充资料讨论分类
芽的结构提供模型、讲解结构、放录像,用教鞭演示芽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做一个圆白菜的叶芽纵剖学具
顶芽和侧芽的关系放录像讨论、举例、观看录像
教学活动设计
一、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目的:通过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条的研究,进一步熟悉变量控制法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提出问题:有一水稻的新品种,要在工厂里育苗,如何获得它的最高萌发率?应怎样获得最适宜的条?
(二)分析和假设:教师提供其它种子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让学生确定实验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提出假设。
提示:(1)注意给定的条,空气可以满足,如何可以控制才能得到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
(2)注意设置实验中的变量控制问题
(3)首先要查找有关资料,看看水稻其它品种的萌发温度,含水量是怎样的?
(4)找到最低、最高温度;找到最低、最高含水量。
(5)分别给定区间内的不同点的温度,水分设计对照组,观察纪录。
(6)想一想能不能设水分、温度均为变量。
(7)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数据分析:(参考本上小明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五)交流和评价:
二、芽的发育
(一)芽的种类:
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经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教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二)芽的结构:
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
教师可用圆白菜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
有条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
举例说明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树、杨树等)。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小时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含量稍多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表示,学生更易接受。
放录像,看顶端优势和整枝摘心在农业实践和植物栽培中的利用。
教学反思
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时,总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因为城市的孩子很少建国水稻,因此研究就更不可能,在选取材料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易得的材料,例如玉米、蚕豆、花生米等,更易被学生接受。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
(第四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探究花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2)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3)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花的主要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1.花的主要结构。
2.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
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是本节的难点。无论是桃花还是白菜花,对学生说都太小了,操作时难免弄丢或弄断,提醒学生解剖时由外至里,一层一层用镊子取下,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另外在粘贴过程中要注意美观。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与探究、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准备完全花,例如桃花、白菜花等,教师准备一些不完全花,并为学生准备台纸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问引入植物为什么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会结果和产生种子?
花的结构指导学生解剖桃花、注意方法步骤,从外到内的结构(参照本)、填写表格.重点观察雄蕊、雌蕊,总结解剖桃花、并制成粘贴标本,注意观察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提问、简单讲解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当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二、新:
(一)花的基本结构
放录像,向学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鲜斗艳的美丽景色。归纳:虽然花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花有什么结构?让我们观察。
观察和解剖桃花的结构。在解剖花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剖方法和步骤: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并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避免花损坏了,而花的结构又没有看清的现象,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解剖工具,参照本上的图注,把桃花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弄清,教师请学生说明花的结构和功能,在观察花的结构过程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去思考。如(1)桃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填写本的表格。
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1.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先用手摸,看看摸到了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2.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3.总结: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填写书上109页的表格。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提问:花粉和胚珠有什么用?教师讲解,只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里的胚珠就能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就发育成果皮,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
(三)植物的生命周期
小结被子植物的一生。
学生填图。
植物根据其生命周期,可分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会区分两者。
思考讨论:植物的生命周期与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
植物的生命周期的意义。
三、作业:110页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的重点时花的结构,通过实验,学生很有成就感。我们讲的是完全花的结构,对于不完全花,教师也可出示一些,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结构,学生也会问出:“无花果是否开花?它的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要能解决类似问题。
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一时)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被子植物开花、授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2)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3)了解人工授粉及其意义。
2.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1)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在农业上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
教学重点
传粉和受精。
教学难点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讲授法
教学准备
开花过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受精过程和受精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的CAI或挂图、幻灯片,风媒花和虫媒花的实物标本。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引入学生活动传粉读图、分类、填空、出示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图片和实物标本填空、讨论、比较
引入由春天的景象引入
受精演示花粉的萌发过程和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动画和幻灯片观察、描述果实和种子的过程并交流讨论
果实、种子的形成引导学生观察读花的结构图、观察、回忆、认知
小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春天了,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到处繁华似锦。请你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花的形态,你注意到它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吗?你能说出这些变化吗?(由花蕾到开放,再盛开,再萎谢。)为什么会这样?
