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思维在操作活动中“轻舞飞扬”

逍遥学能  2016-03-18 11:31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变得生机勃勃起来。但是如果认真审视时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不难发现,相当多的操作活动只注重生动活泼的“形式”,却缺少活动中数学思维的含金量。这样不仅达不到操作的目的,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那么,怎样才能提升数学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让数学思维跟操作活动共舞呢?

  一、巧设操作活动,让数学思维“舞”得有张力。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课程标准》

  根据上述《数学课程标准》的阐述,操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应学生年龄特点,操作材料尽可能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操作过程也不宜太复杂,只有精心设计的活动,才会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设计操作活动要注意以下三点:适时、适量、适度。

  二、规范操作要求,让数学思维“舞”得有方向。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无论哪一类操作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活动内容,规范学生操作要求。规范操作要求,具体表现在:咬紧目标不放松、重视示范不轻率、把握流程不偏向这三方面。

  二、抓住操作亮点,让数学思维“舞”得有活力。

  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会产生价值,这产生新价值的过程,正是难能可贵的创造过程。——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教师在进行学生操作活动设计时,一般都要经过周密的考虑,主观上努力想尽各种可能。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课本内容,让师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师生有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死”的知识活起来,让“静”的课堂动起来,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与“建构”,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可以从让学生自主性操作、让学生多样性操作、让学生创造性操作这三方面去努力。

  三、有效引导反思,让数学思维“舞”得有内涵。

  只有动手才能有所得。——美国作家赛珍珠

  众所周知,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把动手后的这种“得”用语言准确地加以描述呢?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也与同事们进行了探讨,总结出:说写结合促思维、创设疑点促争辩、以书为本促反思三个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充分阐明了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所以我们要设计好操作方案,把握好时机,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评价学生的操作成果,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在操作活动中“轻舞飞扬”。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胡国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数学知识点: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的定义
下一篇:掌握2014年高考数学各类题型答题技巧拿高分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让数学思维在操作活动中“轻舞飞扬”】相关文章
【让数学思维在操作活动中“轻舞飞扬”】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