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散文阅读

逍遥学能  2014-08-24 10:03

本文主要为考生提供“2013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吴长忠

在我的故乡,关于鹰的知识不像辞书中表述的那么精确抽象,但却极为鲜活有用。父辈们谈起鹰,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说谁在村东头坟地里那棵老柏树上看到了一只鹰;谁家的老母鸡被鹰捉走了;谁玩的鹰昨天捉了四只兔子。或者指着左胳膊上端着的鹰说:看见了吧,这就是鹰。个头比鹰大的是老雕,老雕咋能跟鹰比。鹰吃活食,只吃活食。老雕什么都吃,活的死的都吃。还有个头比鹰小的,那是鹞鹰,鹞鹰抓不了兔子,连鸡都抓不住,只能抓小鸟。在父辈们心目中,鹰是至高无上的。他们赞美它,在心里供着它,也在艰难的生活中与之为伴,借助鹰的翅膀和利爪,获取些许精神愉悦和生活所需。

村里有个叫李文友的,是大家公认的一条好汉。他不仅精于农耕,在鹰的驯养方面也是顶尖高手。

“李伯,你怎么抓到这只鹰的?”我和几个孩子盯着李伯左胳膊上端着的鹰。

李伯得意地笑着。“当然不是飞到天上抓的啦。鹰跟人一样嘴馋哪。我在大柿树下拴了一只母鸡,在一边布了网,它在柿树上落了三次,都没抓我的鸡。跟我斗心眼呢。它飞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故意叫它看见我,不敢下来抓别的食物。它还是精不过人哪。它刚抓住老母鸡,我就用网套住它啦!”

李伯越说越兴奋。“孩子呀,用手指敲它一下,不能让它睡觉。”

我轻轻地敲了敲鹰的翅膀,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让鹰睡觉啊?”

“你说咱玩鹰是为什么?为了捉兔子。你一松手这鹰不捉兔子飞到天上去了怎么办?玩鹰啊,最要害的是控制好鹰的力气。刚捉到的野鹰,力气大得很,一展翅膀能飞几千里,你敢一松手,它马上就飞没影儿了。咋办?就得叫它变瘦,就得耗它的力气。陪它熬夜,不让它睡觉,就是办法。熬过头了,把鹰熬病了,熬死了,那也不行,还得有别的法子。”李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枣核大小的线团儿,“把这东西塞到鹰嘴里,叫它咽下去,它会很难受,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把线轴子吐出来。它一吐出来,线轴子会把它肚子里的肥油带出来,这个办法来得快。”

“这么熬它、饿它、折腾它,鹰还怎么能捉兔子呀?”李伯说道:“也不能很耗它的力气,还要喂它鸡肉、鸡血,每次只让它吃半饱,叫它只有力气抓兔子,没有力气往远处飞。”

至今想起这种驯养鹰的手段,我仍心存惶恐。想那桀骜不驯的天之骄子,威猛无比的鸟之精灵,一旦落入人的股掌成为人类活动的工具,竟也这般困窘孤苦!

已是秋冬交替的季节,正是猎鹰捉兔子的大好时光。我们十几人,按李伯的吩咐,一字儿散开,在枯黄的田野上奔走着,屏息静气地盯着远方,希望能惊起潜伏的兔子。那鹰也像我们一样,伸长脖颈,转动着一双锐眼,洞察着沟沟坎坎间的动静。果见一只兔子从前边田垄中跃起,垄间腾起一串飞尘。再看那鹰,早已从李伯手腕上弹起,紧贴着地面,箭一般地向目标扑去。只见它两只利爪往下一伸,宽大的翅膀扑扇几下,荡起一个雨伞大小的尘团。就这么一瞬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结束了。时间之短,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甚至也有几分让人失望,这么精彩的场面,竟这样糊里糊涂地结束了。

