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明清书画的成就

逍遥学能  2016-03-09 11:39

明清书画:
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居统治地位。明末著名画家徐渭,善用泼墨,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



明清的书画成就:
1.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明末画家徐渭擅长泼墨,擅长泼墨,其作品《墨葡萄图》;清朝画派“扬州八怪”,最著名者郑板桥,其作品有《兰竹图》。

郑板桥画的竹子:


郑板桥: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夏朝的兴衰(禹建夏、家天下)

世袭制: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基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





国家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私有财产制度的出现,为国家的产生奠定经济基础。
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促使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第一次社会分工出现以后,劳动生产力提高,商品交换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由于要吸收新的劳动力,于是带来了奴隶制,第一次大分工也带来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成了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时,出现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部落、部落联盟也开始形成,商品贸易也开始出现,也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住得稠密的居民形成了亲属部落联盟,部落的融合形成了民族,由于战争、掠夺的需要,就出现了军事首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等氏族社会机关。
第三次社会分工,使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贸易的扩大,所有权和抵押的产生,财富日益集聚到少数人手中。 三次大分工的出现,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而二者之间的矛盾又不可调和,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人们为获取更多的财富而导致矛盾加剧,矛盾的不可调和就成了国家起源的政治基础,在这样的社会里,只能或者存在于这些阶级相互间不断的战争中,或者存在于第三种力量的统治下,这第三种力量高于各阶级,压制他们的冲突,国家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
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国家不同于氏族,一是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的,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又是在这些阶级冲突中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要消失。



禅让制与世袭制的区别:
1、禅让制就是当权者离职后由他本人把职位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的人担当,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世袭制就是当权者离职后职位自动由自己的儿子或有血缘关系的人担当,从此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
2、禅让制针对的是氏族社会晚期的父系社会制度,世袭制针对的是奴隶社会以及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制度。
3、禅让制时,国家尚未产生,而世袭制伴随着早起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发展。



宗法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夏朝完成了由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过度,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对之后个各个封建王朝产生深渊的影响。



传说中夏朝的疆域:



二里头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于1953年首先在河南省登封县王村遗址发现,这个遗址的晚期堆积中发现有青铜小刀和青铜锥,器形和铸造工艺都很原始。从地层关系上可以清楚地判断出这种文化的年代晚于人们熟悉的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商代,这种文化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时代,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随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二里头遗址的大规模科学发掘,资料越来越丰富,许多碳14测定数据集中在公元前21?前15世纪。考古界遂把这种文化定名为二里头文化,并做为夏文化的主要讨论内容。
20世纪80年代,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现不仅遍及河南全省,而且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和陕西省东部各地都有发现,已达100多处。这些遗址中既包含早期的城址、宫殿建筑、村落、墓葬群,也有一些铜器冶铸、制石制陶、制骨的手工业作坊,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早期青铜器、玉器、象牙雕刻器和漆器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研究夏代经济和文化的珍贵资料。
由于夏文化是许多地区不同氏族集团交融的产物,在这广阔的地域内,各地的夏文华文化不尽相同,主要可分为豫西地区的二里头类型、晋南地区的东下冯类型。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盘庚迁殷、牧野之战,国人暴动)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直到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殷商”。公元前1046年,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商朝灭亡。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盘庚迁殷

在盘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乱,同时黄河下游经常闹水患,商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危机。盘庚继位以后,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并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发展,社会富足繁荣,商王期从此中兴。故商又可称为殷或殷商。

牧野之战

商朝晚期,纣王暴政。周部族逐渐强大,决定推翻商纣统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

国人暴动

周厉王即位后,宣布山川林泽收归国有,百姓严禁利用,对内采取高压政策。镐京内的平民阶级“国人”对此十分不满,引发暴动,后周厉王逃离镐京,周公,召公代理政事,史称“周召共和”。



殷墟文明主要成就:
1、殷墟出图大量刻有文字的兽甲,被称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2、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其中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统治中心:


殷墟文明:
殷墟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之为“大邑商”、“商邑”,为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所在地,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殷墟为都城的商代晚期,疆域广阔,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空前发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典范之一。殷墟以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殷墟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华夏先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有: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④统一度量衡,在秦国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这些措施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的性质和特点:
商鞅变法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发动的一个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宗室多怨鞅”以至于商鞅被害。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的发展和历史趋势,加上新法已经推行18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变法的比较:


























春秋


战国


目的


增强实力,争做霸主


确立封建制度,建立地主阶级专制统治


内容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旧贵族特权


特点


维护旧的奴隶制


用封建代替奴隶制


阶级


旧奴隶主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统治,发展封建经济,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变法成功根本所在。
2、变法得到强有力的统治阶级秦孝公的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改革全面彻底。
3、法家思想的传播,商鞅个人对守旧势力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
4、商鞅取信与民,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得到人民的支持。

商鞅变法成功的启示:

1、改革是变革旧秩序、旧制度的一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新时代进步的潮流。
2、改革必然会遇到重重阻碍,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




南门徙木立信:


徙木为信: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于《史记?商君列传》有这样的记载:“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意思是: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黄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斤黄金,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的的思想体系,作为整个儒家的理论基础。在政治方面,他宣传“为政以德”和“礼治”,以“德”来治理人民,以“礼”来治理国家。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体系。他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成为儒家基本的经典。他的言行由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成为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思想的特性: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孔子、孟子、荀子的观点对比:




























伦理观


治国理念


民本思想


历史观


孔子

性相近“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孟子

性善论“仁政”“施人与民”“民贵君轻”社会进步

荀子

性恶论强调“仁义”“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社会进步


孔子思想学说形成背景:
1.社会变革: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日益频繁,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思想意识和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2.鲁国的文化传统:“周礼尽在鲁”。鲁国文化上仍保留许多周文化的传统,这有利于孔子把西周依赖的礼乐文化加以改造而创立自己的学说。

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仅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闻名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内容
思想学说哲学和政治思想“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为德”反对苛政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遵循周礼,用德教化百姓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事实就是、学思结合、坚持真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化贡献创办私学,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弟子三千,儒家五经


孔子的教育理念在其弟子上的体现:
据传,孔子弟子三千,这里的三千不是确切的三千名学生,而是指孔子的门徒很多,而孔子的弟子们才是一代代把儒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这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指施教不分贫富贵贱,不分种族、地域。孔子的弟子有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这一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受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意思是:“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辞令的:有宰我和子贡。谙熟政事的:是冉有和季路。以文学著名的:有子游和子夏。”使不同长处的学生都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孔子在教育教学中既注意保护他们的个性特点,又因势利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弟子冉有问孔子:“我应该去远行么?”孔子回答:“你应该立刻去。”弟子公西华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你的父兄还在,最好谨慎出行。”公西华表示不解,问:“我实在不明白,同样的问题,回答却大相径庭。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冉求禀性柔弱退让,所以激励他进取;你莽撞勇武,所以要抑制警戒。”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思想家老子

老子:
老子即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为楚国人。著有《老子》。他认为事物都有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
而治”,统治者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就易于治理了。



老子的学说和思想:
1.关于“道”的思想: 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哲学概念,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删除了“天命”学说。
2.辩证法思想:老子的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是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关于“无为”的思想:老子倡导“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要求统治者不能胡作非为,不能以严刑峻法来威逼百姓。



思想家老聃(石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初中历史知识点:先秦的绘画艺术
下一篇:初中历史知识点:科教兴国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初中历史知识点:明清书画的成就】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知识点:明清书画的成就】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