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法的研究

逍遥学能  2017-11-08 14:24

  高中物理难学是一个普遍性问题,首先是因为高中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要求很高。其次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将知识点落到实处;以及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后,由于高中物理的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且进度快、题型多,学生如果仍以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学不会高中物理的。因此,在高一新生入门阶段,物理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提醒或指导学生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等,并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分析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1.知识内容增多。与初中物理教材相比较,高中物理教材的知识容量比初中的要大得多,初中物理教材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教材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这也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物理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物理教材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

  3.系统性增强。高中物理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物理教材知识结构化相当明显。

  4.能力要求高。在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培养。

  二、帮助学生克服两个不适应

  1.不适应抽象思维

  高中物理推理、论证内容增多,增加了抽象思维内容。如学生学习了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平抛、斜抛物体运动后,对于这四种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理解得不是很透彻,总认为匀变速运动只能是直线轨迹,把“匀”字和“曲线”词对立起来。追其根源还是对加速度的意义没有真正理解,抽象思维没有形成。教师在这些关键地方要认真分析,指出这四种运动的不同形式,其共同点是当抛出后都只受重力作用,因而产生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而g的大小和方向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是做匀变速运动;但它们的轨迹有区别,这是因为抛出时物体初速度的方向和重力加速度的夹角不同造成的。

  2. 不适应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学生在初中虽然学习了锐角三角形函数,相似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函数图像等知识,但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不是很习惯,忽视利用数学规律来说明物理问题。在解题要求方面,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也有很大区别。初中计算题比较简单,对解题思路、文字叙述、紧扣规律点明物理意义上不做要求;而高中物理则突出强调了这一部分,以防止学生乱套公式,忽视公式的适用条件。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时要给予特别说明。

  三、指导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1.提高学习的心理素质

  (1)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动机,如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心。

  (2)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实验等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求知。

  (3)学习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与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学好物理,应对所学的知识有确切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

  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中只剩下一些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就得不到有效训练。

  (2)遇到问题,经过思索,迅速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所需要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牢固的知识积累是迅速提炼的基础。提炼的过程是认真审题、明确题给条件及物理过程和解题目的后,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时大脑中很快就呈现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信息提炼应从审题和分析可利用的条件入手,学生审题时要学会从题目中找出隐性条件与显性条件,特别要仔细认真挖掘出很难发现的隐性条件。

  (3)掌握用“物理语言”思考问题的方法。物理语言包含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文字语言是表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准确地说明了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条件、对象及结论。阐述一个定义、一条规律的每一段文字语言中的每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不能随意省略,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一切”是指所有的,“总”是没有例外的时候,字字均有其重要的意义。学生要学会从表述物理规律的文字语言中,准确分析出该规律所阐明的条件、对象、结论,并由此去思考问题。应用定律和概念解决一些实际练习作业和实验后,还应再次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以便于深刻理解概念和定律的内涵,并拓展其外延。

  (4)掌握物理题的解题步骤。一道题会做,但要拿满分,解题步骤的书写很重要,物理不同于数学,物理重视的是分析过程,所以答题的步骤重在分析过程的书写,要求先用语言叙述,然后再应用相关的定理或定律,进而带入数字进行计算。

  四、培养学生三个能力

  1. 自学能力

  (1)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每节课一般都应留一些时间让学生看教材。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重点和有疑问的地方要在教材上标出来。开始时教师在课前或课上留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使学生初步搞清本节课所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

  (2)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由认真阅读教材到能提出问题,这一步需要教师指点。如学习第一章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时,要引导学生搞清图像的作法、物理意义和应用。对于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3)要给学生创造争议的条件。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后,很愿意与周围的同学争议。教师应当鼓励他们争议,为他们创造条件,当对同一问题有不同意见时要在课堂上公开讨论,这种活泼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2. 总结知识能力

  高中物理知识之间联系紧密,每个板块又可以是一个独立单元。所以从高一起就要让学生每学完一章,要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写出这一章的学习总结。边复习教材内容,边参考有关学习资料,边总结,真正做到写在笔记本上的知识,都应当是自己真正理解消化的知识。这样持之以恒,坚持到高中毕业。教师应示范写总结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基础知识(主要概念和规律);典型例题;重要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学生通过书写总结,既起到了复习知识的目的,又积累了资料,同时在总结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

  3. 实验能力

  (1)教育学生重视物理实验,这就要从序言课开始突出强调实验在物理课中的重要性。教学时要多做实验,特别是序言课和第一章力的教学中应做到每节课都有演示。以教师认真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去教育学生,使学生逐步加深物理实验在物理中重要性的认识。

  (2)认真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要完成教材上规定的实验。还要加强实验课前预习,实验课上严格要求学生按操作规程实验,实验课后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的指导工作。实验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题目、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记录、相对误差计算和分析。上述七项内容并不是每个实验报告都要的,而是要根据实验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具体项目。

  (3)要让学生多动手,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牛顿管实验。教材中安排的小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去做,如教材上提到的用橡皮绳测量书和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的实验等。

  来源:江西教师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双子星的运动模式是怎么样的?
下一篇:运动学追及问题的常见类型及分析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中物理学法的研究】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学法的研究】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