李伯跑过来一边喊着,“是一只好鹰,是一只好鹰”,一边蹲下身子,轻抚两下鹰的翅膀,那鹰骄傲地扑棱一下翅膀……少顷,李伯便把鹰推到一边,用手掏出兔子仍在跳动着的心脏,送到鹰的嘴里,这就是对鹰的奖赏了。

那一天,这只鹰抓了五只兔子。它是一只好鹰。

前些日子李伯给了我一个孝敬他老人家的机会。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仍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为修连接几个自然村的柏油路而来省城。寒暄几句后,李伯说:“给你弄几只野兔,是他们偷着用土枪打的。枪打的没鹰抓的好吃。唉,咱村上早就没人玩鹰啦,我都十来年没见过鹰啦!”在接下来的片刻沉默中,我从李伯眼神里读到的是困惑,是黯然,是苍凉……

(节选自《2008中国年度散文》)

1.作为养鹰人,李伯有什么突出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李伯作为养鹰人狡黠而又有智慧。②如他用引诱法捕鹰的过程充满了智慧,但他“玩鹰”(驯鹰)所用的“熬”“饿”“折腾”的方法(或鹰抓到兔子后奖赏的方法),看出了他狡黠而有智慧的特点。

2.作者为何要在文章首段写老雕、鹞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写到老雕、鹞鹰是运用衬托的手法。②用老雕什么都吃,衬托鹰只吃活物,用鹞鹰只抓小鸟来衬托鹰善抓兔子。③突出了鹰的高傲、勇猛。④为下文表现鹰的机智勇猛打铺垫。④也为下文写到鹰被驯服、被剥夺猎物的无奈悲哀做铺垫。

3.请分析阅读本文后产生的双重感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文会让人产生两种感受:

①赞赏:对当年乡间的、质朴的、纯然的东西的回忆眷恋,父辈对鹰的赞美、依赖,从中获得的精神愉悦和生活依赖;养鹰人的智慧;鹰的机智勇敢。

②悲哀:养鹰人驯服鹰的手段、剥夺鹰的猎物等是对鹰的最大伤害;鹰失去了它的自由勇猛的天性,它变得无奈;养鹰人不能再用鹰抓兔子的悲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父亲与我

拉格奎斯特

记得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那时我快满10岁,父亲拉着我的手,一块儿去森林,去那里听鸟的歌声。我们走铁路线上,这里一般是不让走的,但父亲在铁路工作,便享受了这份权利。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直接去森林,无需绕圈子,走弯路了。

我们刚走入森林,四周便响起了鸟雀的啁啾和其他动物的鸣叫。燕雀、柳莺、山雀和歌鸫在灌木丛里欢唱,它们悦耳的歌声在我们的身边飘荡。地面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银莲花,白桦树刚绽出淡黄的叶子,松树吐出了新鲜的嫩芽,四周弥漫着树木的气息,在太阳的照射下,泥土腾起缕缕蒸气。这里处处充满了生机。野蜂正从它们的洞穴里钻出;昆虫在沼泽地里飞舞;一只鸟突然像子弹似的从灌木丛中穿出,去捕捉那些虫类,而后,又用同样速度拍翼而下。正当万物欢跃的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驶来,我们跨到路基旁,父亲把两指对着礼帽,朝车上的司机行礼,司机也舞动一只手向我们回敬。这一切都在瞬间完成的。我们继续踏着枕木往前走,路轨两旁竖着一根根的电线杆,人从旁边擦过时,它们会发出歌一般的声音。这真是一个迷人的日子!天空晶蓝透明,不挂一丝云彩。过不久,我们来到铁轨右侧的燕麦地里。我们在这里认识了一个佃户,我们走进去,和里面的人打招呼,他们请我们喝牛奶。然后,我们去看他们养的猪、鸡和盛开着鲜花的果树。看完了,又继续赶路。我们在河边停了下来。河水在烈日下轻缓地拍击着两岸,发出悠扬的声音。沿岸苍苍的落叶林把影子投在波光涟涟的河面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明亮、新鲜。微风从前面的湖上吹来,我们在河边闲逛着,大声笑闹着,把树皮抛入河里,水波立刻将它们带走,又向河里扔小石块,看谁扔得远。父亲和我都快活极了。最后,我们感到有点儿累,觉得已经尽兴,便开始往家里走。

