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

逍遥学能  2017-10-31 09:11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实现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反馈教学信息与检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有关原理,笔者认为,在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宽广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而且调查表明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具有回答教学提出问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课堂提问的面应尽可能宽广些,不仅要提问优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后进生,作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的需求,切忌仅提问少数几个学生甚至只提问某一个学生。

量力性原则

所提问的对象必须是对所出的问题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回答或基本能够回答的同学。

换句话说问题的难易与提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避免学生能力有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并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或者因问题过易(学习能力过强)而失去提问所欲达到的预期目的。

目的性的原则

课堂提问总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来进行的。因而在选择提问对象上应该注意提问所要达到的目的。比如说,在检查知识的提问中,若提问是为复习巩固旧课内容,应尽可能提问中等学生的程度,因为他的水平最能代表一般同学所掌握的水平;如果提问是为了巩固当堂所教(学)的新知识,则可提问学习程度较高的同学,因为他们的正确回答能起到表率作用,有利于其他同学对当堂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如果提问为检查教学效果,则要多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因为对象要他们理解并掌握所教(学)的知识,其他同学往往也就不成问题了,等等。

此外,还要注意两点:1.为使提问发挥最大的效益,让每个同学都开动思维,在呈现问题与选择对象的时间顺序上,切忌先指定提问对象再呈现问题或按一定顺序对学生进行发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然后再指定回答的对象,避免因过早指定对象而让其他同学感到回答无望或因不需自己回答而不去思考,影响思维积极性。2.要给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以大致相当的作为问题对象的机会,特别是要注意提问坐在后排或两边的学生,这些区域往往容易被老师忽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让幽默伴随课堂
下一篇:致癌性常见物质的风险得到重新归类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浅谈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相关文章
【浅谈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