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斯?费歇尔

逍遥学能  2017-12-30 18:20

汉斯?费歇尔,Franz Fischer,(1877~1947) 德国生物化学家,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汉斯?费歇尔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柏林大学埃米尔?费歇尔助手。1908年获得慕尼黑工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不久去该校任教。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有机化学教授。

从1921年到1928年,费歇尔了8年多的时间在色素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血红素是一种含铁的卟啉化合物。费歇尔在实验中还发现,当把胆汁中的胆红素分子碎裂一半时,在胆汁色素里就有血红素的成分存在。同时,他又发现血红素的结构同吡咯有着实质性的类似,这就证明了一切结构与吡咯类似的有机物质都可能用来制造提取血红素晶,当把铁加入一种合成的名为原卟啉的卟啉分子中时,就制得了人造血红素,并证明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同从血红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完全一样。由于这一突出贡献,费歇尔于1930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世纪30年代,费歇尔研究叶绿素结构问题,发表100多篇有关论文。着重论证叶绿素噗吩取代时,中心有1个镁原子。这些研究成果为最后合成叶绿素铺平道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化学简答题常见失分点有哪些?
下一篇:化学计算中有效数字的处理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斯?费歇尔】相关文章
【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斯?费歇尔】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