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5-03 08:59
生物样本库也被称作“生物银行”,既然是银行,就不单单仅具备“仓库”的存储功能。生物样本库的核心是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需要全面的信息化运作和管理。但由于生物样本库是一个多学科领域,信息化还需要经历一个从专职到专业的转变历程。
生物样本库不单单仅具备“仓库”的存储功能。
在信息时代下,生物样本库与大数据的碰撞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如果样本没有信息的转化,其作为转化医学和个体化医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日前,在由生物谷主办的2016(第三届)生物样本库与临床研究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王伟业语气坚定:“建设生物样本库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最大化地转化为信息,信息化一定是生物样本库建设的下一个重点。”
生物样本库也被称作“生物银行”,既然是银行,就不单单仅具备“仓库”的存储功能。王伟业表示,生物样本库的核心是生物样本和临床信息,需要全面的信息化运作和管理。但由于生物样本库是一个多学科领域,信息化还需要经历一个从专职到专业的转变历程。
数据共享如同“戒烟”
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如同计算机操作,在键盘上打字是“进口”,计算机进行运算处理是“操作”,屏幕中显示出结果是“出口”。在我国,由于生物样本资源丰富,操作相对容易,所以“进口”的速度很快,但是,资源应用的“出口”却问题突出。
“生物样本库与传统生物资源保存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样本的信息化问题。”王伟业表示,生物样本库一定要与传统的、以单一课题需求为目的的生物样本储存有本质的区别,但现在我国大多数样本库建设还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从国际范围看,生物样本库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建立样本库,之后才可能是数据被共享,最后发展为样本资源网络。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机构研发的caTissue生物样本资源库管理软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样本资源交流平台;法国也开发出生物样本库短信服务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建立起样本贡献者与样本库之间的联系。
而据记者了解,我国生物样本库建设大多停留在第一阶段,目前还缺乏全国性的生物样本资源库网络,样本信息无法与临床等其他信息整合,使得样本信息资源难以共享。
“目前阶段最大挑战就是生物样本库数据共享。”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郑培永就曾坦言,“中国的生物样本库数据共享就像戒烟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都想用别人家的数据而自己不想提供,都顾虑自己的权益受到影响,怕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窃取。”
可以说,由于理念认识上的问题,导致我国生物银行信息化遇阻。一位英国学者的建议就较为中肯:“如果样本库建设继续以样本为轴心的策略发展,生物样本库将很难满足日益受信息化影响的科研需要,甚至会造成生物样本的费用性储存的浪费。因此生物样本库需要改变战略重点,从生物样本为主向以信息为中心的生物样本信息库转变。”
“银行”亟待联网升级
如何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系统,也就成为未来我国生物样本库建设的重点任务。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雷在上述论坛上指出,在大数据时代,生命科学逐步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发现模式发展,利用海量的生物数据发现生命运行的机制,其关键就是对生物大数据的解读和利用。
“互联网和大数据这两个概念在现代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是必然存在的重要元素。”王伟业同时指出,临床信息、生物样本和研究结果作为医学研究的三大资源,皆为医疗大数据的来源,而数据和其产生的信息都需要通过互联网交流发挥作用。
“通过生物技术可以挖掘生物样本内涵的生物活性,其产生的研究结果就是累积大量数据信息,随之进一步更加全面地反映生物样本的生物特性。”王伟业补充道。
为促进生物样本库信息化建设,王伟业曾多次提出“平台化医学研究资源”的理念,主张样本库应起多元素的枢纽作用,研究资源和应用之间以平台模式运作与管理。
“这不是常说的某个平台,而是要整个资源以平台化结构与模式,促进资源与应用或用户之间的交流。”王伟业介绍称,平台化首先要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即提供资源与应用结果反馈促进资源满足应用/用户更多需要。另外,平台化包括的元素不应该把生物样本库仅限于临床疾病相关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应该成为正常个人健康档案资源。
来自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李昊?博士则提出共建“生物医学研究协作网络”的提议,该网络的核心包括了快速匹配各研究者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各自生物样本资源的共享和利用需求,也包括对多变的工作流程和科研规范的快速适应的网络工作平台。
李昊?表示,上述平台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机构、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高效、安全和符合伦理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关联服务,同时数据的共享也会更进一步促进相关的协作研究,更大规模的数据也可能带来新的知识发现。
还有专家建议,生物样本库中使用的大部分资源也可以采用金融计算的方式。例如,精确的信息可以证实治疗过程中不同因素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以一种可以理解的形式展现出来,甚至可以预测治疗的结果。
从专职到专业
“互联网+”时代下,现代生物样本库更趋向于一个信息项目,如果没有一个以数据为重心的策略,很难想象这家“银行”还凭什么继续支持现代医学研究。
“国内生物样本库仍不像是一个与研究非常紧密的机构,为了让自己表现得更专业,样本库通常雇几个专职工作人员,但专职并不等同于专业。”王伟业表示,由于样本库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如医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冷冻保存技术、生物信息学和信息管理学等,从专职到专业是个复杂的学习过程。
王伟业表示,生物样本库的信息化管理是样本资源所必需的,信息化和生物信息是两个方向,而生物信息学需要这两个领域的交叉人才。“人们容易把生物信息理解为IT,但是IT人员只能够满足要求的计算机功能,却不知道生物领域的逻辑。因此需要生物学和IT人员紧密配合才能够达到要求。”
国内对样本库信息化管理方面很容易把一些问题归纳为计算机的问题,其实有不少需求或者问题不一定是计算机方面的,比如样本库的信息如何标识、怎么注解等相关问题,这不能只依赖IT工作,而是需要具有医学生物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去做。
为此,王伟业建议,由于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与样本库的专业程度紧密相关,所以,从业者如果一开始仅把建库理解为做好储存是没有意义的,负责人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程度,承担样本库工作的专职人员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学习从专职成为专业人员,而不是把专职等同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