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8-09-22 16: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荣新江
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东西方双向的文化交流。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好的时候,文化的交流会通过官私渠道,畅通无阻;有的时候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断绝了关系,但文化是流动的,并不因为政权的敌对而完全断绝交流,文化的因子会通过其他途径输入或传出。
从北朝到隋唐,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是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代表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波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在唐朝交融产生的成果,比如唐人制作的波斯纹样、仿金银器制品,又从长安传到新罗、日本。
文化交流所能达到的深远程度常常是出乎今人意料的,唐朝有个叫杨良瑶的,在德宗贞元元年,受命出使阿拉伯半岛的黑衣大食,他从广州出发,走海上丝路,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完成联络大食、夹击吐蕃的政治使命,返回唐朝。杨良瑶聘使大食更为重要的结果,是给唐朝带回来珍贵而完整的海上丝路的航海日记,这应当就是贾耽记录下来的《皇华四达记》中从广州到缚达(巴格达)的路线,而晚唐入藏法门寺地宫的一批伊斯兰系统的玻璃器,或许也和杨良瑶的聘使大食有一定的联系。
杨良瑶从海路出使大食的背景,是吐蕃乘唐朝“安史之乱”,攻占了唐朝的河西领地,并向西域进军。由于吐蕃和唐朝的敌对关系,像杨良瑶这样的政治使节很难经陆上丝路去往西方。过去学术界普遍认为,贞元六年沙门悟空从天竺回到长安之后,中印之间的交往就完全断绝了,晚唐五代时期西北兵荒马乱,中印之间也没有任何交往的记录。许多历史没有被传世文献记录下来,但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出土文书再现某些历史真相。敦煌发现的汉藏语文献材料告诉我们,从晚唐五代直到宋初,中印之间僧侣的往来、经本的流通等佛教文化的交往始终未断,因为吐蕃也同样信奉佛教,所以僧侣的往来并没有受到阻碍,他们仍然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奔波在陆上丝绸之路上。
文化的流动性极强,它不仅在中国与西方之间传播,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东渐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由于奈良正仓院和韩国、日本古寺院收藏品的大量保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们也不断从传世典籍和新发现的石刻史料中找到新的印证。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学术研究的训练和背景不同,中国学者关注更多的还是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虽然我们目前在更遥远的中亚、西亚没有看到类似x疆古代遗址出土的汉文典籍资料,但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中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
(选自《文史知识》2018年第8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都起到了沟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的作用,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由丝绸之路实现的文化交流还能以某国为基点发散传播,如唐人学习的波斯文化又会传到其他国家。
C.唐代的杨良瑶从海上丝绸之路到达黑衣大食完成政治使命,其背景是当时吐蕃与唐朝是敌对的,政治使节很难经陆上丝路去西方。
D.目前研究丝路文化的中国学者关注较多的是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所以如今还不能肯定中国当年对更遥远的中亚、西亚有无文化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它们之间是否友好没有关系,因为无论关系好还是不好,文化的交流都会畅通无阻。
B.中国与萨珊波斯关系友好时,有着较多的使者来往、政治声援以及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等,而萨珊波斯文化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唐朝的杨良瑶出使大食有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带回了从广州到缚达(巴格达)的路线,贾耽的《皇华四达记》中记录了这条路线。
D.在奈良正仓院和韩国、日本古寺院的收藏品以及传世典籍和新发现的石刻史料中,都有证据证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东渐现象的存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程度深、角度多,如中国与萨珊波斯的文化交流不仅有以金银器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也有以景教、摩尼教为代表的精神文化。
B.晚唐入藏法门寺地宫的一批伊斯兰系统的玻璃器,有可能是经过海上丝路出使大食完成联络任务的杨良瑶带回来的东西。
C.沙门悟空从天竺回到长安后中印间的交往就完全断绝了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目前的传世文献、敦煌发现的汉藏语文献材料等能够证明,从晚唐五代直到宋初,中印之间僧侣的往来、经本的流通等始终未断。
D.丝
丝路上的文化交流是双向的,即使目前在中亚、西亚没有看到出土的汉文典籍资料,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中对中国物产等的记录也都印证了中国文化西渐的事实。
【答案】
1.D
2.A
