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逍遥学能  2017-09-15 13:39

试卷说明:

广东实验中学—学年(上)高二级期中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集约经营 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除井田,民得买卖”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3.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 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 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 6.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昌机器厂和继昌隆缫丝厂先后创建。它们的共同点是A.建立在沿海地区 B.属于轻工企业C.创建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D.创建者为洋务官僚 8.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9.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器统计(台/百户)。这最能说明1985年1990年1995年1998年2000年影碟机——————16.0237.53电冰箱6.5842.3366.2276.0880.13洗衣机48.2978.4188.9790.5790.52彩电17.2159.0489.74105.43116.56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飞速C.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D.入世后大量外国产品进入中国11.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 ②经营管理方法 ③生产经营的权利 ④产品的分配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满分52分。)13.(26分)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很长,但是对海洋经济、海外贸易等的关注和重视,则是在经历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才意识到的。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2分)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2分)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了什么?(2)(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8分)?(3)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近代通商口岸有哪些突出特点?(4分)试从文明演进的视角来评价通商口岸。(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内外因素。(4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1表格。(10分)中国为什么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对外开放的局面?(6分)(2)根据材料2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2分)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齐国兴盛的事实说明:工商业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2)英国:十七世纪以来,英国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海洋霸主,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4分);中国:清政府则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4分)。(3)近代开放口岸城市特点:①在华外国人主要集聚地;②西化(近代化)程度较深;③设有租界;④列强侵华的产物(半殖民地色彩鲜明)(答出两个方面就给4分)。文明演进视角: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较早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2分)(4)内: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外: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4分)14题:(1)表格①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必须答出4个。4分)②烟台、青岛等(14个城市答出1个即可。2分)③沿海经济开放区;(2分)④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2分)形成开放格局的原因①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需要改变;②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心转移,并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③世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答出3方面、言之有理给6分)(2)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答出2方面即可以得4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2分)(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步融入世界,影响了世界格局,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4分)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山西省晋中市昔阳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下一篇:湖南省高二上学期寒假作业 历史 五 Word版含答案

逍遥学能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相关文章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