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学能 2017-09-05 15:11
作者:于永生 刘新书
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但检视当前的古诗文阅读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功利化倾向”。
下面就以辛弃疾的《破阵子》课堂教学为例,对古诗文阅读教学“功利化倾向”作简要探讨。
教者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较顺利地完成了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解题和范读等环节,然后给了学生1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课前预习进行合作交流,质疑释疑,初步了解词的内容,体会感情。但在进入到“赏析品味”环节时,教师投影出五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破阵子》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思考分析、讨论交流,这五个问题是:(1)“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是什么事?(2)你认为“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4)“沙场秋点兵”中的“秋”字,历来为读者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5)为什么这既是一首壮词,又是一首悲歌?请从词中蕴含的作者情感上加以分析。大约10分钟后一题一题对答案。
完成上述五个问题后,接着进行拓展延伸练习,投影辛弃疾的《破阵子》和王维的《从军行》进行对比阅读,并设计了两个问题:(1)同样是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作品,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试作分析。(2)有人认为甲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流露了词人追名逐利的心理,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而后是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师生对答案,最后学生抄答案。
课堂上老师所设置的一系列问题,许多学生结合教辅读物和参考资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准确作答,基本无需老师纠正,无需其他同学的补充,一堂公开课在师生皆大欢喜之中顺利完成。课后我问教者,课堂上你为什么不让学生多朗读课文,只是分析和解决你所设计的问题?他的回答是:读课文太耽误时间。那些不考的,我们不讲,课堂要与中考接轨,要看得见分数,否则就是无效课堂。
这样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课堂首先毫无美感。问答式的教学,虽然针对性强了,但是审美性弱了。学生对一篇篇古诗文,不再进行审美品读,不再有自己的审美感悟,而是一下子进入寻找答案的过程,对古诗文的阅读变成找信息、寻答案的过程。
其次,教学内容以考试为中心。这种形式,看起来是关注了学生的“学”,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但它的逻辑起点是“素质知识化,知识试题化”,说白了,就是将教学内容试题化,将语文学习方法记忆化。对于一首古诗词的思维被限定在几道题目里,学生休想有新的思考,因为老师已经设计好了题目,学生的阅读感悟已经被固化,长此下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势必被弱化。
另外,学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这节课,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了一番“探究”后解决了问题,并得出了“标准答案”。这种“探究”我们谓之“假探究”,因为学生的大多数正确答案基本来自各种教辅读物和参考资料,课堂上学生只是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并未真正独立思考、分析归纳。学生长期抄笔记、背答案,而他们正在丧失的是对于问题的自我分析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朗读教学被严重地边缘化,有的则以“背诵”替代了朗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我们要求朗读的目标应明确、具体,朗读的方法应灵活、多样,朗读的过程应合理、有层次,朗读指导应科学,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又做到了几点呢?
可见,功利化教学使得语文教学粗鄙化和低效能,对学生贻害无穷,必须摒弃。