3.C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如今还不能肯定中国当年对更遥远的中亚、西亚有无文化影响”错误,原文“虽然我们目前在更遥远的中亚、西亚没有看到类似x疆古代遗址出土的汉文典籍资料,但撒马尔罕壁画上手捧丝绢的唐朝使者,波斯文、阿拉伯文文献中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说明中国对这些地方是有文化影响的。新课标全国卷第1题的选项的信息一般都出自文本的开篇,但为了让考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我改变了命题策略——从全文的角度出发进行设置,将四个选项的信息分散在全文中,并且四个选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考生阅读论述类文章。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无论关系好还是不好,文化的交流都会畅通无阻”有误,文中说的是关系好时文化交流的官私渠道都会畅通无阻,而关系不好时“文化的因子会通过其他途径输入或传出”。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传世文献”错误,原文是“许多历史没有被传世文献记录下来,但我们今天可以通过出土文书再现某些历史真相。敦煌发现的汉藏语文献材料告诉我们……”,由此可见,能够证明中印还有文化交流的是“敦煌发现的汉藏语文献材料”,而不是“传世文献”。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最后一题的信息容易片段化,这就要求考生关注文中的剩余信息。我命制这道题目时,比较注重信息的连续性和片段性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谕以祸福,群胡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4.下列对第一段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B.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C.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D.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藩,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文中借指边防重镇。
C.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车马。
D.出,古代称地方官调任到京城为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
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剑南道巡省大使等三个重要职务。
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2)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
【答案】
4.B
5.D
6.C
7.(1)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
(2)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根据语意,“侵寇”的主语是“盗贼”,所以应在“盗贼”前停顿,排除A、C两项;“大亮”是卖马的主语,所以应在“大亮”前停顿,排除D项;“巡抚北境”的意思是“巡视安抚北部地区”,意思完整,中间不能断开。
5.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出:指的是京官外调。
6.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剑南道巡省大使等三个重要职务”说法在时间点上错误,“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贞观八年”的事情,晋王成为皇太子是“贞观十七年”。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关键词:(1)诸:之于;持:抱住;遗:赠送。(2)亲戚:内外亲属;为……所,表被动:定语后置句。
【备注】(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用开垦土地劝勉人们,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位居藩镇,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把祸福向他们讲明,胡人感动悔悟,胡人前前后后一个接一个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作低贱的奴隶呢!”全都放走了。
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
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至于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
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为他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在景物
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1)①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
(2)①词的下阕抒写了羁旅愁思和孤独寂寞之感。②前两句,谓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事逐孤鸿去”,意为往事不可追寻,不能再返。③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一个“又”字,尤其能说明词人漂泊的漫长,尝尽了千愁万苦。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根据题干“以画入诗”可知,分析上阕美丽如画的景物形象。起首“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二句写远景。雨后初晴,一道断虹斜插于东南方的长江之上,在夕阳落照之下,千山万水,一片紫翠。“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两句转写投宿,兼及近景。“系马短亭西”,说明客舍就在此近旁:“丹枫明酒旗”,说明客舍兼营酒水。短短四句,色彩绚丽,诗意盎然,恍如一幅画卷,画面上出现了红黄橙绿青蓝紫的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红枫,色彩明丽。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首《菩萨蛮》,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词人这里借用,表示了对仕途漂泊的厌倦。