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3-24 09:26
2014?稳派名校学术联盟?高三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A“渐”读jiān;B“噎”读yē;C“饬”读chì)2.C(A层峦迭嶂——层峦叠嶂;B呕气——怄气;D殒落——陨落)3.C(“终身”指一辈子,多指切身来说;“终生”多就事业而言。据句意应选“终身”。“拭目以待”形容急切地想看到所期望的事物或等待某事物发生,“翘首以待”形容等待得急切。(2)句中含有“能否”一词,说明有两种可能,故不能选用“翘首以待”。“径自”指不与别人商量便自作主张去做某事,“竟自”指做事出乎人们意料,让人吃惊。据语境应选“竟自”)4.D(A结构混乱,“作家”没有说完,就说到了“读者”;B“精神……浮现”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在最后一个分句前加“人们”)5.B(④中的“这”紧承横线前的一句话,然后以书法为例说明观点;③说明意象形成的另一个因素,应放在最后) 6.B(“在路人的劝说下”错,路人认为应该把卡西莫多烧死或淹死)7.A(“它是艺术家获得创作动力的源泉”错,原文说“当艺术家通过艺术敏感获得创造的动力时”,据此可知,艺术家获得创作动力的源泉是艺术敏感)8.C(A“杂乱无章”错,原文是说“可以不合逻辑,不合日常生活的真实,可以天南海北,可以远古今朝,可梦幻可真实”,这并不等于“杂乱无章”;B“亲身经历”错,原文是说“自身经验”,这两者并不相同,如李商隐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庄生晓梦、杜鹃啼血”等等;D“情感是凝聚意象的核心”错,这只是黑格尔的观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凝聚意象的核心”是“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体味生活、反省自身所得到的感悟主旨”)9.C(“实录下来便成了优美的诗篇”错,原文是说需要通过艺术的方式把这些印象融汇起来)10.D(应解释为“逃亡”)11.D(D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表示比较,“比”;B第一个“则”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就”“那么”;第二个“则”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C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第二个“之”是动词,“前往”)12.A(①说明韦鼎孝顺,④说明韦鼎深受高祖器重,⑤只是说明案件上报给韦鼎。把含有这三项的排除即可)13.(12分)(1)等到(陈武帝)登基,授予韦鼎黄门侍郎一职,不久升任司农卿。太建年间,(韦鼎)担任主使出访周。(采分点有:“受禅”、“拜”、“寻”、“聘”,语意准确连贯)(2)(韦鼎)于是逐条陈述他的同谋暗地里谋划的不轨之事,这个人非常害怕,立即自首服罪。(采分点有:“条”、“徒党”、“伏”,语意准确连贯)(3)(主人)于是告发客人杀死了她。县中的有关部门审问,获得了客人犯罪的所有证据,于是判处客人死刑。(采分点有:“鞫问”、“具”、“坐”,语意准确连贯)【参考译文】韦鼎,字超盛,是京兆杜陵人。韦鼎年轻的时候就通达脱俗,不拘小节,广泛涉猎经书和史书,多智慧。为父亲守丧,五天不进滴水,悲哀痛苦超过了通常礼节。服丧完毕后,担任邵陵王主簿。陈武帝在南徐州的时候,韦鼎观察他的云气,知道他肯定能做王,于是把妻子儿女寄居在那里。趁机对陈武帝说:“明年有大臣被诛杀,其后四年,梁大概会被取代。我观察您天生神明而威武,继承中断的宗祀,恐怕就是你吧!”武帝听了韦鼎的话,非常高兴,于是就制定决策。等到陈武帝登基,授予韦鼎黄门侍郎一职,不久升任司农卿。太建年间,担任主使出访周国。转任临海王长史,管理吴兴郡事。至德初,韦鼎卖尽田地房宅,寓居在僧寺。友人问他缘故,他回答说:“江东王的气数已经在此刻完毕了。我和你当葬身长安。机运将到来,所以把家产全部卖掉。”当初,韦鼎出访周国,曾同高祖相遇。韦鼎对高祖说:“观察您的容貌,本来就不是平常的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能比得上的。不久必然有大大的尊贵,尊贵后天下就会统一。您的相貌不可言说,希望您珍重自爱。”等到陈朝被平定,皇上派人召请他,授任上仪同三司,待遇非常优厚。皇上每次设宴犒赏王公,韦鼎总是参与其中。当时兰陵公主守寡,皇上替她找丈夫,挑选了侍卫柳述及萧?等人来给韦鼎看。韦鼎说:“萧?肯定会封侯,却没有让妻子尊贵的相貌,柳述也会通达显耀,但是最终不能保住自己的职位。”皇上说:“职位是由我决定的。”于是把公主下嫁给柳述。