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考察

逍遥学能  2017-09-15 13:58

孙绍振

十多年来,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媒体虽众诉纷纭,然大抵聚焦于其开放性和导向性。这里显然反映了某种历史的进步。命题开放性,针对的是命题的主题强制性。材料性和话题性命题的出现,乃是对基础教育改革前此等弊端的反拨。十多年来,在理论上取得共识的是,第一,立意的自主性、独立性,第二,从感情抒情走向理性议论。基于此,评价命题的准则也渐趋一致。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命题的优劣,并不完全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考生的实践,这方面似乎严重地被忽略。毋庸置疑的是,开放性命题自然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潜在能量,封闭性命题肯定会窒息考生的个性自由发挥。其次,从考生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不论优秀命题,还是有缺陷,甚至是劣等命题,都是别无选择的。十全十美的命题是罕见的,就是在有缺点的命题面前,也只能回避其缺失,发挥其优长,盘活自己最大的潜在量。从考生的作文实践来评价命题的优劣,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实践,在客观实践尚未来得及充分显示之前的评论,从最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只能是某种假设。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并不能证明理论的真实性,这一点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得很清楚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实践真理论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对此,我们长期缺乏应有的自觉,每每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为真理。

基于此,反思去年全国命题1,就很具有启发性。该命题的核心是父亲驾车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儿出于生命安全考虑,乃以微信举报,交警对其父进行责罚和教育,并发布公报。题目要求考生以多种形式发表意见。本来命题中亲情从属法制的指向性是很鲜明的,我自己写的评论中就提出,“出于生命安全考虑”导向性太强,开放度不足。但是,后来看到一些优卷,深感聪明的考生回避了题目将一般违章上升到“生命安全”的极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身份写信,如,对父亲进行劝导,不能怪女儿不讲亲情;与交警商榷是否有必要将此等具有隐私性质的事情加以公开?,鼓励女儿的作为,但是,建议其注意方式。所有这些实践都超出了我当时的评论,我不能不承认,我当时的评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就给了我两点启示,第一,我的评论应该有所修正补充,第二,评价文题的优劣,不能离开考生的作文实践。最雄辩的评价应该是在评卷以后。但是,目前的媒体的运动规则,却是抢在阅卷之前,抢时效,博眼球,就是媒体的价值,而实践却不能抢时间,没有相当的时间,矛盾的各方面不能充分显现。对命题的准确评论,不但要在本届阅卷之后,有时,还要在多年的实践之后。二者的规律是矛盾的。这一点不是我们一下子能够改变的。但是,也不能因而停止早期的评论,只是要清醒地看到当下评论的局限性乃是理论所不可避免的预计性。虽然不能立即与当下考生作文实践相结合,至少应该结合此前的考生写作成败。因而,不能满足于孤立地就题论题,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考生吃透考题的潜在含量。不管是优秀的,还是水准不高的命题,考生的任务乃是发挥出潜在的、可能的深度来。就是很优秀的命题,其优长往往也不在表面,而在其深层。考生如不能深入理解,很难避免满足于平庸的,没有竞争力的老套。

全国语文作文考题,共三题,从立意到模式给人的以耳目一新之感,说得直率一点,应该是全面突破。其最有趣,最贴近考生直接经验的应该是第一题《奖惩之后》。

这个题目最突出的优点在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审题几乎没有难度。但是,其中蕴含着分析的层次之多,对考生智商和思维能力的区分功能是历年考题中是少见的。考题的挑战不在表面,而在深层。对考生的语言表达力和思维能力,具体分析能力,逻辑推演的能力挑战是含而不露的,是一种隐性挑战,其潜在的思辨层次相当丰富。

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把视觉图画转化为抽象的、简明的语言,将其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双重矛盾,准确地、完整地富有逻辑性地概括出来,而不是片面地表述,难度也许并不是最大:得了一百分的就得到亲吻,考了五55分的遭到一记耳光。对比很鲜明,一望而知。某些概括力不强的考生,可能立论仅仅限于此一矛盾,联系自己或者同学的切身经验,把矛头指向打耳光的家长。对此等野蛮的(甚至是侵犯人权的)行径给予批判。文章如果做这里做到这里为止,按历年阅卷的经验,也可能及格,如果文字上再丰富一些,甚至可以得到更多一点的分数,但是,高考系选拔性考试,这样的立论,是缺乏竞争力的。