“事逐孤鸿去”,大概是说往事不可追寻,已逝之时光亦不能再返;“又是”二字,说明词人在外不知漂泊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尝尽了千愁万苦;时已云暮,词人只有点上寒灯,闭门独坐而已,写出了孤独凄凉之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追叙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宋濂叙写自己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被绮绣”的同舍学生之间,但一点也不钦羡他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对于理解型的默写,重在理解题干语境,然后选择合适的语句作答。易错字:罔极、轻拢慢捻、?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易培基
马复华
易培基,湖南长沙人,生于1880年2月28日。其父曾在湘西因事牵连入狱,年仅16岁的易培基上书为父亲申冤,以文辞感动办案人员,使其父得到赦免,易因此在当地享有文名。
其时清廷腐败,易培基愤于外侮日亟,欲从事外交报效国家,遂离家赴武昌,考入湖北北方言学堂,与赵恒惕同学。毕业后,易培基又去日本进修,返国后回到长沙,于1913年任湖南高等师范学堂国文教员,讲授文字学等课程。一年后,改任长沙师范及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员。他授课生动,喜标新立异,很能迎合青年学生的心里。当时毛泽东、田汉等人都在第一师范读书,曾受易授教。
1918年,张敬尧任湖南督军,残酷镇压人民,摧残教育,易培基参加了湖南人民的“驱张”运动。1920年6月,“驱张”运动胜利后,为使被张敬尧摧残的各级学校迅速恢复,湖南督军兼省长谭延?决定成立教育委员会,易培基被任命为委员兼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易上任伊始,即将学校人员进行改组,先后聘匡互生、周谷城、彭静宜等人担任教务主任,教员有徐特立、夏?尊、刘大白等人师资阵容十分强大。毛泽东也曾于同年7月受聘在第一师范担任国文教员。为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易还聘请中外名人杜威、罗素、章太炎、蔡元培等到校做学术讲演。又创开女禁,丁玲等女生闻讯转学第一师范就读。学生组织如“崇新学社”等也相继成立。当时,第一师范人才鼎盛,心潮澎湃,成为三湘新文化的先锋。
1921年,谭延?奉孙中山命令讨伐赵恒惕部,任命易培基为总司令部秘书长,易遂离开第一师范。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后,谭延?奉命回师靖难,易培基随行至广州。是时他曾写下一首题为《赴粤途中》的言志诗:“万仞当关险,穷庐百雉城;秋风一何劲,瘦马欲纵横。”至广州后,孙中山任命易为大元帅府顾问,不久又被孙中山派为驻浙江全权代表。易培基居杭州西湖俞楼,与胡汉民经常往来,时有诗
作唱和。易生平唯一著作《三国志补注》,也是在俞楼完成的。
1924年初,易培基奉孙中山之命赴北京,作为全权代表与苏联代表谈判庚子赔款问题。1925年8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仰承教育总长章士钊的旨意,镇压学生运动,引起了学生反抗,章士钊竟下令解散女师大。易培基对学生运动大力支持。段祺瑞于12月对政府进行改组,以易培基为教育总长。此前,段祺瑞决定继续开办女子师范大学,并任命易为校长。1926年1月,女师大举行大会欢迎易到校就职,鲁迅和许广平分别代表校务维持会、学生自治会致欢迎词。
1928年1月,易培基被推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后又被加推为外交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并被派往北平接收故宫博物院。易卧病上海,不能前往,电告马衡、神剑是等代行接收。随即在南京举行了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全体会议,推举易培基为院长。同年10月,易培基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
1930年11月,农矿、工商两部合并为实业部,易培基的农矿部长职务亦被相应免去,易遂北上专理故宫博物院事务。易培基到北平后,决心以故宫博物院的管理为终身事业,任院长兼古物馆馆长,院务逐步走向正轨。他每天到院办公,对有关重要事项,都要亲自过问,全院工作渐臻改进,一度呈现蓬勃向上的气象。当时,故宫除按日分三路开放外,还增加陈列古代名画、玉器、钟表、仪仗等,以供游人购票参观参观。易又将太庙及景山辟为公园,供人游览。他还主持对故宫殿堂进行了必要的整修,着手古物鉴别、审查、整理工作,领导编辑出版《故宫周刊》、《故宫书画集》、《文献丛编》、《故宫所藏殿本书目》等刊物、书籍,以及各种拓片、印谱,使不少珍贵的史料、书画、文物得以流传于世。
面对“九一八”事变后险恶的形势,易培基于1932年春拟订了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计划,他不顾某些人的反对,毅然于1933年2月6日将第一批文物启运南下,至5月15日止,全部13491箱文物珍品分5批安全运往南京、上海。易为保存故宫文物尽心尽力,功不可没。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欢迎会上,鲁迅代表校务维持会致欢迎词,对易培基赞美有加,说:“易先生的学问、道德,尤其是主持公道,同恶势力奋斗的勇气,是本会同人素来所钦佩的……”(郦千明《毛泽东老师易培基的坎坷人生》)
②从民国农矿部部长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只是易培基人生的一小步,但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刚刚萌芽的中国近代博物馆学,却因此迈出了一大步。……在此期间,易培基为这个新生的博物馆,立下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严格规定。(林天宏《易培基:守护故宫》)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易培基年少时就凭为父伸冤时所写一封书信而享有文名,他的诗文以委婉、曲折著称,他还在史学研究上有一定的成就和贡献,著有《三国志补注》。
B.为了救亡图存,易培基放弃了外交报国的梦想,先进入湖北方言堂学习,后又到日本进修;回国后,在湖南高等师范学堂任教,从此走上教育之路。
C.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时,易培基授课生动,喜欢标新立异,关注学生,很能迎合青年学生的心理,教授过后来富有影响的杰出人才毛泽东和田汉。
