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9-19 19:41
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品质,体现创新、自主精神的新课程改革已奏响序曲。两年来,它已走进学校、走向课堂,用它独有的教学理念指导每一位教师,影响每一个学生。原有课程的全新调整,使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站在教改的最前沿,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并思考课堂教学的新方向.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探究”、“合作学习”、“数学建模”等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的课改方案,似乎强烈的影响着我们原本熟悉的教学环境,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人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愿与各位老师共同商讨。
一、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创新,彰显教改本色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作用。
1.着力点: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应体现在学生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将以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培养数学精神为主线,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基础??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强化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思想??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促进学生在解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强化意识??树立师生之间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创新精神。
2.启动点:教学的启动点在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满足于讲清书本上的知识,力求运用体现启发原则的多种教学形式,提示知识发生过程,讲清其来龙去脉,提高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把握知识结构。要坚决破除灌输死的书本知识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树立”授之以渔”和学以致用的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社区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医学法定叫法。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献真理给学生,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3.落脚点:新课标下的数学课,要求学生主动活泼,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要求教师教师应成为课堂上的主持人,独具慧眼的长者,是学生热情的观众。同时要求数学课的编排设计体现数学的社会需要、创新精神和人文价值。如教材每章后都配有“探究与发现”,力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品位,进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传统的教学、理性的思考,强化教学基础
我们教育工作者延续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受到严重冲击。就我本人而言,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从而导致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新课标教学下提倡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合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改革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合理的采纳吸收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成分,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1.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有一个新课引入的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非马上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我们先进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或者介绍生活实例为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使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教师在师生互动环节上多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由学生得到答案。例如:在“异面直线的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入,(1)先给出实例:教室内的日光灯管所在的直线与黑板的垂直于地面的边,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又如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所在的直线与长安街所在的直线,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2)与学生一起总结答案:它们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即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平面,使该平面同时经过这两条直线。(3)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概念“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就是异面直线。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并不像有人分析的那样是“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的典范,而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不仅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活生生”的教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这一点在新科标的课堂教学中也值得我们学习。
三、主动的学习,自主的探究,尽显教改风姿
新课改下,我们习惯的教学模式已被打破。除了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优秀成分的基础我们教师还应该仔细学习研究新课程,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花大力气,使数学课堂教学由统一模式教育向差异教育模式转变;由单一讲授向多样化学习转变。
新课改的实施,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应是多样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数学知识的罗列,而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场所,否则数学教学将失去生命力。走进新课改,我们老师的任务还很重,要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人文化精神,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新课改的推广和深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文中心,作者: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