这个考题的好处在于,分析的焦点是全面的对比,更深刻的挑战乃是,前后两组的结合。考生要对双重矛盾进行具体分析。考61分的,比考98分的低了那么多,却被得到了亲吻,而考了98分的,却得到一记耳光。题目的挑战性在于立论的全面性。把这两组矛盾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把论题深入分析下去:亲切的亲吻和野蛮的耳光,表现上是绝对背道而驰的,但是,其内在的标准是一致的,那就是唯分数论,把分数当成的绝对标准。一般的考生可能满足于此了,但是,这并不是考题的寓意的终点。更深的思考应该是,对分数的重视,隐含着对对人的轻视,甚至不屑对人侮辱。分析到这里,并没有穷尽考题的隐含的思维空间。这种侮辱之所以普遍,是以爱的名义,在寄托厚望的美好动机的掩盖下,野蛮就此取得了合理性。这使我想到丰子恺先生作于上世纪三四年代的漫画《似虐之爱》。写到这里,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还隐含着另一个层次,对61分的表扬,应该是对其进步的肯定,而对98分的耳光应该是对其退步的惩罚。这种鞭挞和表扬都包含着误导,关键在于对学养的进步的机械片面的理解。学业的进展,不可能是直线前进的,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波动的,起伏的,螺旋式的上升的。

考题提供的分析空间,还可以继续。野蛮的教育观念之所以横行,是因为思维僵化,前进与后退,是相对的,一是与他人相比,可能分数比较差,但是,与自己相比,则有了进步。这个进步也许不大,但是,正是生命的成长,也是日后追上他人的基础。反过来说,有时,分数有了退步,聪明的人并不完全从消极方面去看待,而是从积极方面寻找到其中的原因,也同样是日后提高的条件。

这个题目虽然很具体,但是,包含着向更普遍的带着哲理性的方面去拓展余地:相对的进步的积累,是改变绝对的落伍的前提,相对薄弱点的发现,是更上一层楼的条件。矛盾转化的规律是普遍的。不仅是对于学业而且是对于事业,不仅仅是对于人,而且是对于民族、文化、历史都具有普遍性。在这样层层深入的具体分析中,激发思维,强化思辨,这是培养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第二种题目《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和前面的那个题目有所不同,其挑战性是显性的。题目包含的要素相当丰富,语文素养的提升的三条途径: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外的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种三元组合,和世人已经习惯的命题只提供二元对立的素材大不相同,又加上人的终身发展,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五个立论要素,对考生的化无序为有序的能力的挑战是比较严峻的。要全面立论,就要在这看似纷繁的要素中,抓住主要线索,将其逻辑化,有序化。例如首先是课外和课内的关系,在时间上,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但是,课内是精读,课外是泛读。精读的优长在深度,泛读缺乏深度,但是有广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的阅读更符合语文素养,潜移默化的积淀。但是,课内精读的深度,是课外所不能及的。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对例子的精深理解,对于课外阅读的广而不深,积以时日,则不难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如果能上升到一定层次的理论,如比较、还原、具体分析,进入历史语境等,则有方法论的意义,对于泛读无疑有促其深化的功能。

这是第一层次。

如果满足于此,则不能说全面,也很难较强的竞争力。要有强大的竞争力,则应该在他人停止的地方进一步提出问题,把命题中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如,精读泛读,都属于书本知识/认识范畴,而知识还得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运用,才有可能转化为创造性的能力。

这是第二个层次。

在此基础上,再把个能力和国家实力结合起来:虽然是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但是,结合起来就成了国家软实力。

这是第三个层次。

这个题目施展的空间和挑战性都很大。最有竞争力的作法是,把五个方面都兼顾到。立论的全面性,就是把命题中的五个要素,在逻辑上统一起来,构成有机的文脉。漏掉作何一个要素,都是对竞争力的损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五个要素的贯通的命题,不但在我国是新颖的,而且对于美国一味提供二元对立的、固化的托福作文命题模式也是一种突破。要争取更高的竞争力,就需要具有对丰富的素材的系统化的能力。迎接这种特点和难度,光有直觉可能是不够的,最好有明确的自觉。

至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第三个命题《小羽创新的故事》在指导思想上更有突破性。提出的问题是创新遭遇假冒之后的对策。在有些人士看来,这个题目似乎有点超前,其理论根源在于素来奉为准则的贴近学生生活,而这个题目,却明明远离学生活。从理论上来说,贴近生活的说法也许只适应叙事抒情,并不适应议论性文体。因为记叙和抒怀可贵之处在于个性的特殊性,个体经验的直接性,语言的感性。而议论性文体的论点,则不能限于个体经验的直接,而应该是普遍的,广泛的、共同的经验的归纳,具有大量抽象观念的演绎。只有超越个体的直接经验,也就是远离学生的生活,才能上升到智性,达到理性的高度。只有超越直接经验,才能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具体到抽象,形成自己的观念,进行演绎和分析。这对于中学生的思维来说并不遥远。在物理、数学和化学课程中,这种抽象演绎的能力早已成为起码的常态。而在语文课程中,尤其在作文课程中,却似乎有点陌生。拘于贴近生活的观念,就不可能看不到这里可以分析的余地更大,只有克服此难度,才有望获得更强的竞争力。从这里,可以看到,对于这样的命题,这样的挑战,中学作文课程在基本理论上是有缺失的,在一些基本理论上是糊涂的。这样的命题模式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来说,应该是一种预警。

