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怨而不敢言_敢怨而不敢言的意思_敢怨而不敢言的故事_敢怨而不
逍遥学能 2018-01-15 16:27
【成语名字】敢怨而不敢言
【汉语拼音】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
【
近义词】:敢怒不敢言
【
反义词】:敢怒敢言、敢作敢为
【成语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成语解释】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敢怨而不敢言造句】这人很胆小,在别人面前总是敢怨而不敢言,小心翼翼地做事情。
【敢怨而不敢言的成语故事】
《伯牙琴》宋末元初道家学者邓牧著。在自编诗文集《伯牙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猛烈抨击现实社会。伯牙琴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据说后来子期死,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