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9-14 17:15
本月7日,从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武汉城市圈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获批的还有“长株潭”城市群。
5年间,武汉6次变换核心主题申报,5次铩羽而还。最后这一次,武汉的官员们以武汉城市圈的名义申报,契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构架思路,获得了“新特区”称号。这6次申报,可以说是武汉市及湖北省的决策者们,寻找和尝试区域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
5年前“冲刺”新特区
从2003年开始,武汉市连续3年以民营经济改革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申报综改区,但这两项,武汉不具优势。伍新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一直是武汉角逐“新特区”的积极支持者,也是自2003年武汉申报民营经济改革试点以来的政府高参。2003年,国家围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一年,武汉着手准备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工作。作为武汉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伍新木参与了《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这一课题研究。据他介绍,虽然武汉当时在湖北市内,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但在全国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产业没有形成集约化经营,第二产业整体经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科技型、外向型企业偏少。
“按照新区、试验区‘先试点后推广’的操作方式,如果自身不具备明显优势,也没有鲜明特点,就很难吸引上层的注意力。”伍新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连续两年申报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结果只有失望。民营经济改革试点申报失败之后,武汉开始转向科技创新。武汉,高校众多,科教人才丰富。武汉有大专院校59所,各类研发机构400多个,其中中央部署科研院所26家,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科教实力位于全国第三。” 伍新木说,进入2005年后,武汉市数次召开讨论会,认为以科技创新为改革试点具备很大优势,“科技创新改革试点”就成了第二套申报方案的核心。但令人遗憾的是,排名第三的科教实力,并没有给武汉的相关产业带来靠前的排名。同样是科技创新,武汉光谷比不上上海的张江高科,更不及北京的中关村。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再一次回复武汉“申新”,虽然武汉是高校大省,但科技创新与深圳、北京等地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希望武汉拿出一套更有优势的方案”。
接连4次失败
从2006年开始,武汉市先后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新区发展为主题申报,又以失败告终。前两次的失败,并没有挫伤武汉继续“申新”的勇气。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武汉把“申新”的目标转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据伍新木介绍,武汉市先后12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企业代表的意见;组织专家分别到重庆、成都、南京等7城市考察。但是“因盘子大,动作小,氛围差等诸多原因,武汉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很难有大作为。”
国家发改委的回复认为,在全国行政体制改革尚未形成气候的情况下,武汉经济发展并没有走在前列,进行体制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太小,暂不适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就这样,这一“申新”工作就此了结。与行政改革试点的命运一样,武汉以“武汉新区”为主题“申新”也是昙花一现。
2004年2月,武汉新区以“两江一路”(即长江、汉水、武汉市外环线)围合的扇形区域为规划范围,面积368平方公里。按照规划,新区呈组团分布,各具特色。水系四湖相连,道路五纵五横。计划用4年时间“大拆大建”,基本形成完整框架。
然而,一直关注武汉发展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长、博士徐长生说,类似“武汉新区”的提法,全国大同小异,并无新意。
和高层有过密切接触的伍新木后来得知,国家发改委一主要领导评价以此为主题的申报材料,武汉“申新”主题概念模糊,频频更换核心思想,可谓用心良苦,但还需从国家高度、全局考虑。这位官员还特别强调,“武汉申报不可太着急,肯定要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