D.易培基深得孙中山、谭延?的赏识,被授予要职,曾提任过大元帅府顾问、驻浙江全权代表,后又作为全权代表到北京与苏联代表谈判庚子赔款问题。
E.段祺瑞执政的统治结束后,身兼数职的易培基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院长,他随即从上海赶往北平接收故宫博物院,从此专理院务并把作为终身事业。
11.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能够成为三湘新文化的先锋,与时任校长的易培基的教育举措有关,他具体实施了哪些教育举措?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2.鲁迅赞美易培基有“同恶势力奋斗的勇气”,易培基被鲁迅赞美是有其事实依据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3.为什么说易培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只是他人生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的一大步?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
10.DC(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11.①彻底改组学校人员,强大师资阵容;②敦请中外名人到校做学术讲演,更新学生知识;③创开女禁,为女生提供就读机会;④支持学生社团组织传播新文化。
12.①湖南督军张敬尧镇压人民摧残教育,易培基参加了湖南人民“驱张”的运动;②赵恒惕、陈炯明叛乱,易培基以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的身份跟随谭延?讨伐赵、陈;③女师大校长杨荫榆镇压学生运动,易培基大力支持学生的反抗运动。
13.一小步: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对历任过多种职务的易培基而言,只是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算不上大变化。意思答对即可。
一大步:①他尽心尽责,亲自过问重要事项,管理严格,使故宫博物院的院务逐步走向正
轨并不断改进;②他扩大展览参观范围,增强了故宫博物院服务社会的功能;③他主持故宫殿堂整修,古物研究整理,书刊、拓片、印谱编辑出版等工作,使不少珍贵文物得以流传于世;④他顶住压力,毅然主持故宫文物南迁工作,使故宫文物避免毁于战火。(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10.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他的诗文以委婉、曲折著称”这一表述不够严密。原文是说易培基上书为父申冤,“以文词婉曲感动办案官员”,这不能就得出“他的诗文以委婉、曲折著称”这一结论。B项,“为了救亡图存,易培基放弃了外交报国的梦想”这一表述,因果关系错误而且也与原文事实不符,原文是说“易培基愤于外侮日亟,欲从事外交报效国家,遂离家赴武昌,考入湖北方言学堂”。E项,“他随即从上海赶往北平接收故宫博物院”有误,原文是说1928年6月,易培基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并被派往北平接收故宫博物院。易卧病上海,不能前往。后在南京举行的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全体会议上,他被推举为院长。1930年11月,他才北上专理故宫博物院事务。时间点错位。
1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重点要理解题干的指向“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能够成为三湘新文化的先锋”,易培基校长实施了什么举措?重点信息集中在第3段,筛选整合即可。重要信息有:“易上任伊始,即将学校人员进行改组,先后聘匡互生、周谷城、彭静宜等人担任教务主任,教员有徐特立、夏?尊、刘大白等人师资阵容十分强大”“为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易还聘请中外名人杜威、罗素、章太炎、蔡元培等到校做学术讲演”“创开女禁”“学生组织如‘崇新学社’等相继成立”。
12.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重点理解题干“同恶势力奋斗的勇气”,分析其具体行为。重要信息集中在第3、4、5段:“1918年,张敬尧任湖南督军,残酷镇压人民,摧残教育,易培基参加了湖南人民的‘驱张’运动”“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后,谭延?奉命回师靖难,易培基随行至广州”“1925年8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仰承教育总长章士钊的旨意,镇压学生运动,引起了学生反抗,章士钊竟下令解散女师大。易培基对学生运动大力支持”,整合信息即可。
13.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一小步”“一大步”是相对而言,“一小步”是对于易培基而言,只是改变了工作岗位;“一大步”是针对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的发展及意义而言,重点要分析易培基对于中国近代博物馆学的贡献以及所起的作用。重点信息集中在文章的最后两段。“易培基到北平后,决心以故宫博物院的管理为终身事业,任院长兼古物馆馆长,院务逐步走向正轨。他每天到院办公,对有关重要事项,都要亲自过问,全院工作渐臻改进,一度呈现蓬勃向上的气象”“故宫除按日分三路开放外,还增加陈列古代名画、玉器、钟表、仪仗等,以供游人购票参观参观。易又将太庙及景山辟为公园,供人游览”“他还主持对故宫殿堂进行了必要的整修,着手古物鉴别、审查、整理工作,领导编辑出版《故宫周刊》《故宫书画集》《文献丛编》《故宫所藏殿本书目》等刊物、书籍,以及各种拓片、印谱,使不少珍贵的史料、书画、文物得以流传于世”“面对‘九一八’事变后险恶的形势,易培基于1932年春拟订了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计划,他不顾某些人的反对,毅然于1933年2月6日将第一批文物启运南下,为保存故宫文物尽心尽力,功不可没”,整合信息即可。
14.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摇滚创作男歌手汪峰自诩占据了内地乐坛的半壁江山,遭到不少网友吐槽,许多歌迷调侃他以后可以称他为“汪半壁”了。
B.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在对此事件扼腕叹息的同时更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法国当地时间2018年11月13日晚,在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多起震古烁今的枪击爆炸事件。
