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0-03-20 09:37
1.选择教练方式
依照通用的国际教练规则,教练要推动当事人达成目标,除了不直接提供答案,不做违反教练原则的事情之外,基本上可运用各种策略与方法。只要能达到目标与成效,什么方法都可以加以整合与运用。
教练技术被很多人称之为是“授人以渔”的技术,又被称为是“方法的方法”。其实教练技术更像是一门艺术,要视当事人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针对于那些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教练技术所起到的效果尤其迅速且明显。
如果当事人的素质与能力有待于提升,在进行教练的同时也要适当地给予方法,不能作墨守成规的老古董,只抱着“教练不能给答案”这个原则一条道跑到黑。
在实际教练过程中,教练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一种是“启发式”。这两种教练方式对于企业管理者尤为适用。
“推动式”类似于指导、指示,向当事人直接提供答案,或向他示范与演示如何掌握并运用某种技能。
“启发式”则要引发当事人进行更多思考,引发当事人心智模式、思路与格局的拓宽,并且激发当事人善用自身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向外实践更多的可能性。
在“推动式”教练方式中,教练更多地是在说。而在“启发式”的教练方式中,教练更多的则是在听。这两种方式在教练工作中都会被应用。通常情况下,“启发式”应用更多,“推动式”用得较少。
作为一名教练型领导者,在将教练技术引入自己的企业时,先期“推动式”的方式会应用多一些,然后慢慢过渡到“启发式”的教练方式。
事实上,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推动式”应用会更多一些。对于一个已经有着成熟管理体系,且员工素质与技能相对较高的企业,尤其是针对于知识型企业、高科技企业,“启发式”的教练方式将是必经之路。
注:对于第三象限的人,不能都归结到心态不好,要区分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分别对待。可以按照逻辑层次教练模式,逐级查找原因。第一象限:针对该象限的员工,教练风格为启发式,重点是挑战、引发与鼓励。管理方式以教练为主,可以大胆授权。该区域人士,教练起到的效果会迅速而有效。
第二象限:针对该象限的员工,先期多培训、多辅导、多些推动,教练的重点在于引发当事人在个人能力的提升上多下功夫,能力上来之后依照第一象限的方法。
第三象限:针对该象限的员工,可以采用引发、启发式的教练风格,适当推动。重点要引发当事人的梦想及愿景与个人所作的工作之间的连结。当在愿景的带领下再去工作时,工作的兴趣与意愿自会大大加强。当强烈的意愿启动了梦想,而行动力又提升后,再依照第一象限的方法进行。
第四象限:针对该象限的员工,杰克?韦尔奇及国际上其它教练的通常做法是“淘汰”,即不对该当事人采用教练直接将其淘汰出局。
选人比育人更重要,作为教练型领导者,建议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一至三象限,不在或尽量少在第四象限做工作。
2.教练型领导应该做到的
①专注于对方的利益;
②能抽离自我情绪、自我判断、自我需要;
③倾听多于说话,引导代替教导,利用发问引导;
④不放过任何细节,善于发掘事实;
⑤善于要求行动,能赋予对方权利;
⑥经常赞美与肯定对方,是对方的资源中心;
⑦记得检视对方的行动结果;
⑧教练前有静心准备时段,善于控制时间;
⑨定期要求对方回馈,虚心接受对方意见;
⑩是言行合一的角色模范;
经常吸收专业知识;
对下属隐私及谈话内容绝对保密。
3.教练型领导应该避免的
①扮演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
②只答不问,无法抓住重心;
③以自我为中心,预设结果;
④互动中失去掌控力;
⑤过度关怀,不挑战对方采取行动;
⑥做保姆,不能支持对方真正成长;
⑦只教练别人,自己不采取行动,不做示范。
⑧言行不一,知行不合一,会影响自己在员工心目中的威望及教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