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11-26 15:28
作者:李维英
三维目标可能已经被许多人批判了,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更被许多人批判是思想教育课,不是语文课的内容。但是在我看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方面正是语文人文性的突出表现。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于偏远地区或者缺少父母情感教育、家庭教育的孩子来说,课堂上虽然有思想品德课去教育,但是语文教学中浸润的审美教育、情感价值观教育是极其必要的。相对于思想品德课的粗线条事例展示和偏重于理性的分析,语文课上包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细腻情感与哲理内涵、作家个人的生存智慧等等人文性的内容,对孩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立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而且这份影响力也会积极作用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这两个目标中。
我们摒弃口号式的呼喊,也讨厌语文课被上成思想教育课,反对对学生进行“洗脑”式的语文教学方式,但是包含在每一篇文章中的尤其是文学类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完全可以在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呈现出来。教师只要在教学中顺势提醒一下学生,就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本人十三年的语文教学中,接触的学生大多是学情比较差的,但是孩子的天性仍是向善的,渴望向着阳光生长的。很多时候,他们学习语文知识不用心,不能坚持,根源就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偏差。身为教师,充分地利用文本思想和情感,甚至抛开文本,利用自我或者其他人的成长经历,给予孩子们成长方向的指引,是极其必要的。
并且,语文课文和课外阅读,大多涉及生命成长内容。教师利用这些内容,达成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我相信这也是语文教育功能的极好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