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

逍遥学能  2017-12-12 17:45

 经常有教师在听完我的报告后夸奖我,说爱听我讲,因为我讲的内容接地气。为了增强夸奖我的效果,他们还拿别的专家与我作比较,说有些专家在讲座时概念术语满天飞,可一讲到具体该怎么操作时,往往就没剩多少时间了,所以感觉不解渴。每说到此处,我就要为这些专家辩护几句:

首先,专家们治学严谨,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先要把概念定义清楚。比如在谈合作学习之前,先要统一我们正在谈的合作学习是不是一个意思。一谈起来,难免要说说关于合作学习概念上的分歧,要涉及斯莱文的定义、约翰逊兄弟的定义、沙伦的定义、文泽的定义,以及中国学者王坦的定义。结果,还没讲到自己的观点,听众已经睡倒一大片。但这实在不能怪专家,因为定义清楚是研究问题的起点。

其次,专家要说理念问题,那是因为目的、意义没有弄明白,好东西也会被用到坏地方。而一旦说到目的、意义,难免会对中国教育的不足进行批评。还要说说未来,因为未来是目的和意义会涉及的一部分。一说起未来的挑战,就会涉及“互联网+”,就要讲到全球化、信息化……这一圈绕回来才发现报告限定的时间已经快到了,也就只能跟听众打个招呼,关于如何做的问题,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说。

再其次,专家的特点主要在于“专”,因为专所以深,这给普通教师造成了专家“不接地气”的印象。而且因为专,所以研究概念的专家不一定研究技术,研究理念的专家在策略层面上未必有心得。要是某个专家什么领域都研究,估计就不是专家了。

替专家辩护完之后,我也要为一线教师说几句话。

教师对于包括合作学习在内的新思想、新理念并不排斥,新课改至今那么多年,关于学生发展为本、学习方式转变之类的方向性问题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具体操作,一线教师需要专家们给予有效的回答。

成年人的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而不是从概念开始的。一线教师在实践工作中累积了一大堆问题,且大多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使他们的课改信心受损,最终很可能使他们又回到传统教育的老路上。

寄希望教师通过学习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太现实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涉及专业素养,但是更重要的是专业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能力本位”。因此,专家们要更关注教师具体操作能力的提升。

从合作学习领域来看,操作层面的研究确实不多,这是造成教师感觉专家对合作学习指导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学者致力于合作学习操作技术的研究,比如编组技术、合作的程序化技术、课堂提问的技术、寻求反馈的技术、班级管理的技术、小组评价的技术……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国外已经研究出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如何将这些技术本土化,与本地教育和文化完美结合,这才是合作学习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合作学习领域的研究者,每到一所学校,我都希望与这所学校的教师们一起研习技术。当我看到他们将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取得成效时,我感觉欣慰;当我看到他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生出新的技术、策略和方法时,我的喜悦无以言表。

在合作学习领域甚至是课改领域,让我们借用胡适的话来自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人体的爆发力是如何产生的?
下一篇:高考滴一轮复习生物夯实基础很重要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相关文章
【合作学习是个技术活】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