二、新
(一)传粉。
定义: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分类:看挂图,了解豌豆花和棉花的传粉情况,填书上的空。小结:传粉可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引导学生讨论:1.你认为哪种传粉方式最普遍?说明理由。2.你认为异花传粉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教师小结: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也不是绝对的。
虫媒花:演示一组虫媒花的图片及实物标本,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做过的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的?”谈谈你认为虫媒花是靠什么吸引昆虫的。说说昆虫是怎样帮助花传粉的。(利用虫媒花鲜艳的花瓣、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风媒花:演示一组风媒花的图片及实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与虫媒花比较并讨论:说说风媒花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植物传粉有什么作用?(风媒花的花粉多而轻,便于风力传播,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且伸出花瓣外,便于接受花粉。)
(二)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演示被子植物的雌蕊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已形成的表象,建立新的表象。
演示花粉的萌发过程和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动画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认知。
根据学生以往的观察,引导学生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花的各部分的变化。教师小结并板书。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若水稻、苹果树等作物在开花期间传粉受阻或开花期间出现天气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对农作物的产量会不会造成影响?为什么?”从而让学生了解人工受粉,并进行劳动成果之不易的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说说人们对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利用情况,并让学生了解我国对野生植物驯化种植的悠久历史;畅谈当前全球性的大问题:粮食问题,我们还需要做的工作。
(三)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被子植物开花后,传粉、受精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密切相关;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关心全球面临的粮食紧缺问题。要求学生不迷信权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或相反的、有一定依据的观点,进行调查和探究。
教学反思
“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就要发生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都非常抽象,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学生易于接受。书上没有提到受精极核,也没有讲它的发育,我认为应让学生得到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片面的。有时间可以让学生讨论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的形成,了解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
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二时)植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
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了解营养繁殖在生产中的利用。
教学重点
植物的主要无性生殖方式:营养繁殖.
教学难点
嫁接的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讲授法
教学准备
挂图、录像、提前准备植物的营养繁殖材料、投影片。
教学设计
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趣引入由繁殖器官讲到营养器官,形成营养繁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的方法提前让学生准备营养繁殖的小实验上就方法进行讨论、总结
嫁接进行方法指导(见本165页)有条的学生回家进行嫁接练习
组织培养提供一些组织培养成果的图片阅读资料、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花、果实、种子是植物体的繁殖器官,这些器官为植物体繁衍后代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这些器官可以进行繁殖作用外,植物体还有哪个结构能起到繁殖作用呢?学生会提到:根、茎、叶。确实如此,植物的根、茎、叶也有一定的繁殖作用,植物体靠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过程叫营养繁殖。(板书)
二、新
(一)营养繁殖的方法(前可让学生提前做一些营养繁殖的小实验,例如土豆、蒜、番薯、柳枝、吊兰等,上可以进行交流。)
1.分根法:夹竹桃、腊梅等灌木,它们的丛生茎下各自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
2.压条法:方法见书
3.扦插法
4.嫁接法:有条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见本165页:(1)取番茄植株做砧木;(2)由刀片在茄子植株的顶部截取长约6厘米的茎做接穗;(3)迅速把接穗削面全部插入砧木的劈缝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接合;(4)由棉布条包裹接口,外面再用细麻绳扎紧;(5)浇透水,用透明塑料袋把嫁接好的植株罩住;(6)嫁接后,每天早晚要揭开塑料袋,透气10分钟。一星期后,接穗开始生长,可撤去塑料袋,但要保持泥土潮湿。
(二)组织培养
说明: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的条下,都有分化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这叫做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这主要原因是: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幻灯片、图片向学生介绍组织培养的设备、条和方法;也可带领学生去参观学校附近有组织培养室的单位,加强学生对这已广泛推广的新技术的了解。
介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例如:利用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快速、大量生产有经济价值的试管苗,然后移入温室或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在花卉、果树和林木等多种植物上已用此种方法进行工厂化育苗。又如:用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除去植物体中带的病毒,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目前这一技术,已在马铃薯、兰花、菊花和草莓等植物上得到应用,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教学反思
学生下准备营养繁殖的材料,如后的马铃薯块茎实验、芦荟、吊兰等,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短时间内很难见分晓,这种例子很多,不妨让学生举一些。例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指的就是扦插。例如:如何种葡萄等果树,要强调:选取的枝条要新鲜、爆满。有些植物不宜形成不定根,成活较困难,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