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5-08-27 09:51
1.在下面句中的空格处填写恰当的词语,其中A、C项必须是成语:
A.这番话不免?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 )不可。
B.“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 )。
C.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 )。
D.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 )的;前者偏于( ),后者偏于个性。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A.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以为是不能的事。所以问题( )“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 )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B.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 )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 )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C.一个人的心理习惯( )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 )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D.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 )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 )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005年高考试题辽宁卷)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 )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4.作者说:“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 “杨柳万条烟” “烟光凝而暮山紫” “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请你结合原诗,说说“一川烟草”、 “杨柳万条烟”、 “烟光凝而暮山紫”、 “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各自表现了怎样不同的境界?
答:
5.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郭沫若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的修改。
(3)韩愈对“僧敲月下门”牌一句的“推敲”。
(4)对苏轼《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5)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
6.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回答(1)~(8)题:
(甲文)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曾组织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现山东邹县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1139-1193,即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现江西金溪人,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倡导“心即理”的学说,曾讲学于象山,现江西贵溪西南,人称象山先生)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乙文) 也说“不求甚解”
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②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忘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李治的意思是,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可以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
③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题就会清楚得多了。
④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所以,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⑤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问题: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B.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
C.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D.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答: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②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 )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③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非但无益,( )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
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 )是有所专指的,( )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A.①所以,②并且,③而且,④即使、也。
B.①因为,②而且,③反而,④即使、也。
C.①因为,②并且,③反而,④虽然、但
D.①所以,②而且,③而且,④虽然、但。
(3)给(甲)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答:
(4)说说(甲)文引用列宁、诸葛亮、陆象山和一般人的读书经验要证明的论点是什么,它们与论点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
答:
(5)甲文反对“咬文嚼字”,说“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而朱光潜先生却提倡“咬文嚼字”。两人的观点是否针锋相对,互相矛盾?
答:
(6)(甲)(乙)两文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两文的角度却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它们各自的角度是什么?
答:
(7)(甲)(乙)两文写作的目的也不相同,请摘出文中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语句。
答:
(8)这两篇短文为我们提示的读书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
7.作者说:“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个句子深刻地分析了“套板反应”的危害。请你联系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体验,写篇短文,要求举几个实例加以具体说明,不少于600字。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是一道“咬文嚼字”练习题,要如作者所说的从思想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思考。A项从句意来看当选“咬文嚼字”的同义成语。B项当选与“岑寂”意义相反的词语。C项要分析前后之间的关系,后者当是前者的加工和升华。D项前后意思相反。
答案:A.锱?必较。B.搅扰。C.点铁成金。D游离;类型。
2.解析:正确选用关联词语的前提是必须熟悉关联词语及其所表示的意义,解题时要从语意上分析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A项是作者表明自己的看法,否定前一句而肯定后一句。B项第一空格后面句子补充说明原因,第二空格后面的句子则是进一步说明“不易控制”的两种表现。C项第一空格注意下一分句有“就”字呼应;第二空格前后是递进的关系。D项第一空格注意“阅读或写作”这是一个表选择关系的词语,符合无条件复句的要求;第二空格注意下一分句有“才”字呼应。
答案:A.不在、而在(或“不是、而是”)。B.因为,而且。C.如果,甚至于。D.无论,只有。
3.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辩析能力。第一个空格前后的句子显然是因果关系,故应选“所以”,而“虽然”则是表示转折关系;第二个空格选“必须”,是副词,强调事理上的一定;有时还可表示加强命令的语气(如“你无故打人,必须作深刻检查”),通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必需”侧重于物质上的必要、不可缺少。常用在名词前作定语,或与其他词素组成一个名词(如“必需品”)。第三个空格选“表现”。“表现”是显露出来的意思,“表示”是“用言语行为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强调的是“用言语行为显示”;“透彻”是“(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精确”是“非常准确,非常正确”的意思。解答这类试题,对实词要注意分析不同语素,对虚词可以通过另造句子来分辨,总的来说,要放在这一定的语境中考察。
答案:A。