这时,暮色降临了,森林起了变化,几乎快变成一片黑色。树的模样也变得奇怪,它们伫立着静听我们的脚步声,好像我们是奇异的陌生人。在一棵树上,有只萤火虫在闪动,它趴着,盯视黑暗中的我们。我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但他根本不看这奇怪的的光亮,只是走着。天完全黑了,我们走上那座桥,桥下可怕的声响仿佛要把我们一口吞掉,黑色的缝隙在我们的脚下张大着嘴,我们小心地跨着每道枕木,使劲拉着手,怕从上面坠下去。我原以为父亲会背着我走的,但他什么也不说。也许,他想让我和他一样,对眼前一切置之不理。我们继续走着。黑暗中的父亲神态自若,步履匀稳。四下一片黑暗,我使劲地憋着呼吸。铁轨徒然地斜着,好像陷入了黑暗无底的深渊。电线杆魔鬼似地伸向天空,发出沉闷的声音,仿佛有人在底下喁语,它上面的白色瓷帽惊恐地缩成一团,一切叫人毛骨悚然。我挨近父亲,轻声说:

“爸爸,为什么黑暗中,一切都这样可怕呀?”

“不,孩子,没什么可怕的。”他说着,拉住我的手。

我突然感到我是多么孤独,仿佛是个弃儿。奇怪呀,怎么就我害怕,父亲一点也没什么,而且,我们想的不一样。真怪,他也不说帮助我,好叫我不再担惊受怕。

我们刚走到铁轨转弯处,一阵沉闷的轰隆声猛地从我们的背后扑来,我们从沉思中惊醒,父亲蓦地将我拉到路基上。这时,火车轰鸣着奔来,这是一辆乌黑的火车,所有的车厢都暗着,它飞也似的从我们身旁掠过。这是什么火车?现在照理是没有火车的!我们惊惧地望着它,只见它那燃烧着的煤在车头里腾扬着火焰,司机脸色惨白,站着一动不动,犹如一尊雕像,被火光清晰地映照着。父亲不认识他。那人两眼直愣愣地盯视前方,似乎要径直向黑暗开去,深深扎入这无边的黑暗里。

父亲重新把我拉上铁轨,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他说:

“奇怪,这是哪辆火车,那司机我怎么不认识?”说完,一路没再开口。

我的整个身子都在战栗,这话自然是对我说的,是为了我的缘故。我猜到这话的含意,料到了这欲来的恐惧,这陌生的一切和父亲茫然无知、更不能保护我的东西。世界和生活将如此在我的面前出现!它们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啊,这不是真正的世界,不是真正的生活,它们只是在无边的黑暗中冲撞、燃烧。

1.作品中火车两次经过的情景各有什么特点?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第一次是白天的情景,熟悉而美好,“我”欢欣愉悦。②第二次是夜晚的情景,陌生而恐怖,“我”恐惧不安。

2.在“我”看来,黑暗中父亲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我”从中悟出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态度:黑暗中,父亲对“我”没有太多的关注和帮助。②感悟:这使“我”明白了生活中仍有“与父亲那时安乐平和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未知世界,“我”将要独自面对这样的世界。(态度2分;感悟3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3.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表明文章的写作对象:“父亲与我”;②同时文章以“父亲与我”的故事为线索,贯穿全文;③以“父亲与我”来表达两种不同的生活和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琵琶行》训练提高
下一篇:高考作文议论文:感情与理智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2013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散文阅读】相关文章
【2013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散文阅读】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