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11-10 16:40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学生在这一年中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在化学方面能力的形成,也影响着他今后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现代教育已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转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因而教师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学困生,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值得化学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一、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它能使人集中注意,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学困生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与学困生心灵相通、心理相近,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地工作,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如在上《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蛋白质”一节时,我曾做过这样一次同课异构。第一次,以教材“新闻链接”栏目中震惊全国的“大头娃娃”事件引入。当我投放“大头娃娃”事件相关图片的时候,我注意观察了学生。有部分“学困生”看见“大头娃娃”图片后在笑;大多数学生对这个事件表现出吃惊,能认真地看新闻;有部分“学困生”漫不经心地看着投影。第二次,我把“三聚氰胺”的事件以表格的形式摘录了部分加入三聚氰胺的液态奶。液态奶涉及的范围较广,有核桃牛奶、高钙低脂牛奶、早餐奶、妙点牛奶等。我注意到刚开始还有部分学生在边笑边看,紧接着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震惊了。当我把网上摘录的两句话“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投影出来时,有的学生表现出了愤怒,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积极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学活动。学困生长期受到歧视,他们对一切都表示怀疑,对老师产生了对抗、厌烦的情绪。消除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智力型学困生往往长期以来成绩差,因而很少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更不用说是表扬和鼓励了。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往往因学困生拖班级后腿,常常斥责他们,学困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记得一位女生这样说:“不知为什么,哪个老师表扬我,我就感觉特别爱上哪个老师的课。”
由此可见,对学困生来讲,老师的每一次鼓励、每一个微笑对他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安慰和激励。教师可以在班级鼓励,家长会上鼓励,面对面鼓励,还可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下鼓励性的话语。教师在鼓励学困生的同时不但缩短了教师和学困生的心理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要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对基础薄弱、考试经常失败的学困生,要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不断为他们提供学习、发现、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信心,帮助他们增强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由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学生们拥有战胜自己的勇气,那么他们就无所畏惧了。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止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让你站得更高。”要告诉学生,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战胜他们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鼓励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扬起理想的风帆,发挥自身潜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找回自尊和自信,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对学困生,用一份真诚去感化他们,并侧重对他们进行学习化学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和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鞋子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知道。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少教师对让学生自主学习总是疑虑重重,总觉得许多知识自己不讲一下就无法放心,总是怕学生自己看不懂课本、做不好实验,总觉得让老师替学生完成这些学习活动比较好。确实,许多事情学生没有老师做得好,但其根源在于他们的实践少、经验少。试想一下,就算教师能替代学生一时,但能替代学生一世吗?再说,学生的经验总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作为老师,正确的做法是:有计划、逐步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如果学生喜欢问“为什么”,那么,说明他们对化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心,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直接兴趣的最佳时机。间接兴趣则主要依赖于学生对学习意义的了解,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学习意义,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当学生找寻到自己探究学习的途径的时候,似乎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教师也要在实际教学中认真、耐心细致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学困生也能考出好的成绩。就让我们带着信念去追求,带着希望去寻找,带着爱心去探索,带着自信上路吧,前方的路,远远没有尽头。
作者:李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