4.解析:这是一道深入探究的题目,在文中作者只是概括地说明这些“烟”字表现了“种种境界”,但究竟各自表现了什么境界,限于篇幅,不可能详尽说明。我们在阅读时应当依照作者的提示,结合原诗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答案:“一川烟草”,这是南宋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词句,原文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是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的“一川烟草”从广度喻愁之多,以铺天盖地的“满城风絮”从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以连绵不断的“梅子黄时雨”从时间比喻愁之悠长而难以断绝。
“杨柳万条烟”,语出唐朝诗人岑参《送杨子》:“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盛唐人赠别诗全无儿女情态,多作豪壮语。诗以梨花杨叶点缀春景,表现阔大气象。
“烟光凝而暮山紫”,语出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描写滕王阁的秋景,前句写?江清秋,后句写西山暮色,表现一种凄凉苍茫的情调,为下文抒发自己命途多舛定下基调。
“蓝田日暖玉生烟”,语出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作者以此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含带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怀才不遇的遭遇和失意怅惘的心情意绪。
5.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和观点的训练题,解题时要注意“概括”二字,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
答案:①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不同说法有不同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②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实质就是推敲思想感情。③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于控制的。既可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④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回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6.(1)解析:副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有其特殊的表达作用,经常进行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答案:A指出不要不加区分地反对,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B指出这个现象的普遍性,但也不是全部。C言下之意,还有人自以为读懂了,而实际上并没有读懂。D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2)解析:本题①句判定前后哪是因,哪是果;④句区别假设关系和转折关系,这两项难度不大。难点在②、③两句。“并且”和“而且”都可用作句中成份之间的关联词,但“并且”一般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而且”则常用于连接形容词、动词、副词,表示进一步的意思。在表递进关系的复句里,如果前后两个分句都是肯定句式或都是否定式,则用“而且”与“不但”(非但)呼应;如果前一分句是肯定句式,后一分句是否定句式,或者前一分句是否定句式,后一分句是肯定句式,则当用“反而”与“不但”(非但)呼应。
答案:C。
(3)解析:对于比较复杂的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思路。
答案:该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①段),开宗明义,提出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是没有充分的理由。
第二层次(②-④段),通过对陶渊明原话的全面解读,得出对“不求甚解”的正确理解。
第三层次(⑤-⑨段),引用古今中外的事例证明“不求甚解”是许多大家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
(4)解析:写议论文必须保证材料和观点一致,使其有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本题旨在加深对这一要求的理解。
答案:作者要证明的论点是第④段指出的“不求甚解”的基本涵义有两层: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二是说明读书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第⑤段引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自以为读懂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却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第⑨段引用一般人读书要反复多次阅读才能读懂的经验,是为了证明第一层意思。引用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陆象山读书“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是为了证明第二层意思。
(5)解析:这也是一道比较阅读思考题。解题时,要体会文中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所赋予的不同意义。
答案:不矛盾,因为两人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理解并不相同。(甲)文的“咬文嚼字”是指读书时“因执一点”,也就是(乙)文所说的“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朱光潜先生说:“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是不好的。”(甲)文用的正是这个通常的意义,是贬义。而朱光潜先生对“咬文嚼字”却赋予了全新意义,指的是“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用的是褒义。
(6)解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思考题,要求同中求异。进行此类训练,可以提高我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答案:(甲)文说:“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一般的人是对陶渊明的这句话采用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的方法,因此作者主张从整体上来理解陶渊明的本意。(乙)文认为“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因此他是从“考察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入手”来分析他的原意。
(7)解析:任何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发,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这两篇短文字面讲的是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今人读书的弊端,给今人读书提供借鉴。只有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领会文章的现实意义。
答案:(甲)文的写作目的主要表现在第⑤段,批评一些人的“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就自以为读懂了马列主义的不正之风。(乙)文的写作目的在最后一段,有的书可以“不求甚解”,有的书可以“求甚解”,略读和精读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8)解析;这是一道概括综合题,解题时先要围绕“读书方法”这个中心,从文中寻找相关论述,然后再加综合归纳。
答案:(甲)文有:要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一读就懂,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不要固执一点,支解书中观点,要前后贯通,注意整体分析。(乙)文有:不要搞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读,要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对书中的观点,要了解和分析它的具体背景,看看作者是针对什么而发出的议论;“求甚解”和“不求甚解”这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各得其宜,各有所用。
7.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思考题,要求联系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以致用。“套板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定势思维的负面效应。定势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利用既有经验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它也可能使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就是如作者所说陷入“套板反应”的泥潭。这样的事例在学习和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学习中,写文章总是几句现成的话,现成的模式,拿不出新套套;解题时,总是按原来的老模式去思考,找不到新的方法。至于在生活中就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我们过去总是不能摆脱对领袖人物的迷信,思想不能突破禁区;但现在又有许多人摆脱不了对西方政治模式的迷信,企图在中国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忘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责任。如此等等,如果能经常进行反思,将会大大有利于我们思想水平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