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逍遥学能  2017-09-29 13:35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学生获取知识,并牢固掌握它,教师需要及时取得课堂教学反馈,并采取措施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使教学活动得以优化,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了解少数学生的情况,学生自己虽然听懂了知识点,但是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具体的应用如何也是个未知数。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为数学课堂反馈方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增强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呢?本文试图从数学课四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来谈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反馈 实效性

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课堂教学反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是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位教师同时面对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只能有少数学生能到讲台上演示,或者老师只能观察到少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知识的薄弱点需要等教师课后批改练习题时才能发现,也就是说,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且有部分反馈不真实的情况。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掌握多媒体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现代教育的需求。实践证明,在不同类型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数学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提高数学概念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数学概念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一种类型。在教学时要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进而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选择一些简单的巩固练习来辨认、识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通过变式或变式图形,深化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新旧概念的对比,抓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形成正确的概念。而多媒体技术强大的直观性,有利于反馈并进行矫正。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设计了四个练习。一是“找角”,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学生会指出哪些不是角,但不一定清楚怎么把它变成角,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当用鼠标点击,不是角的图形时,它们能自动变形,变成角,让学生直观地看清演变过程,从而更加理解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组成,有利于学困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二是“数角”,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设计连一连,提供多个图形,以及它们角的个数,利用多媒体的拖拽功能,让它们“配对”;三是“比角”,两个角哪个大,学生判断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很容易看大小,同时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四是“拼角”,用两个角拼一拼,变成几个角?学生大多会拼,但看不准是哪几个角,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成功将图形分解出若干个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以上四种题型中,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很好地突破了反馈中的难点,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从而降低了理解上的难度,提高数学概念课反馈的实效性。

六年级《条形统计图》的教学目标为:认识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图上画出条形并标明数据,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作数量的简单分析。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搜索统计图及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对统计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开课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并将搜集到的统计图进行分类,概括出常见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条形统计图。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想要知道它的哪些知识?师生共同将问题进行整理归类,让学生从学习网站上自学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制作步骤及其特点。接着利用多媒体进行反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它各部分的名称,这部分练习采取评分方法,每做对一题加一题☆,可以查看答案,做完以后系统将自动评分。

二、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提高数学技能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解放思想,精讲精练,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知识,教师才有可能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技能课中,学生的课内演示,及当堂完成相应的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及其数学语言的准确应用、计算的正确性等对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这类练习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同时,以便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力争在课内解决不足,纠正偏差。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时刻追随学生的反馈信息,多媒体集声、形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认识钟表》主要是认识钟面上各部分名称及认识整时。在认识钟面环节,让学生玩自带的钟表,看有什么发现?分组介绍钟面上有什么?介绍后,请学生点鼠标,验证一下,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重复点击查看,如当鼠标点旁边的“时针”两字时,钟面上的“时针”立刻闪动,并发出声音提示;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学生容易混淆,可分开点击闪动,学生看得很清楚,甚至数一数。认识了整时后,完成练习“小明的一天”,这一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明在不同的时间都在干什么,并在相应的位置输入时间,提交给老师。练习“帮小鸟找家”,让相应的钟面和电子表示法连在一起。最后,找出动画片中的整点时刻。练习形式多样,分步骤巩固练习,学生十分喜欢。低年级学生注意时间不长,而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且枯燥学生不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有趣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反馈的实效性。

五年级的《圆的周长》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计算圆的周长,难点是动手操作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计算填表,发现了一些现象,但由于数据不准,计算用时长,学生很难发现,于是让学生体会在电脑上完成输入任意小于10的数(圆的半径),由电脑完成一个圆,将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对比,从而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半径的三倍多一点,以弥补实物操作中只能进行有限次测量的不足。利用动画效果,可以从任意数据来证明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对练习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以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控要做到阶梯性的原则,练习要由难到易,由浅到深。

三、利用多媒体的及时性,提高数学复习教学中反馈的实效性

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学习.它与新授课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作用是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知识、方法及应用的认识,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内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它是通过回忆呈现知识,以问题为中心,围绕对问题解决,形成知识的重新建构,达成知识“内化”的目的,最终形成能力而保留下来。复习课内容多、容量大、节奏快,教师不易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形成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论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下一篇: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只为应试的竞赛对学生无益处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反馈的实效性】相关文章
【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反馈的实效性】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