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还是“兴”

逍遥学能  2015-10-14 18:06

有一道这样的练习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用的手法是“比”还是“兴”?不同的却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这里运用了‘比’的手法。”(《文言文双色诠释》云南出版社)与此观点相同的有《文言文译注及赏析》(长春出版社吴铜云主编)、《文言文对照翻译及赏析》(西安出版社易小平主编)等。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首诗中第三章第四章用了‘兴’的手法,第三章前四句写桑叶鲜嫩味美,告诫班鸠不要贪心,过多地食用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形成事意联系”。(《文言文全解卷》人民日报出版社原建平主编)与此观点相似的则有《名师导学文言文•卷》(湖南出版社李真微主编)等。

究竟是“比”还是“兴”或者其他什么?看来还得先从比兴手法的概念说起。按照朱熹的说法,“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很明显,二者是不同的手法:“比”是“比喻”;“兴”是联想,触景生情,如杨慎所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参见《古诗鉴赏辞典•前言》中国妇女出版社贺新辉主编)但两者也有共同的特点,即无论“比”还是“兴”都需要出现前后两个事物,且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才能成为所谓“艺术手法”。换句话说,形成“比”必须要本体喻体同时存在(尽管有时字面上不是同时存在),而形成“兴”同样需要“此物”与“彼物”的关联。

再具体来讨论“桑之未落”这个句子。如果没有(或者不考虑)本章后面“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等几句,那么“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既不是“比”也不是“兴”,因为它既无本体也无“此物”,而只能勉强称为“赋”(“直书其事”)了。而事实上诗文中句子之间内容或结构的联系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不能随意割裂。从全章的内容看,“鸠“无食桑葚”当然可以指女子“无与士耽”,可同时谁又能够断定“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不是“此时”的“此景”?如果不能断定,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说,正是由于女子看到“桑之未落”的“此景”才联想到“无与士耽”的“彼情”。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是既有“比”又有“兴”,或者说,就是“比兴”手法,而不单指一个方面。靳及苍先生也认为:“这个妇女从事蚕桑,以桑比兴,很自然。”((《古诗鉴赏辞典第21页,中国妇女出版社》 连“赋比兴”手法的权威解释者朱熹也认为第三章是“比而兴也”(见《诗集传》).

事实上,比兴手法从概念上阐述,二者是各不相同的,但在运用时经常是合而为一的,我们不必要也不应该把它们生硬地区分开来,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关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等都是这种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语文学习:语文精选基础知识习题二
下一篇:高中语文名师指导:实干加巧干 高中语文轻松学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是“比”还是“兴”】相关文章
【是“比”还是“兴”】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