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6-01-07 09:48
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推行新课标新教材,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新要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学科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际,就在高中数学新课标下对学生各方面创新能力培养谈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数学教师肯定会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工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另一个需要认清的问题是部分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不合乎传统的兴趣,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负担.实际上,教师的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在备课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
为了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所制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教师要在挖掘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数学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三、营造创新教育的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创新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为创新提供条件.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于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让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
2.鼓励质疑问题,让学生创新.
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思,主动探索才能产生的.
3.发挥合作优势,让学生能创新.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运用集体的力量,使班级、小组、个人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讨论时,应优先让那些不发言的学生说说对所讨论的见解,并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达成共识,然后归纳整理,全班交流.
五、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经历着从重视人的创造物的价值到重视人自身的价值的转变,而对人的品质评价已趋向于提倡人的创造性、开拓型的性格.因此,最终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凡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个性品质,都是创新需要的,这些个性品质称之为创新个性.创新个性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鼓励幻想,鼓励和有创造力的人接触,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论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