D.两岸关系沧海横流,跌宕起伏,而2018年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的会面将揭开历史新的一页,成为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B项,扼腕叹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用以形容人们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感慨,符合语境。A项,半壁江山: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用错对象,不能用以形容乐坛地位。C项,震古烁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用错对象,不能用以形容暴力事件的影响大。D项,沧海横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用错对象。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B.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碗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C.南京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偷换主语,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的前后加上“在……上”;C项,语序不当,改为“广泛地听取”;D项,成分残缺,“音像制品”后面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青少年的成瘾行为越多越不利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善。 , , , , , 。种种症状表明,无论是成瘾行为本身的危害性,还是青少年进行成瘾行为的结果对其产生的影响,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
①可能会出现社会关系紧张和人际交往障碍
②青少年长时间进行成瘾行为必然会影响自己的生理机能和身体健康
③这样的青少年很可能学习精力不足、自我评价能力降低、人际交往机能退化,个体的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进行
④而在心理上,部分青少年依赖这些行为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生活事件
⑤在社会功能上,一般成瘾者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反而不适应
⑥甚至发展成精神上的寄托,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A.②①④③⑥⑤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⑥①②⑤④ D.②④⑥⑤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大意,理清思路。本文段的大意是分析成瘾行为对青少年的危害。根据上文中综述可看出,成瘾行为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②指的是生理上的危害;④⑥指的是心理上的危害;⑤①指的是社会功能上的危害。
17.这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写一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6个字),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解读这则广告词的内涵。
广告词:《南方周末》,
内涵:
【答案】《南方周末》,根系中国。
内涵:扎根现实土壤,深入社会脉络,在这里,读懂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此漫画只有图片,画面是一棵大树,且根系发达,根部形状与中国地图相似,代表中国。题干说明是《南方周末》的宣传画,所以可以判定漫画主要表现了《南方周末》报刊扎根中国现实土壤,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主题。由此理解作答。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如今的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并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人数剧增的“外貌协会”群体中,只要颜值高,其他什么缺点都是浮云;如果颜值低,其他什么优点都是浮云。正因如此,年轻人不惜重金购买高档化妆品、漂亮的服饰,甚至在媒体披露的毁容案例不在少数、整容黑幕曝光时常见诸报端的情况下,依然不惜在自己的脸蛋、身体上刀斧相加来追求美貌。有人说,找工作得看脸,找对象得看脸,交朋友得看脸,这就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脸”真的那么重要吗?你对此有哪些思考和感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青春别被“颜值”裹挟
时下,似乎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在如今的社会评价体系中,“颜值”俨然成为排在权力、财富、社会地位之后的“第四指标”,并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人数剧增的“外貌协会”群体中,只要颜值高,其他什么缺点都是浮云;如果颜值低,其他什么优点都是浮云。
正因如此,年轻人不惜重金购买高档化妆品、漂亮的服饰,甚至在媒体披露的毁容案例不在少数、整容黑幕曝光时常见诸报端的情况下,依然不惜在自己的脸蛋、身体上刀斧相加来追求美貌。
美貌,果真决定一切吗?美当然是好的,拥有美丽的外貌,既能给自己增加自信,也能让旁人赏心悦目。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和社交场合中,注
重仪表、服饰考究,以及对面容进行适当的装扮,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然而漂亮的女人容易从女人堆里脱颖而出,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漂亮的女人就一定更具吸引力的特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如果放眼望去周边尽是帅哥美女时,漂亮就会失去了强大竞争力,这时候我们都需要思考,到底还有什么能让你出类拔萃?
