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

逍遥学能  2019-03-03 16:27

一、选择题

1.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 旌旗(jīn) 归省(shěng) 戛然(jiá)

B.寒颤(chàn)老妪(yù) 逮捕(dài)蓦然(mè)

C.谐谑(nüè)呜咽(yè) 羁绊(jí)诳骗(kuāng)

D.戎机(róng)绯红(fēi) 发酵(jiào)贮蓄(zhù)

2.选出每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①A.俯首帖耳 B.肆无忌惮 C.不记其数 D.可望而不可即

②A.屈尊迂贵 B.头昏目眩 C.浑然天成 D.渺沧海之一粟

③A.情不自己 B.眼花?乱 C.死不瞑日 D.屏气凝神

④A.莫明其妙 B.嗟来之食 C.人迹罕至 D.左右逢源

3.找出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

A.陛下:对君主的尊称,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复习 习题精选。陛:宫殿的台阶。赋闲:失业在家。

B.丰瞻:丰富的赡养费。情不能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C.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至:极点。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么进行都顺利。

D.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好处。

4.指出加粗词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 )

A.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C.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

D.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5.下列病句中,与“当他说话时,使人觉得他风趣幽默”一句病因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B.每个老师都深情地爱自己的学生。

C.当我和孙晓一起走进教室,看到教室的景象,都愣住了。

D.最近,他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6.指出下列修辞手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人生因有音乐而变得更美好,更难于被玷污,更值得了,不是吗?

②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③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A.①④/②③/③④/⑤

B.①/②③/③④/⑤

C.①②/②④/③⑤/④⑤

7.指出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 )。

A.《为学》----端淑----明朝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观书有感》----朱熹----宋朝

8.下列句子加点词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是( )

A.我喜爱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特别喜爱)

B.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昏暗)

C.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秘密)

D.那乐声是如此的和谐而优美.(配合的适当而匀称)

二、填空题

1.根据理解填写诗句。

①《钱塘湖春行》中描写野花和春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清早下地,月夜晚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游山西村》中写出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书有感》中借水之清澈的原因,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有关的文学常识。

①《木兰诗》和《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诗歌史上的“_______________”。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社戏》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第一、二册中我们学过的童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过的寓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试题《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复习 习题精选》。

④《狼》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朝人。

⑤《宋定伯捉鬼》选自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____小说的代表作____________。

⑥《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社会,寄托着作者的_______________,也反映了人民的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最后一课》通过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及镇上人们的描写,反映了法国人民怎样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

2.飞为学》一文,作者记写蜀鄙二僧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四、阅读与理解

(?)

(甲)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a_______ (占据、占有)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b______ (思念、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c______ (排遣、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乙)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1.甲文的作者是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甲乙两文写的都是老师,甲文写的是______先生,乙文写的是______老师。

2.在甲文的a、b、c处填上恰当的词o

3.请指出文中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

①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

②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③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 )

4.甲文中“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一句话如何理解?

5.对甲文中,“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道”“值不值得”是委婉语,作者知道这件事是值得写的。

B.作者考虑到还有其他的小事,所以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写它.

C.作者后悔写了这件小事,认为本来是不应该写的。

D.作者认为这件事情确实太小,所以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写它。

6.摘引原文回答,甲、乙两文作者是怎样高度评价自己的老师或指出老师对自己的生活所起的作用的?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解释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濯清涟而不妖( )

④斯是陋室( )

⑤惟吾德馨( )

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③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3.填空。

①甲段文字以花喻人的______________。

②乙段文字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类比______________。

4.联系自己的志趣,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

①最喜爱的花是______________。

②喜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微笑,有的微笑令人温馨,有的微笑令人感动;有的微笑令人如沐春风,有的微笑令人刻骨铭心;有的微笑让友人心中充满光明,有的微笑让敌人胆战心惊……。请以“难忘的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

2.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2.①C ②A ③B ④A 3.A 4.C. 5.C 6.B 7.A 8.B 。

二、1.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①《孔雀东南飞》“双璧” ②鲁迅、迅哥儿 ③《古代英雄的石像》《皇帝的新装》《花的话》《伊索寓言两则》《摆渡》 ④《聊斋志异》 蒲松龄?清 ⑤于宝 志怪《搜神记》 ⑥政治理想 意愿

三、1.反映了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意愿。反映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2.论证中心论点“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四、(一)1.魏巍 海伦?凯勒 蔡芸芝 莎利文 2.a.占据 b.牵挂 c.排除 3.①引用、比喻 ②排比、反复 ③比喻 4.懂得牵挂惦记父亲 5.A 6.甲文: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乙文: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

(二)1.多 沾染 洗涤 这 高尚 2.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③惟吾德馨 3.①品行 ②陋室不陋 4.(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初一语文阅读试题《同情的眼神》答案解析
下一篇:南湖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考试试题】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