开皇十二年,韦鼎任光州刺史,用仁德礼仪教育人,力求光大清静的品行。光州中有土豪,外表老实,暗地里做违法之事,常常做些偷盗的事情。韦鼎在集会时对他说:“您是有身份的人,为什么要做贼?”于是逐条陈述他的同谋暗地里谋划的不轨之事,这个人非常害怕,立即自首服罪。又有人外出做客游玩,同主人家的小妾私通,等到主人回家,小妾已经盗窃了珍贵的物品连夜逃跑了,不久这个小妾被发现死在草丛中。主人知道客人与小妾私通,于是告发客人杀死了她。县中的有关部门审问,获得了客人同小妾私通的所有证据,于是判处客人死刑。案件办成,上报给韦鼎。韦鼎看完案状后说:“这个客人确实有私通行为,却没有杀人。是某个庙中的和尚偷窃了妾的物品,让奴仆杀了她,赃物藏在某个地方。”于是立即释放了那个客人,派人去捕捉和尚,找到了全部的赃物。从此辖境内安定平静,大家都称赞他断案如神。不久,韦鼎被征召进入京城,因为年老多病,朝廷屡次给予他优厚的赏赐。不久,韦鼎去世,时年七十九岁。14.(8分)(1)运用比喻,把刘?比作燕鸿,说他刚刚要施展才华如同大雁刚要展翅高飞就断了翅膀,既赞扬了刘?的才华和志向,又对刘?的遭遇深表同情。(写到比喻给2分,分析给2分)(2)为老友万里相逢而欢。为老友坎坷的命运而泣,为自己长期受排斥而泣,为贤才远离京城、国家动荡不安的命运而泣。(一点1分)15.(8分)(1)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2)群山万壑赴荆门 一去紫台连朔漠(3)填然鼓之 弃甲曳兵而走(4)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5)久作长安旅 小楫轻舟(有错字、漏字、加字,则该空不给分;5小题全做,则按前面4小题给分)16.(3分)①地处郊外;②没有设施;③栽着柿、栗、梅三种果树。(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17.(6分)①栗和柿的外观对比。从外观上看,栗子毛茸茸,而且长有刺毛;柿子颜色鲜艳。通过对比突出了栗子和柿子的不同,为写“我”及人们对栗和柿不同的感情作了铺垫。②“我”和本地人对栗和柿的态度的对比。本地人没有因柿的美丽而欣喜,也没有因栗的丑陋而弃之;“我”却喜欢柿而不喜欢栗。通过对比,写出了“我”和本地人对栗和柿的不同态度,蕴含了文章的主题。(一组对比各3分。写到对比给2分,分析准确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18.(6分)①梅也是“公园”中所栽的树,梅花是其大观。②前面对栗和树是实写,写梅花是虚写,写梅花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技巧。③“我”想到的是梅花,本地人想到的却是梅子。作者通过如此描写梅写出了“我”和本地人观念的不同,揭示了文章主旨。(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19.(6分)不同:“我”追求精神上的充实、愉悦;当地老百姓追求实用,非常现实。评价:精神高于物质,人应当追求精神上的充实、愉悦。当“我”面对刮着北风、雨季侵袭的冬季,那一朵朵小小的梅花会给我们带来春的信息,使我们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比梅子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更有价值。(写到不同给3分。评价给3分。评价时既可肯定作者的观念,也可肯定老百姓的观念,只要能够联系文章内容自圆其说即可)20.【评分说明】要求写出声音的特点,如果没有写出声音的特点,9分左右。比喻、排比、反问句三项要求要齐全,每缺一项,扣2分。要敢于打高分,甚至满分,也要敢于打低分,切忌分数集中在10分左右而没有拉开距离。21.【立意分析及评分说明】本题材料是一则故事,具有比喻、象征意义。这类命题方式并不鲜见,如2015年高考辽宁卷、2015年高考天津卷、2006年高考江西卷等等。对这类材料的立意,首先要挖掘出其象征义,然后进行类比联想,由此及彼。材料中,羽毛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脱离了鸡毛掸子这一集体,妄图凭借风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处境,最终落了个被踩进泥中的下场。 由此可确定以下角度:①正确认识自己。②改变自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③个人与集体。如果有其他角度,只要符合材料的内涵均可。要敢于打高分,甚至满分,也要敢于打低分,切忌分数集中在36分左右而没有拉开距离。江西省名校联盟2015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语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