从以上作文命题似乎透露了某种新的迹象,那就是作文命题自主立意,自行确立主题的历史任务接近完成,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名人开会,名言荟萃”和“引(用)、解(释)、联(系)、结(总结)”应试法门,流行(毒)甚广。堆砌大量不着边际的名言,几成通病。众多名言、佳句、诗词与论据之间缺乏起码联系,有时还能蒙蔽阅卷者,名言与名言之间没有起码的逻辑关系,不难博得文彩风流评价,此等弊端之要害在于,有名言而无思想,无内在的逻辑贯穿其间,名言、佳句、诗词成为一地鸡毛。

而今年的全国性三道命题恰恰是要有思想的。不过第一道题考核的多层次的思想,多一个层次就多一份竞争力;第二题挑战的是能不能以统一的思想把五个要素贯通起来,使之层层深入地推演下去,第三道题的难度在于,如何就对处于困境中,以对自己不利的办法获得胜利。

十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而命题评论家们却未能觉察自己落后于形势,更谈不上领先形势。原因在于一些论者却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命题一公布,媒体暴炒之时,发表大而化之的议论,事后却不将自己的议论以考生的作文实际进行起码的检验,进行严肃的分析,以致十多年后和十多年前一样媒体上充满了大量的老生常谈。文化明星胡言乱语者有之,空有其名的权威泛泛而论有之。不研究新现象,不分析新问题,以致对于积重难返的流弊熟视无睹,成为顽症。要改变这种状况,是根本的办法是,对高考作文命题作长期的系统的、不间断的研究,在理论和历史实践两个方面作出经验的总结,对陈旧的观念进行批判,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理论的建构。这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任务,起码应该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历史使命。笔者不过是有志者之一。

孙绍振

十多年来,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媒体虽众诉纷纭,然大抵聚焦于其开放性和导向性。这里显然反映了某种历史的进步。命题开放性,针对的是命题的主题强制性。材料性和话题性命题的出现,乃是对基础教育改革前此等弊端的反拨。十多年来,在理论上取得共识的是,第一,立意的自主性、独立性,第二,从感情抒情走向理性议论。基于此,评价命题的准则也渐趋一致。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存在着两个问题,首先,命题的优劣,并不完全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考生的实践,这方面似乎严重地被忽略。毋庸置疑的是,开放性命题自然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潜在能量,封闭性命题肯定会窒息考生的个性自由发挥。其次,从考生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不论优秀命题,还是有缺陷,甚至是劣等命题,都是别无选择的。十全十美的命题是罕见的,就是在有缺点的命题面前,也只能回避其缺失,发挥其优长,盘活自己最大的潜在量。从考生的作文实践来评价命题的优劣,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实践,在客观实践尚未来得及充分显示之前的评论,从最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只能是某种假设。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并不能证明理论的真实性,这一点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说得很清楚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实践真理论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对此,我们长期缺乏应有的自觉,每每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为真理。

基于此,反思去年全国命题1,就很具有启发性。该命题的核心是父亲驾车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儿出于生命安全考虑,乃以微信举报,交警对其父进行责罚和教育,并发布公报。题目要求考生以多种形式发表意见。本来命题中亲情从属法制的指向性是很鲜明的,我自己写的评论中就提出,“出于生命安全考虑”导向性太强,开放度不足。但是,后来看到一些优卷,深感聪明的考生回避了题目将一般违章上升到“生命安全”的极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身份写信,如,对父亲进行劝导,不能怪女儿不讲亲情;与交警商榷是否有必要将此等具有隐私性质的事情加以公开?,鼓励女儿的作为,但是,建议其注意方式。所有这些实践都超出了我当时的评论,我不能不承认,我当时的评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就给了我两点启示,第一,我的评论应该有所修正补充,第二,评价文题的优劣,不能离开考生的作文实践。最雄辩的评价应该是在评卷以后。但是,目前的媒体的运动规则,却是抢在阅卷之前,抢时效,博眼球,就是媒体的价值,而实践却不能抢时间,没有相当的时间,矛盾的各方面不能充分显现。对命题的准确评论,不但要在本届阅卷之后,有时,还要在多年的实践之后。二者的规律是矛盾的。这一点不是我们一下子能够改变的。但是,也不能因而停止早期的评论,只是要清醒地看到当下评论的局限性乃是理论所不可避免的预计性。虽然不能立即与当下考生作文实践相结合,至少应该结合此前的考生写作成败。因而,不能满足于孤立地就题论题,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考生吃透考题的潜在含量。不管是优秀的,还是水准不高的命题,考生的任务乃是发挥出潜在的、可能的深度来。就是很优秀的命题,其优长往往也不在表面,而在其深层。考生如不能深入理解,很难避免满足于平庸的,没有竞争力的老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自然语文的自然理念
下一篇: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一些规律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命题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考察】相关文章
【命题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考察】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