看看林徽因的一生我们就应该知道,人要想成为一个仪态万方的“万人迷”,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让自己充满活力,让自己生动起来。20世纪30年代,北京东城北总布胡同有个“太太的客厅”,是“京派”文学和贵族文化的殿堂,这也是林徽因的家。当时林徽因虽然已经身染严重的肺病,但她仍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开朗和明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没人能插得上嘴。费正清的夫人曾经回忆说:“梁太太总是聚会的中心人物。当她侃侃而谈时,她的那些爱慕者们总是为她那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所迸发出来的精辟警语而倾倒。”
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曾说过,“学问改变气质”。青春的美丽,不是街头流行的名牌时装;青春的潇洒,不是臂臀摇摆的忸怩作态。如果一天到晚只是忙于外在的装扮,你是永远不可能做到气质高雅、充满魅力的。换言之,青春在哪里?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种精神,一种修为,它就在我们的心里。心灵充沛,青春长驻;精神丰富,永葆青春。青春的魅力在于勇敢地抛弃外在的虚伪,在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生动、智慧和气质。
实际上,芸芸众生之中,容貌出众者有之,资质平平者也有,并且后者恐怕占据绝对多数。我们不应该因为“颜值”而自卑,反而应该因为我们的修为而自信。在今天快步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镇守本心,修身韫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在这方面,美国女孩丽兹也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丽兹因为患有罕见病而外表怪异,被媒体粗暴地评为“世界最丑的女人”。她在经历了噩梦般的精神崩溃之后,最终战胜自我,勇敢地站了出来,举办演讲、建立个人网站和摄制纪录片,以此来与偏见斗争,对舆论的粗暴霸凌说不。她重新找到了勇气和自信,也重新赢得尊重和尊严。
可以预见,追逐美丽的风潮仍将持续,甚至愈演愈烈。面对“颜值”的裹挟,很多人可能都无力抵抗。但是,若干年后,我们会发现,伴随着年华的逝去,再怎么精心装扮的容颜都会老去,时间唯一带不走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是你多少年来的修为,这才是让青春永驻、人生精彩的根本。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但题目中的“颜值”话题非常热点,通过列举人们对“颜值”的看法,重点考查学生对于“颜值”的看法、理解和思考。作文材料中写出了当前社会的一种现状:一些人疯狂追逐外在美丽,甚至把“颜值”作为衡量他人的重要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①肯定的角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美丽的外貌,既能给自己增加自信,也能让旁人赏心悦目。②否定的角度:整容变脸体现时代的浮躁。脸的魅力在于勇敢地抛弃外在的虚伪,在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生动、智慧和气质。在今天快步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需坚守本心,修身韫德,做一个有修养、有品性的人。③综合的角度:内外兼修,秀外慧中。在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和社交场合中,注重仪表、服饰考究,以及对面容进行适当的装扮,既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但要想成为一个仪态万方的“万人迷”,更要重自身的内在修养,具备才华内涵。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